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会
(甘肃省临洮县辛店镇农经站,甘肃 临洮 730500)
为了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要重视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从而才利于全面制定更加科学的农村经济发展方案,以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证。
我国对贫困水平的识别建立了一套相对科学的评价体系,规定年收入在2736元以下的家庭可作为扶贫对象。在具体实施扶贫的过程中,对于扶贫对象的年收入计算便成为核心问题。由于乡镇基层存在资金及人员不足等情况,对统计工作难以按照标准实施,因此也无法实现对农户更为精准的收入统计。
精准扶持是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但从实际扶贫效果来看,还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首先,扶贫项目未按照计划落实到具体的扶贫人口和区域当中,真正需要扶持的地区和个人也未能从扶贫工作中获得实际收益。其次,在实施精准扶贫时,由于地区的经济条件无法满足贫困项目的开展,因此导致项目被迫中断。
当前我国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评价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具体实施时,扶贫对象条件相对复杂,且具体实施人员所采取的方式和措施也不同。因此难以对扶贫的成效进行更为科学和准确的考核评价,在具体衡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
明确扶贫对象可大幅提升扶贫工作的实施效率,精准落实扶贫政策和措施,这样也有利于国家准确掌握我国目前存在的贫困情况,并根据反馈数据信息动态掌握扶贫的效果。对扶贫对象的确定不仅需依据数据信息,还需工作人员深入实际生活,真实了解农村家庭的生存条件,公平、公正地进行扶贫定位。当确定扶贫对象后,便可依据国家建立的统一的扶贫系统开展调查工作,保证扶贫信息真实、完整。
扶贫工作的社会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水平提升,规范市场经济。探索扶贫工作的创新途径可从机制与措施创新方面入手实施。其中在创新机制方面应结合市场的发展规律,同时结合地区的实际经济状况建立适合的扶贫机制;在措施方面则需依据不同地区的贫困数量及经济发展目标研究创新措施,从而提升农民的脱贫意识,全面提升地区的经济水平。
扶贫的整体格局应从下述几方面着手建立。一是建立规范的扶贫组织。各地确定扶贫项目后,需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完成扶贫工作的落实和监管,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发挥职责,建立全地区科学的扶贫格局。二是确定指定的扶贫单位。各地区应确定指定的机构承担扶贫工作任务,在机构内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单位可按照贫困等级确定扶贫对象,从而提升扶贫工作的实施效果。
从实践研究可知,外出务工人员已经顺利实现脱贫。但对于家庭较为复杂的农户来说,还需借助有效的扶贫措施辅助获得地区内的工作机会,从而实现脱贫。如果地方的田地不适宜耕种,可考虑退耕还林,让农户成为护林工作者,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此外还可引入资源性的产品进行加工,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后可引入劳动密集性产业,或者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让农户可就近上岗,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辅助农户实现脱贫。
在落实扶贫工作的同时,还需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以此检验扶贫工作的落实效果,促进各相关单位和地区提升扶贫意识。此外需加强产业方面的部署,引进产业设备和技术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改善农户的经济收益。还可建立政策制度,为农户提供政策性贷款支持,通过发放小额贷款鼓励农户自行创业,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多元化发展,真实辅助农户顺利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