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达,闻光磊,杜跃中,马双欣,王 悦,武子敬*
(1.通化师范学院,通化134002;2.吉林人参研究院,通化134001)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的功能,主要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孰、鼻渊、风疹痰痒、湿痹拘[1]。中医认为苍耳子生品有毒,过量使用或炮制不当易导致中毒、甚至死亡[2~3]。苍耳子经炒制后,毒性明显降低[4]。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苍耳子具有降血糖、镇咳、降压、抗炎、抑菌等作用[5]。苍耳子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有脂肪酸、倍半萜内酯、噻嗪双酮、酚酸类、水溶性苷类、脂肪油、蛋白质等成分.研究表明苍耳子主要活性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6],其中以绿原酸为主的酚酸类成分被认为是苍耳子中的主要痛抗炎活性成分[7],具有抗炎和镇痛等作用。因绿原酸是苍耳子中含量最多的有机酸之一,建立对其含量测定的方法,为药材及炒制品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1.1.1 材料
苍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1.1.2 仪器
回流提取器;电热套;漏斗;电子天平;粉碎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1.3 试剂
甲醇(色谱纯)、纯净水、乙醇(分析纯)、绿原酸对照品。
1.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首先,提高农村文化消费市场供给,传统农村文化市场,产品相对单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选择较少。因此,需要适当增加农村文化消费市场供应,促使更多的文化产品走入农村。
取减压至恒重的绿原酸对照品2.5mg,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定容得到0.1 mg/mL绿原酸对照品溶液。
1.2.2 样品的制备
1.2.2.1 生品
取原药材5g,除去杂质,用时粉碎。精密称取5g苍耳子去刺粉碎,置于干燥圆底烧瓶中,加入85%乙醇溶液50mL,加热回流提取1h,滤过,收集滤液。滤渣加入85%乙醇溶液50mL,加热回流提取1h,过滤,收集滤液,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用乙醇定容在25mL容量瓶中[8]。
1.2.2.2 炒品
取净苍耳子5g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翻炒至黄褐色,刺焦时即可取出,碾去刺筛净。精密称取5g炒制后的苍耳子去刺粉碎,置于干燥圆底烧瓶中,加入85%乙醇溶液50mL,加热回流提取1h,滤过,收集滤液。滤渣加入85%乙醇溶液50mL,加热回流提取1h,过滤,收集滤液,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用乙醇定容在25mL容量瓶中。
1.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打开电脑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点击电脑桌面软件图标,点击连接,进行机器自检,自检结束后设置参数并使用空白试剂测定基线,基线测定完成后便可以进行样品的含量测定。
通过查阅文献得知绿原酸在波长328nm处有最大吸收峰,故含量测定时波长为200~400nm。
精密吸取“1.2.1”项下绿原酸对照品供试品0.1、0.2、0.3、0.4、0.5mL进行检测,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3.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含量测定
1.3.3.1 绿原酸对照品的测定
取 “1.2.1”项下的绿原酸对照品溶液0.2mL置于1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定容后将溶液倒入石英比色皿中,要求比色皿当中的液体占总体积的66%~80%最佳,进行测定。
1.3.3.2 生品苍耳子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从25mL容量瓶中精确吸取0.5mL提取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将溶液倒入石英比色皿中,要求比色皿当中的液体占总体积的66%~80%最佳,进行测定。
1.3.3.2 炒制苍耳子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从25mL容量瓶中精确吸取0.5mL提取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将溶液倒入石英比色皿中,要求比色皿当中的液体占总体积的66%~80%最佳,进行测定。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得出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90x+0.411,r=0.998.绿原酸对照品在0.1~0.5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2.2.1 绿原酸对照品的测定:
测定结果见图1,波长328nm处有最高峰,吸光度(Abs)为 0.592。
图1 绿原酸对照品
绿原酸对照品溶液浓度的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可计算出100mL容量瓶中绿原酸对照品溶液的浓度 C:C 标 =0.002mg·mL-1。
2.2.2 生品苍耳子绿原酸的含量
测定结果见图2,波长327nm处有最高峰,吸光度(Abs)为 0.446。
图2 生品苍耳子中绿原酸
生品苍耳子提取液中绿原酸浓度的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可计算出100mL容量瓶中生品苍耳子提取液中绿原酸浓度 C∶C 生品=0.0004mg·mL-1。
2.2.3 炒制苍耳子绿原酸的含量:
测定结果见图3,波长326nm处有最高峰,吸光度(Abs)为 0.558。
图3 炒制苍耳子中绿原酸
炒制品苍耳子提取液中绿原酸的浓度的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可计算出100mL容量瓶中炒制品苍耳子提取液中绿原酸的浓度C∶C炒制品=0.0016mg·mL-1。
2.2.4 重复性及稳定性测定[11]
2.2.4.1 重复性测定
精密吸取“1.2”项下供试品绿原酸对照品溶液、苍耳子生品提取液、苍耳子炒制品提取液,按“1.3.2”项下方法平行制备供试品溶液6份,进样测定,记录浓度、吸光度并计算,结果绿原酸的RSD分别为0.96%,表示重复性良好。
2.2.4.1 稳定性测定
精密吸取“1.2”项下供试品绿原酸对照品溶液、苍耳子生品提取液、苍耳子炒制品提取液按“1.3.2”项下方法平行制备供试品溶液 6 份, 于室温 0、2、4、6、8、12h 进样测定,记录浓度、吸光度并计算,结果绿原酸的RSD为1.3%,表示12h内样品稳定。
结果计算:根据上述计算的样品溶液浓度可以推算出25mL容量瓶中的溶液浓度,结果见表1。
本实验通过回流提取法提取生品苍耳子和炒制品苍耳子中的绿原酸,并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炒制后100mL容量瓶内苍耳子提取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0.0016mg·mL-1,炒制前100mL容量瓶内苍耳子提取液的绿原酸的含量0.0004mg/mL。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最直接、简单的检测出提取液中是否含有绿原酸。绿原酸在328 nm处有最大吸收,故含量测定时采用波长为200~400nm。对比测定结果,通过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得出苍耳子炒制前后绿原酸的含量,确定了炒制后苍耳子中绿原酸的含量0.80mg·mL-1相比炒制前苍耳子中绿原酸的含量0.20mg/mL有所提升,为建立生、炒苍耳子饮片质量的控制方法奠定了可靠基础。苍耳子炒制后绿原酸的含量有所提升,这可能与绿原酸在炒制过程中经高温加热后有部分成分转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