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高度发展、高度融合、现代化、发展与自由的时代。人类在享受着智能科技带来的诸多便捷和各种文化滋养之时,却又深陷价值虚无主义的困惑与多元文化主义的冲突缠绕中,在思想和灵魂深处不自觉的陷入全球化、社会一体化构建的奴役之中,这是一种隐形的围城,致使人们更加的失落、困惑,绝望,进而无所依存。文章分析了全球化时代人类交往所面临的风险与困境,这些问题的凸显为承认理论的出场奠定了现实基础。而霍耐特承认理论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解答时代难题的新思路。这一思想既是时代发展的物,又是对这种时代难题的未来性的解答,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就是适应这种需要,也是对这种需要的时代性回答,具有深刻的研究意蕴与价值体现。
关键词:承认理论;交往;价值;自由
一、人类交往中承认思想的价值探析
今天,人类在步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的全球化一体化趋势愈发显著,进而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趋势,这种时代趋势伴随一系列人类生活生存方式的巨变汹涌而至,人们在分享现代科技的种种便利,同时,也必然感受到了这种便捷随之而来的伴生物——诸种弊端与负面效应接踵而至。
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发展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个体存在已经被群体存在所取代,个体总是以群体的面孔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同时,也只有在群体中的个体存在,才能成为发展的、自由的存在。所以,适应群体存在的交往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和必然法则之一,交往成为现代人的生存模式和生活方式,致使人与人之间的承认成为可能和必然,也只有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人们在现实中把实证的地位赋予对方,由对方来确认自身的存在和意义,形成相互尊重的关系存在,才能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凸显自己的同一性,改变那种可能被异化的消极存在和不公平的地位,进而拓展了自身,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对此,黑格尔有着形象的描述,人们的自由本质决不是摆脱他者的单纯的自我,在自由中本质地存在着他者,离开他者的自由是不现实的,虽然他者的存在必然会对自由产生制约,但恰恰是这种制约的存在才更深刻的刻画了自由的本质,因为这种制约是一种本质的承认,制约和承认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形成一个辩证的统一,在自由之中既存在制约和承认,承认和制约是在相互的意义上存在的,自我承认他者的存在。所以,自由的本质必然有承认在其中,是一种被承认的自由。如此一来,我们承认他者,赋予他者应有的地位和属性,秉持一份开放的心态,我们自身的自由也才能得以彰显和得到保障。
二、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出场背景解析
对于承认的出场与必要,不同的学者或思想家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论视角,像查尔斯·泰勒,他是从认同的角度,把承认基于认同的逻辑需求之中,通过对承认的构建、分析建构了自我认同与他者的互动逻辑,以及在这一逻辑进程中自我认同的现实显现。而我们熟知的哈贝马斯则提倡后形而上学的转向,寄希望于语言哲学的转向中探求人类交往的合理性问题,从话语原则和普遍化原则的立场出发,追求普适伦理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和包容性。而且那些借助高举普遍主义旗帜而的名义,在实质上极力排斥他者权力的他者的思维与逻辑,也就从根本上背离和误解了普遍主义的原则和理念。
霍耐特继承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衣钵,沿着哈贝马斯所开创理论思路继续前进,并进行了大胆的发扬和创新。他对社会领域的剖析与批判更多的深入到道德领域,高举“为承认而斗争”的旗帜,突出强调了在后形而上学的境遇下,主体的自我同一性和人格完整性奠定的基础和展开的基本逻辑。但霍耐特更强调主体同一性和人格完整性形成中他者承认的首要意义,认为只有建立在他者承认的前提下才会有主体的同一性和人格的完整性存在,把主体同一性和人格完整性问题与外在于主体的存在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沿着霍耐特的这一思维逻辑我们可以断言其理论构建中他者承认的积极意义和突出价值,为此,人们可能会为了改变那种不愉快的道德感受,为争取对自己最大限度的承认而展开斗争。
霍耐特在“为承认而斗争”这一著名命题中更加强调主体被承认的道德层面的感受,是主体的一种经验性感知,在这一点上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的超验性有根本的分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哈贝马斯的超验性。霍耐特的这一思想认识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他主要是从黑格尔的思想智慧中获取灵感,重点通过对黑格尔耶拿时期的“承认”思想的挖掘与梳理,开拓出了理解现实社会冲突的新途径、新思路。主体由于受到他者在道德上的否定与蔑视,致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与自我的关系受到伤害,在更深的层次上进而使主体的自我同一性和人格完整性遭受损伤,为维护主体的同一性和人格完整性,主体与他者之间的斗争就成为不言而喻并且是必不可少的。从中我们也必然会发现,霍耐特的自我认同离不开他者的承认,而且正是在他者的参与并且承认的基础上才得以存在和体现,在这点上霍耐特的主体是群体中的主体,强调承认的相互性、平等性,自我需要他者的承认,同样他者也需要自我的承认,这是一个相互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与他者之间维持某种动态的平衡。
三、霍耐特承认理论的时代价值意蕴
霍耐特承认理论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对当前时代发展中个体自我价值彰显的理论回应:
霍耐特承认理论拓展新格局的需要。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是在适应时代发展新形势、新格局、新问题的产物,是应对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理论诉求和思想阐释。他从黑格尔耶拿时期的哲学思想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但从新的视角、新的维度出发对黑格尔的承认思想作了适应时代的解读和梳理。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中运用主奴辩证法对承认问题进行了阐释与论证,为承认思想的出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黑格尔的承认思想是自我意识运动过程的必经阶段,是自我意识的实现,是生命的超越性、理想性的体现。而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摒弃了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思维,保留了其承认最一般的理论内涵和存在特质。霍耐特抛弃了现代政治哲学对人所作的原子式的解读,从主体间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阐释个体生存状态的新路径,并且在各个层面不断扩展自己的理论范式,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也使自己的承认思想延伸到道德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等诸思想领域。同时,霍耐特承认理论已经内含了对结构主义、存在主义、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等领域思想资源的整合与超越,彰显了承认理论显著的理论特色和时代意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新局面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开放的思想体系,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不断承继和吸收时代精神优秀成果的理论产物。在霍耐特的承认理论中闪烁着批判理论范式的转化,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对社会边缘群体的重视,也贯穿了承认与蔑视、斗争与冲突的思想活力。在这些思想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马克思思想的时代表达式,为马克思思想在新的历史境遇下的凸显创造了新形式和新途径,同时,霍耐特承认理论的深入道德层面的解释模式也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合法化内涵。霍耐特承认理论思想对社会变革思想的分析中虽然没有明显的马克思思想的影子,但依然或多或少的有马克思思想的痕迹,当然是进行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创造,在很多层面上表达出了与马克思思想的重大差异,所以,霍耐特构建其理论的思想资源、解释逻辑、话语表达恰恰也可以为马克思在新的历史时代拓展自己的理论视角,从人类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思想体系的丰富和完善中发挥积极的效应。
哲学伦理学研究创新发展的需要。从伦理学研究本身来看,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对当前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开辟了承认理论的新视角。同时,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的产生就是在借鉴和吸收建立传统伦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上,并结合时代客观要求进行反思的结果,而且霍耐特的承认理论从伦理道德视角出发,深入到政治哲学、社会哲学诸领域,不断推进、不断扩展,进一步深化和融合了伦理学研究与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之间的联系,把对承认理论的研究纳入诸学科领域之内,同时也注重加强它们之间的横向联结。当然,为实现承认理论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奠定了基础。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无论是承认抑或正义,都必然具有复数性特征,要求一种多元的建构方式。必须承认,霍耐特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揭示了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他的理论贡献在于充分发掘了社会正义的道德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凤才.霍耐特承认理论思想渊源探析[J].哲学动态.2006(4).
[2]参见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90.
[3]阿克塞尔·霍耐特.分裂的社会世界[M].王曉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4]规范的重建[M].上海人民出版社,胡云峰,2015.
[5]为承认而斗争[M].上海人民出版社,(德)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Honneth)著,2005.
作者简介:
王小伟(1994年-),男,汉族,甘肃天水,黑龙江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