文/通讯员 王立新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教育、感化、挽救好他们,让他们扣好人生的扣子,是我们检察机关担负的特殊职责。”巴中市通江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屈建如是说。
近年来,通江县人民检察院一直致力于打造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通江样本”,将“保护权益、综合救助、帮扶挽救、法治宣传、预防犯罪”等关爱理念融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扎实推进“厚爱严管、惩防并举、标本兼治”一体化建设,深情呵护青少年成长的每一步。
“刚才的庭审,给我们的警示太多了。”“听上去真是好吓人,昨天送快递的还进到我家,幸好他不是坏人。”……近日,通江县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联合县法院举办了一场警示教育观摩庭,走出庭审大厅时,学生们不禁发出感慨。
这些学生观摩的是一起发生在该县的猥亵儿童案。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因家庭变故和生活工作屡屡受挫,萌生了报复社会的念头。案发当天,他尾随一名独自回家的小女孩,来到她家所在小区楼层,佯装是送快递的,骗开了女孩的家门,见其一人在家,便对她进行了猥亵,事后张某某逃离现场。案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将张某某抓捕归案,检察院仅用12天就将案件提起公诉。
通江县检察院让法治关爱有硬道理、出好效果
在办案过程中,未检部门检察官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案件的典型性:城区中小学校集中、流动人员众多。于是,通江县检察院联合县法院举办此次观摩庭,邀请中学生及其家长到场旁听,以案释法,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意识及自护能力。
据了解,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遇到有高发多发、适宜旁听的案件,通江县检察院便会联合法院举办观摩庭,并结合案情进行庭后讲解。截至目前,该院共选取段某寻衅滋事案、张某遗弃殴打孩子等6个典型案例,先后组织400余名学生和家长进行了现场观摩。
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是对未成年人最好的保护。近年来,通江县检察院强化事实证据审查,严把定罪定性关、法律适用关,充分运用追诉追漏、量刑建议等措施,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指控力度。近两年来,该院共受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12件16人,对11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被告人依法提起公诉(其余5人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办理被告人李某某故意伤害案中,面对零口供的犯罪嫌疑人,检察官深入调查分析案件事实和证据,最终攻破了嫌疑人的心理防线。今年5月12日,李某某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保护了受害者未成年人陈某的合法权益。
“林倩姐姐,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最近我找到了一个面点店的工作,有空您来尝尝我的手艺!”刚一上班,未检检察官林倩就接到一通电话。“是小周(化名)呀!你找到工作啦?真是太好了。”不明就里的人一定想不到,这是一位检察官和她办理的案件被告人之间的对话。他们能这样愉快地聊天,要归功于该院创建的“心语姐姐观护教育站”。
这个集“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家庭沟通、村(社区)矫治”等功能于一体的未成年人观护教育站,以全县的青少年为服务对象,以倾听、释惑、解压、励志为宗旨,采取电话咨询、邮件交流和预约面谈三种方式,由办案经验丰富且已取得全国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未检检察官提供法治套餐、心理服务套餐和亲子套餐三类服务,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注入正能量,有效应对网络游戏、手机依赖、厌学、早恋等青春期逆反现象。
小周就是“心语姐姐观护教育站”接待的第一位被判处实刑的被帮教人员。
小周17岁时来县城打工,因没有找到工作,衣食无着落,受人怂恿实施盗窃。事后他十分后悔,多次向办案检察官哭诉犯罪后的悔恨和对家人的愧疚。在诉讼程序结束后,该院立即启动了对小周服刑期间的帮教工作,并且在他18岁生日之际,未检检察官与小周所在的监区管教共同为他举办了特殊成人礼,庆贺他18岁的生日。香甜的生日蛋糕、贴心的励志书籍、精美的法律书签,串成了小周难忘的生日记忆。在后来的改造中,小周积极主动协助监区维护稳定,获得了加分奖励。刑满释放重获新生的小周,学会了面点技术,每月有了稳定收人,生活正一点点地走向灿烂。
近年来,“心语姐姐观护教育站”共接待法律咨询219人次,为96名涉案人员和初高中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19个家庭调和亲子关系,帮教挽救了46名社区矫治人员。深入全区73所学校,举办法治讲座100余场次,受教育师生达5万余人,校园覆盖率达85%以上。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收听这一期的‘通江未检故事’,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暑假安全小提示……”打开通江县检察院未检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江未检故事”栏目链接,就能听到检察官刘超的声音。
“当看到一个孩子因一时冲动犯罪而不得不接受法律惩罚时,我感到深切的心痛;当看到迷途知返的青少年重燃希望的热情时,我感到未检工作的真切含义;当看到法治宣讲时孩子们茫然的目光,我想到最多的是如何让孩子们把法律知识听懂学会。”作为通江未检的代言人,刘超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深刻认知——一场面向全校师生的法治宣讲课,要让每个师生都能听进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每次校园宣讲前,他都会认真分析手头案卷的特点,主动与校方沟通,针对不同学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
“2017年4月的一天,在一次法治宣讲结束后,一个小姑娘问我:‘刘超哥哥,我可以留一个你的电话吗?’‘哥哥’这个称呼触动了我,我想,比起‘检察官叔叔阿姨’,孩子们可能更需要一个能讲课能倾听的‘检察官哥哥姐姐’。“刘超讲起了栏目开办的初衷。
同年7月,未检检察官用自己的声音录制的系列有声读物“通江未检故事”栏目开播了。首期播讲的是他(她)们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反映校园欺凌的小说《闪光的刀子》,提醒学生在遭遇校园欺凌时要学会自我保护,懂得用法律解决问题。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发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
让未成年人在参与中受教育,是该院法治进校园的一个成功做法。在广播中,除检察官扮演剧中角色之外,他们还邀请了县内的中学生走进录制室。在扮演体验中,学生们分析角色行为、学习法律知识。收听节目的同学们用留言、评论的方式,猜测故事结局、讨论案情发展,线上线下一派热烈景象。
“未检哥哥姐姐”团队用孩子们便于接受的语言讲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让孩子们爱听有期待,爱讲想参与,建立起孩子们自己的“云端”书屋。截至目前,“通江未检故事”栏目共发布50余期,其中包括有声小说、法治作业辅导以及禁毒日、中秋节等特辑,微信公众平台粉丝浏览量达3万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