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家
摘 要: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性,知识之间紧密联系,又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我们任课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之中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发展循序渐进,帮助小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促其他们的思维水平崭新的发展。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更加地完善,由此可以慢慢地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的地位,所以教材的编写不能只是知识的简单叠加,学生的学习也不能是机械式的模仿。在具体的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我们任课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本班的学生们崭新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创设生活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我们任课教师首先需要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较弱,但是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因此我们要牢牢地抓住这一点进行教学,并且结合生活化的情境进行展开,使得本班的小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更加巨大,建立起他们学生数学的自信心,以至于可以让他们进入更深一层的学习之中,有利于帮助小学生们建立良好地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学“克与千克”这一课时,我们任课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一个熟悉的生活语境来进行教学。老师们可以先让学生们猜测一些物品的重量,以自己生活中熟知的东西作参考,如橡皮、西瓜、一袋大米等,让学生们进行比较,以此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时候我会告诉学生们千克是比克中的质量单位,有助于本班的小学生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可以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同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积累自身的教学经验,促其崭新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二、加强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学习的最大价值就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之中,我们任课教师要让学生们对数学知识进行丰富理解与运用,能让他们对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让他们掌握小学数学学习的价值,从中探究出属于数学学习的奥秘,让小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对于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一大提升。不仅实现了数学知识的运用,从中我们任课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学生点拨,使得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例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课时,我们任课教师可以让本班的学生依据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本城市污染指数的统计与整理,让他们自行组成相应的小组去调查与找寻相关的资料进行展开。这可以极大地了解学生对今天所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网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任课教师可以从旁进行协助,这样的课堂趣味性十足,学生们会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技能的运用能力,也就能大幅度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进而让学生们喜欢学习的过程,思考数学知识,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归属感和满足感,从而由厌烦学习到迷恋数学的学习状态。
三、微视频导学,拓展思维空间
视频导学是在现代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下,基于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我们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视频学习资源,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进行学习的相关操作,教师导学以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它以视频为自学的主要载体,协同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此扩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容量和知识视野,提高学生们一些的数学能力水平。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一)”这一课时,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进行直观地导学,让本班的学生在色彩鲜明的动态画面下更好地学习。相应的小学生们可以经过初步的观看基本掌握今天这一堂课要学习的内容。课上可以深入研究,进一步交流难点和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动态的学习资源效果远远大于学生看课本学习,这样会让学生们的吸引力集中,并且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自愿、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敢于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让教师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并且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系统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任课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并且鞏固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同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促其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手段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环节之中科学合理地引导本班的学生们的学习数学的思维意识,并能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成果,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郑捷生.立足需求满足需求——第四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小学数学专场综述[J].新教师,2016(12):8-10+82.
[2]杨佳琳.在新课改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点做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