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业为“有志者”赋能

2020-10-21 07:38策划本刊采编中心
关爱明天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兴文县有志者宜宾市

策划本刊采编中心 执行本刊记者莫尔佳

宜宾市关工委与宜宾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就业专业技能(免费)培训班,是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的体现;是关工委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是五老关注民生,助力脱贫攻坚展风采的载体。

学员们运用所学技能技艺,为家庭增加收入,为社会增长财富,也为自己编织出更美好的新生活。

“这次真没白学”

彭栎夫出生在宜宾市叙州区古柏镇越江村,这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家家户户都种有油樟树。今年6月,这名28岁的农村青年参加了由宜宾市关工委与宜宾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就业专业技能免费培训班,跟随专业讲师学习油樟树的栽培、病虫防治和樟油加工技术方面的知识。

叙州区油樟资源得天独厚。现在,区内油樟基地近40万亩,樟油产量占全国70%以上,享有“世界樟海、油樟王国”的美誉。在樟海镇及其邻近镇的不少村子,几乎每户农家都有用以炼樟油的土制“天地锅”。但在彭栎夫的记忆中,油樟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被村人所看重。“以前油卖得便宜,也就几元钱一斤,大家都是把树种下后就放那任它长,收成季节随便炼些油赚点小钱。”彭栎夫说。

彭栎夫是2017年正月回到越江村的。在此之前,他已在外务工有六年光景了。高中毕业后,彭栎夫便跟着父亲的朋友进城到建筑工地打工。“刚开始的两三年觉得还不错,年纪越大,就越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彭栎夫挠了挠头,“毕竟那时候也二十好几了,也想回来成个家。”适逢村里换届选举,于是,“年轻又有点志向”的彭栎夫被提名担任村副主任一职,“让我试试干干看。”

彭栎夫返乡后,一大家子三代人的收入来源,主要由自己担任村干部的工资、父亲在外务工的收入和家里种植油樟炼油所得组成。近几年,随着油价的攀升,村民种植油樟树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但长久以来的粗放栽培和“小作坊”炼油方式,制约了油樟的产出效益。

越江村村委会接到叙州区关工委要举办油樟栽培加工培训班的通知后,决定推荐彭栎夫和他妻子前来参与培训。“我们年轻,掌握理论上的东西相对容易,我又是村里的副主任,学习后回村还能借着村民大会等场合把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大家。”彭栎夫说。

开班后,令彭栎夫诧异的是,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许多关于油樟的栽培知识他竟从未听说过。“我还以为可能是我年纪轻见识少的缘故,回村后又问了一些村里的长辈,结果他们也说没听过那些说法。”短短4天的培训,彭栎夫的笔记本,有一大半被他记得满满当当。

对这些“闻所未闻”的新知识,村里人持怀疑态度,彭栎夫自己也有些没把握。“我就想,干脆我先试试。”

每年七八月,正是油樟树摘取鲜叶的时节。以往,村里人都将成熟的樟叶摘得一片不剩。今年,培训归家后彭栎夫按照老师教授的,在采叶时“把顶上那一簇留下了”,他解释道,“老师说这样有利于光合作用。”如今,距离那次采叶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彭栎夫家的油樟,不仅发新芽的周期比以往提前了,而且新发的樟叶“很齐、绿油油的”。

彭栎夫(左二)在欣赏授课老师的油樟根雕作品 摄影/彭文祥

“这些都是我的切身感受。”彭栎夫说,等下个月开始使肥了,他也打算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来办。“看看这次效果会怎样。”小伙子一脸兴奋和期待。“来接受培训真是来对了,”彭栎夫总结道,“这次真没白学。”

彭栎夫参加的培训班,已是宜宾市关工委、宜宾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自从2016年以来举办的就业专业技能免费培训班的第五期。五年来,近600名当地群众从这些培训中获益。

从“高精尖”到更接地气

2016年,宜宾市关工委和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在四川省关工委和宜宾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把青年就业专业技能培训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宜宾市关工委执行主任闻光源表示,开展青年就业技能培训,初衷是希望促进待业青年提高自身素质,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达到“帮扶一人、脱贫一家”的目的。

这一年的4月,首届青年就业技能培训班在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举办,94名来自宜宾各区县的待业青年在此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针对市场营销、电子技术及应用的培训。学员学习、住宿、伙食费用全由宜宾市关工委、宜宾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承担。培训结束时,有78名学员顺利结业。在结业典礼上,广东TCL王牌电器公司、上海美满人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表示,这批结业学员,只要愿意到公司工作的,他们都将为其提供就业岗位。

“当时共有37名学员与两家公司签了合同。”宜宾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郑忠祥回忆说,不少顺利结业的年轻人,不愿背井离乡去那么远的地方,“未及半数的签约率,让我们开始思考,技能培训班是不是能有更好的方式,能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

乡村旅游培训班的老师在给学员们示范

第一期技能培训的另一个问题,是“对学员的要求较高”。郑忠祥解释道,因为是向发达地区的大公司提供员工,宜宾职业技术学校对受训学员的年龄和学历有严格的标准。“这就不利于更广泛的群体受益。”

对这个“更广泛的群体”,闻光源有自己的一套定义。“在乡镇和农村,有不少‘闲人’,”他说,“要说他们懒呢,其实也不是。比如农民把地种完了,这就‘闲’下来了。或者丈夫出门打工,留在家中的妇女,因为要照顾孩子,所以不能出远门,也不便‘朝九晚五’,但在照顾孩子之余,她们也有大量的闲暇时间。”闻光源说,像这样“有干活的意愿,可一没有活干、二不会干活”的群体,“我们希望为他们搭建一个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能技艺的平台,使参训学员掌握一技之长,在家就近就地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即使要外出打工,凭所学知识技能合格证,也比没有经过培训的更容易签约就业,还能找到较好的收入较高的工作岗位。”

最早响应宜宾市关工委想法的,是兴文县关工委。

兴文县地处川渝滇黔结合部,是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苗族风情浓郁。当县关工委听说第二期青年就业技能培训班“要到区县来办”时,便向宜宾市关工委提出在兴文县举办一期苗族服装服饰技能技艺培训班的建议。“这结合了‘精准扶贫’和民族文化特色,有利于群众就近就业,为脱贫奔康作贡献。”兴文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曾应平说。

“想法是挺好,但关键的是,这样的培训群众愿不愿意来呢?”闻光源说。当时兴文县关工委的同志拍胸脯向他表示:“肯定来。”

“那既然这样,我们就干起来呗。”闻光源笑着说。

就这样,2017年9月,由宜宾市关工委、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主办,兴文县关工委、县职业技术学校承办的第二期农村青年技能技艺培训班在该县麒麟苗族乡民族刺绣厂开班。

培训班采取“集中开班,分点培训”的方式,依托兴文县职业技术学校和圣山制衣有限责任公司的师资,对学员进行服装设计制作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并聘请苗族服饰传统工艺老师和艺人进行专项技能技艺培训。“因为都在县内,所以是否住宿根据学员个人意愿,对要求通勤的学员,我们会对其补助交通费。”曾应平说。

兴文县关工委还适度放宽了参培学员的报名标准。“我们当时要求50岁以下,文化程度不限,只要有意愿都可以来报名,以便使更广泛的有需求的群众受益。”这样的方针,在之后的几次培训班也沿袭了下来。

学员们认真观看讲师传授烹饪技艺

这一期培训班,来自兴文县麒麟苗族乡六望村、中和村,古宋镇双凤村、共乐镇毛村四个贫困村的108名学员接受了为期20天的培训。在结业时,有87名学员领到了技能合格证,签约就业82人。

从那以后持续至今,根据宜宾各区县特色和就业需求,就业技能培训班每年举办一期:2018年5月,第三期乡村旅游培训班在兴文县开班,依托县职业技术学校和县烹饪协会及烹饪大师,对学员进行了旅游基础理论知识和具有兴文县风情风俗的饮食文化技术技能操作等方面的培训;2019年5月,第四期竹编工艺技能培训班在长宁县开班,培训班聘请眉山市青神县竹编知名老师为学员教授立体竹编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2020年6月,第五期培训班在叙州区樟海镇开班。

在郑忠祥看来,从第二期培训班开始,培训“更接地气了”。他说:“对各级关工委而言,承办难度更小了,但培训效果和群众反响却更好了。”

学员们认真聆听专业讲师的讲解 摄影/彭文祥

“培训这样搞,是对了路了”

仙峰苗族乡是兴文县海拔最高的典型高寒山区少数民族乡。凭借宜人气候和民族风情,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打造“夏可避暑、冬可赏雪”旅游产业和休闲康养基地,带动了一大批乡民依托自家住宅,经营农家乐和民宿。

曾在琼就是其中一员。前年,当时已有53岁“高龄”的她,顶替原本报了名却因故未能返乡的女儿,参加了在兴文县举办的第三期乡村旅游培训班。“上课时身边都是年轻人,大点的也不过40来岁。我在那坐着,真是怪尴尬的,连我自己都觉得好笑。”回顾起当时参加培训时的情景,曾在琼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可我还真是想去。”她说,“虽然年龄大了,但我也还有学习和提高的心,真的非常感谢关工委给了我这个机会。”

这一期培训班,原本预计招收学员150名,但由于报名踊跃,兴文县关工委在向宜宾市关工委请示后,将培训人数增加到230人。“就这还供不应求。”曾应平回忆说,因为教学效果好,符合群众需求,不少学员上课后回去一宣传,“又来了更多的人。我们说你们现在来,课时不足,没法发证呀,人家回答说不用拿证,就来旁听学习都成。”

樊元杰品尝曾在琼做好的菜品

曾在琼给第三期培训班的讲师樊元杰留下了深刻印象。

身为兴文县烹饪美食协会会长,樊元杰曾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培训班中担任过讲师。他坦言,这一批“关工委组织来的学员”的学习认真程度在他教过的学生里首屈一指。正是因为学员的“那股认真劲”,每日实操示范过后,樊元杰还会给大伙儿“布置作业”——“我让他们当天回去后,把我今天教的菜炒好第二天带来,我来品尝点评,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道菜。”

为了完成樊元杰的“作业”,曾在琼每天早上4点起床做菜,再骑两个小时的摩托车从乡里赶到县城,8点开课时,菜都还是温热的。有一天的“作业”是宫保鸡丁,曾在琼“放学”回家后太晚买不到鸡肉,就干脆把自家笼子里养的土鸡逮了一只来烹调。第二天,她的“作业”得到了樊元杰的大力好评。回忆起这事,曾在琼笑个不停:“怎么会不好吃?撇开我用上了老师教的技能之外,这食材好新鲜嘛,又是自家养的。樊老师都说,我真是太舍得了。”她随即补充道,“可我需要这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烹饪水平,让民宿的生意更好呀。”

正是这样的“需要”,让培训班的学员普遍有着高昂的学习热情。第三期培训班时,一对新婚夫妇,丈夫“杵着拐”在妻子的陪同下前来上课。“小伙子前不久骑摩托出了车祸,腿还打着石膏,”樊元杰笑着摇头,“就这样还是天天坚持来,从不旷课和迟到早退。”第五期培训班里,有一对“父子兵”。负责教授油樟树的种植技术和病虫防治的讲师宋长鸿回忆说,自己课余和这父子俩聊天时随口说了一句:“你们一家人来一个就行了呀。”结果父子俩异口同声地说:“不!都要来!”宋长鸿笑着说,“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他告诉记者,培训结束后,学员纷纷表示,“要是能有一本专门的工具书就好了。”为了满足群众需求,叙州区关工委目前正在加紧编写一本《油樟栽培技术与管理》小册子,“目前初稿已经弄好了,之后会免费给村民发放。”叙州区关工委执行主任郭时录说。

“关工委在培训对象的选择上,门槛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比如,不需要一定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在樊元杰看来,这正是学员学习如此认真积极的重要原因。“低门槛让‘真正想学’的人都能来。”

据樊元杰观察,绝大多数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是“希望就近就业的”。他说,“其实这是一个趋势,青壮年劳动力在家,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都有人照顾。”

樊元杰的话得到了长宁县下场镇民权村优秀返乡农民工代表宋怀平的印证。在宋怀平创办和竹居竹艺灯饰有限公司里,超过九成的员工都是当地在家带孩子不方便外出上班的家庭妇女。“她们需要较近的工作距离和相对自由的工作时间。”宋怀平说。

叶正惠是长宁县古河镇群益村村民,她的丈夫在外地打工,自己一人在家照顾正读初中的儿子。“虽然不是说家里没我这份收入就真吃不起饭,但我是觉得,自己有份工、能赚钱还是很重要的。”叶正惠说,镇里倒是也有活儿能做,但她需要找“每天都能回家、还方便请假”的活。从叶正惠家到宋怀平的公司,只需要步行几分钟。在这里,她靠编织竹编工艺品计件结算工钱,每个月能有两千多元的收入。“虽谈不上特别高,但就是适合我。”

叶正惠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竹编工艺培训,刚到公司时,凭自己多年来做藤椅的经验,通过向宋怀平和别的老员工学习及自己摸索,慢慢地“上了手”,“但肯定不能和专业的比。”去年,宋怀平为包括叶正惠在内的厂子里的十多名员工报名参加了第四期竹编工艺技能培训班。“人家那可都是做这些做了好多年的师傅。”叶正惠说,“对于像我这样做这一行的人来说,真的就是很有收获。”

叶正惠在做工 摄影/莫尔佳

“从这几期学员的反映和后续效果来看,我们培训这样搞,是对了路了。”郑忠祥笑着说。

前几年,曾在琼的民宿每年游客到仙峰乡避暑的旺季接待的客人数量,大概需要每天在楼下大厅摆上两三桌饭菜负责客人的饮食,“现在得摆六七桌呢!”曾在琼说,由于自家民宿房间有限,客人太多,“把周边的农户都带动赚钱了。”不少客人在曾在琼家吃,在她邻居家住。“光住宿费,一年旺季下来,他们也能赚万元左右。”

去年,曾在琼的民宿被评为了仙峰乡的“示范农家乐”。“其实要说硬件的话,我家算是比较简陋的。我的房子不上档次,我的口味上档次了我就留得住客人。”曾在琼说,她家民宿虽然“装修没别家好”,收费却不比旁人的低,“但偏偏就是有人住。”

今年夏天,曾在琼的民宿赚了差不多7万元。“这还除开请的帮工的工资。”言语中,曾在琼很是骄傲:“我一个50多奔60岁的人了,两个月就能赚到这个数,我是真的觉得心满意足。”

融入发展大局

2018年初刚返乡创业时,宋怀平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招不到工人。

“竹编产业在当地没基础,大多数当地人在此之前都没接触过这一行。”宋怀平说,工人的收入是按完成的竹编工艺品计件结算,不少人来公司看一下、上手试了试就离开了。“他们觉得自己可能一天连一件产品都编不好。大伙儿也不愿意学,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个行业,不清楚做它有没有未来。”因此,公司开办前期,宋怀平不得不对来学习和做工的工人进行补贴,这才慢慢地打开局面。

事实上,宜宾市尤其是长宁县拥有丰富的竹资源,发展竹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018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调研期间指出:“四川是产竹大省,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发挥好蜀南竹海的优势,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发展竹产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像小宋这样返乡创业的青年企业家,需要我们为其提供更多的支持,帮助其企业乃至整个竹产业发展起来。”长宁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增富表示:“开办竹编技能培训班,培养竹编专业人才,既是关工委参与精准扶贫、助力青年成才就业的体现,又是助力县内竹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

“关工委的培训帮我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工人的专业技能水平,二是从业信心。”在培训班里,宋怀平公司的工人除学习到了篼、篮、果盘、灯笼等立体竹编产品的技能技术,还知晓了立体竹编的发展与市场前景。到2019年下半年,公司已稳定有二三十名工人。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的订单少了一些。“不过现在逐渐回暖了。”宋怀平介绍道,现在,公司的产品正向“精美化、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他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做工精良的竹编篼工艺品,“这一个目前的价格是1500元左右。”他表示,这类型的产品现在需求量并不小,“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能做这样精细活的专业工人。”

受疫情影响的并不只是宋怀平的公司。

近年来,叙州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推进宜宾油樟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但今年以来,农产品出口受阻,樟油价格大跌。郭时录说,“有些农户就会考虑,干脆把树砍了卖钱,再种其他的作物。”

第五期农村青年技能培训班的举办,无疑为推动油樟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培训班要开班的消息传开后,区内有一名油樟大户,专门给郭时录打了电话。“这名大户告诉我,如果关工委不办这个班,可能很多油樟树都要遭到砍伐了,而这将会给区内整个油樟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损失。”郭时录说,“我印象特别深,挂电话的时候,他还在说,‘你们办这个班,真是非常及时,是一件大好事啊!’”

乡村旅游培训班的结业典礼后,学员们和讲师合影

猜你喜欢
兴文县有志者宜宾市
四川省粮桑复合种植现场培训会在宜宾市召开
宜宾市三江新区
乌蒙山石漠化地区产业发展新路——兴文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做法
宜宾市推动蚕桑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实践
申春对兴文县地方志工作作出部署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
My Grandma
How Should We Save 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