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重信(1969.10-),男,河南民权人,大学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材料工程。
摘要: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业的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需要对建筑工程进行检测,它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这一个步骤做好也是为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得到人们的满足。因此,本文對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无损检测;工程检测;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6-0036-01
1无损检测技术与优点
1.1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念。
无损检测技术区别与有损检测技术,指的是在不损坏建筑结构或表层结构的前提下,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无损检测在当前的建筑结构检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当然在这种技术的应用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陷,有可能会对建筑结构的质量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对无损检测的方式进行选择,以能够发挥出无损检测的优势,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促进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
1.2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
我国的城镇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给予了社会更多的压力,这种情况要求建筑的层高和质量都要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建筑能够安全地被使用,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不容忽视。高层结构对受力的变化敏感,因此要求检测过程中结构仍然完整,这就是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所在。高层建筑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复合型多功能的,通过声学、光学、热能等手段来检测建筑构件内部的缺陷有效快捷、可靠性较高,而且不会损伤结构的安全。这种方法也很少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检测结果也能够用计算机进行有效存储,便于主管部门的监管。
2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特点
2.1利益性特点。
如今,随着建筑设计复杂性的增加,其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从而增加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难度。因此,有必要进行增强工作检测力度。对于建筑项目,传统的测试技术主要是执行样本检测,样本检测的结果可用于推断整个项目的质量。该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严重的缺陷。无损检测技术是通过辐射、超声波和微波来检测建筑物的无损技术手段进行检测,这不仅可以防止对建筑物结构的损害,而且可以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和全面,从而使建筑企业可以从中受益。
2.2兼容性特点。
与传统检测技术的单一功能相比,无损检测技术的兼容性更好。第一次检测和二次检测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确保测试结果更加真实,不仅减少了错误率,而且还避免了不同的因素对检测结果的不利影响。因此,无损检测技术可以与不同的检测方法兼容,从而使检测人员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检测信息,并能及时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2.3无损性。
首先,无损检测技术在使用时不会对建筑物造成损坏。主要原因是该技术通常是能量体技术,其自身的重量受到限制,因此对建筑物和影响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其次,能量体可以有效地穿透建筑结构并在其内部进行相应的识别。在有效的应用过程中,有效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使其被人们广泛使用。
3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广泛应用
3.1冲击反射技术。
冲击反射检测技术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检测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对建筑工程中用到的混凝土、建筑主体的厚度进行高效检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之一,冲击反射可以对混凝土的内部潜在问题进行拨露。这项技术本身也有其过人之处,它不拘泥于对建筑工程主体内部结构中损害的检测,还用于对建筑工程主体的厚度和一些单方面的检测。可以更加直观有效精准地对建筑工程主体的墙体、质量、混凝土的承载力问题进行剖析。冲击反射检测技术可以全面的对建筑工程进行检测,是一种检测好方法。与它相对的雷达检测技术是二十一世纪末展露于世的。是检测技术行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特点与冲击反射检测技术不相上下,但是区别也十分明显。雷达检测技术相对其他检测技术可以说是比较灵活,它会随微波的传播方向进行速度和效率的变化,对钢筋位置,地质结构这些冷门方面运用广泛。
3.2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
由于声波在不同结构中反射的技术数据对于建筑工程开发而言是非常不同的,因此人们可以依靠它借助无损检测中超声波测试技术来准确地识别和解决建筑项目中内部结构的质量问题。通过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建设项目内部结构中的问题和缺陷。这种方法非常灵活,也可以有效地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可以提高施工检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是,该方法有一些局限性,不适用于复杂而精细的检测任务。如果建设项目的内部结构过于复杂,超声波反射路径将被影响,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也会相应降低。
3.3雷达无损技术。
雷达无损检测技术是从二十世纪的末期出现的,雷达波有巨大的穿透力,能够对建筑结构内部的情况进行检测,同时还能够对建筑结构存在的裂缝情况以及结合情况做出判断,因此可以用于复杂的结构检测。雷达波在均匀的介质中传播,如果遇到不同的介质,就会与声波一样改变传播速度与传播方向,因此可以利用雷达波的这种特性对内部结构进行分析。雷达检测能够在钢筋位置检测、建筑质量检测、地质检测与混凝土的内部缺陷检测中应用,检测的精度也很高。
3.4红外线成像探测,帮助建筑工程提升质量。
红外线在建筑工程领域的试用,能够做到不破坏建筑工程的完整性,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建筑工程内部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把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描绘出来,通过立体的形式,分析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还不破坏建筑工程的整体完美。主要的做法就是对建筑工程进行扫描,对建筑工程进行探测,这也是一种比较理想化,完美化的技术,大部分都是用于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查。这种检测在建筑工程中十分常见,属于一种普遍的检测手段,红外线在各行业的领域辽阔对建筑工程的帮助也很大,为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了有力基础。
结束语
简而言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当今建设项目的质量检测要求,并且无损检测技术将取而代之。因此无损检测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建筑结构的检测中,无损检测是利用声波、光、雷达波等特性发现材料内部的问题,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材料与结构,本文对多种无损检测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在结构检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覃倬.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17):165-166.
[2]项成林.研究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6(8):136-137.
[3]张飞龙.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风,2020(09):127.
[4]陈奥.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0(0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