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截流施工工艺流程及实践

2020-10-20 10:12徐富明
写真地理 2020年24期
关键词:工艺流程水利工程

徐富明

摘 要: 当今社会的发展十分迅猛,各行各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其中水利水电等工程的建设数量也逐步增加,对许多地方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截流工程是指在截流结构完成后,通过对围堰坝体的利用,切断河床,使河流引流排水。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其中重要一环,不断对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这对提高整个工程的建筑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中截流施工工艺流程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水利工程;截流施工;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TV55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4-0105-01

1 截流工程中流量的施工分析

1.1 如何确定截流时间。

第一,如何确定截流时间。对截流时间的确定对截流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关闭前应考虑流量、空闲时间、航行方式和面积等因素对关闭时间的影响。闸坝流量对截流时间有怎样的影响呢?在确定关闭时间前,技术员应对水利工程是否符合排放条件进行检查,并对其分流和排放的建筑物是否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以及建筑物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进行检查。

第二,闲置周期对闸坝截流时间有怎样的影响呢?截流工程应在空闲期施工,以便能够在汛期前完成截流工程,一般在水利工程汛期到达前进行。复航对闸坝截流时间确定的影响。经过以上阐述不难看出,运用平堵法的措施进行施工的时候,就需要在低通航时期确定截流时间。

第三,周围环境对闸坝截流时间有怎样的影响呢?因为周围环境也会对截流时间产生较大的影响,有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对其的影响。

1.2 如何确定截流流量。

截流流量设计是指在限定时间内通过截面的水流总量。截流设计应结合施工区的地理环境、水利条件等,通常采用水文气象预报修正法和回归年法来设计具体的截流流量。总的来说,会以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为依据对截流流量进行设计,可以选择5-10年重现期的月平均截流总时间或10天平均截流总时间,也可以运用其他方法对流量进行设计,根据确定的截流周期,选择某一断面的频率作为流量设计依据。除此之外,实测资料分析方法也可以应用其中,主要适用于水利条件状况比较好的地区。然而,因为现在的预报周期不长,不适用于初期的设计。

1.3 如何确定龙口位置和宽度。

在龙口大坝设计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对泄洪量进行调节,这样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行。因为龙口河位于合龙堤轴线上,通过对龙口两岸及河床地质因素、水运情况、地形地貌及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合龙堤轴线的确定及合龙堤位置的分析,确定龙口合龙堤轴线。通常,要想达到对较多材料的储存要求,龙口场地应满足宽度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交通便利、物资运输方便和泄洪等要求。在对地质条件进行选择的时候,有关操作人员要在较薄的覆盖层上对龙口进行定位,并配备自然保护设施,以减少水流对龙口的影响,保证能够使用更长的时间。为了便于泄洪,龙口河的位置必须满足干流的要求。龙口河的河宽应根据堤防形成的狭窄河床的水利条件和通航条件来确定。

2 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兼具挡水、泄洪、发电等多重功能,配套的各类永久结构均按照1级标准展开建设,次要结构为3级建设标准。发电是该水电站的核心业务途径,且能够满足下游的灌溉用水需求。水电站正常蓄水位1408.00m,死水位1398.00m,总装机容量1400MW。历史发展资料表明,其平均发电量达65.56亿kW。

3 截流施工的方案构想

3.1 导流方式。

大坝、厂房采取多重导流手段相结合的模式,包含全年断流围堰、隧道过流等。本水电站工程中,各永久建筑物均采取1级建设标准,围堰等次要建筑物为3级标准。

3.2 围堰结构设计。

以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历史水文资料为分析依据,按20年一遇洪水流量7180m3/s展开围堰结构的设计工作。上游围堰所处位置为坝轴线上游约450m处,顶高程1360.00m,顶宽15.0m,轴线长338.57m。下游土石围堰所处位置为坝轴线下游约800m处,顶高程1319.50m,顶宽10.0m,轴线长151.54m。水电站所配套的各围堰均采取对称的布置方式,边坡均为1:1.8,取1311.50m高程,于该处分别设置马道,宽度标准为8.0m。

3.3 上游围堰截流施工工艺流程。

截流是维持围堰乃至水电站整体稳定性的重要途径,上游围堰处以双向进占为主要方式,其中以左岸进占最为核心,右岸进占发挥出辅助作用。龙口宽度60m,左、右堤头进占长度为1.5:1。按照特定流程有序完成截流施工,主要有:测量放样→预进占→搭建施工平台→戗堤裹头保护→龙口合龙。

4 截流技术要点分析

4.1 非龙口段进占。

截流左右岸同时预进占,所用设备为挖掘机和装载机,产生的弃渣通过自卸车转运,统一堆放在戗堤端部,全程均按照端进法卸料,堤头全面抛投。龙口落差相对较小,在戗堤前沿全线均匀抛投。此外,视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堤头宽度,目的在于给后续的龙口合龙大规模施工创设良好条件。非龙口段进占施工期间应加强对现场情况的观测,若堤头抛投料存在流失的情况,应优先处理堤头进占前沿的上游,于该处采取抛投处理措施,从而形成挑角,发挥出该部分的防护作用,在此条件下向戗堤轴线的下游侧抛填适量石渣,若情况特殊还需采取防冲裹头保护措施。考虑施工现场的水文预报信息,对于流速≥4m/s的情况,则以抛投块石的方式较为合适,以达到裹头保护的效果。进占施工期间,戗堤顶部碎石尾随铺筑,安排专员做好现場监管以及养护工作。密切关注截流戗堤临时断面堤顶高程情况,采取相适应的防控措施,要求该处始终稳定在水面高程上方1~1.5m的范围内。

4.2 龙口裹头施工。

按上述流程将截流戗堤预进占各项作业落实到位后,需通过钢筋石笼有效防护堤头,但在龙口束窄的条件下,流速将明显提高,因此还需考虑实际冲刷情况,可增加抛投钢筋石笼的数量,实现对堤头的全方位防护。

4.3 龙口段施工。

通过单戗堤双向立堵的途径以达到有效截流的效果,遵循左、右岸同时进占的基本原则;龙口段施工中,分多个具体区域,均由左、右岸逐步向中间推进。堤上采取四车道形式,以便给车辆通行提供充足的空间,其中重车道主要服务于大规模物质的运输,如大石、特殊截流材料等。为保证堤头车辆行驶期间的安全性,需严格控制汽车轮缘与戗堤边缘的间距,该值至少应达到2.5m,且要做好标识。各材料车队有序行驶,分别赋予特定颜色的旗帜,由堤头现场指挥员合理调度,高效完成卸料作业。大块石以汽车抛投的方式为宜,考虑到工程建设对于抛投强度所提出的要求,需要以堤头的稳定性表现为主要依据,合理优化堤头集料的抛投方式,部分区段可利用推土机赶料抛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逐步增加,水利水电工程受到的关注度也更高,对其质量的要求也是日益提高。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截流施工技术是最关键的技术,所以要不断加强对其技术的研究和分析,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水利工程中导截流技术的特点及运用[J].张宏洲.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06).

[2] 单戗立堵法在黄河截流中的应用[J].吴川花.陕西水利.2019(05).

[3] 水利工程中导截流技术的应用[J].杜后强.工程技术研究.2020(06).

猜你喜欢
工艺流程水利工程
化工工艺流程题中常涉及的考点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古代水利工程寻访小记
蒽油加氢技术工艺流程简介
化学工艺流程题:从相识到相知
水利工程应用BIM技术的思考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