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管理总结

2020-10-20 09:49胡灼彪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建筑电气技术管理

胡灼彪

摘 要: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对供水、通信网络、燃气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等起着最基础的保障作用,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要全面加强对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加强技术管理,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及高质量运行。本文主要根据西蒋峪公租房项目,浅淡了建筑电气安装技术,希望能给今后的建筑电气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电气安装技术;技术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电气系统是后期运营使用阶段的核心部分,所以要充分发挥好电气安装技术管理的作用,提高建筑电气的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电气系统在使用时能够安全、稳定的工作。

一 、建筑电气工程的特点

西蒋峪公租房项目自2011年4月开始进场施工,至2014年10月份消防验收通过,历时3年6个月,电气工程依附于整个项目,工期长,与土建、装修、消防、水暖、弱电、安防监控等专业间交叉施工,这种特点决定了建筑电气施工的复杂性,影响电气安装施工质量的因素多,所以要充分发挥电气安装技术管理的作用,确保电气系统的施工质量,使整个项目实现既定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效益目标。

二、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一)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1、吃透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由于设计单位各专业设计人员之间沟通不畅、不充分导致图纸中各管线、各设施、各部位之间位置冲突,发生碰撞的问题比比皆是,这时候图纸会审就发挥了巨大作用,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防止后期变更和返工。

2、在开工前可以对照图纸对各房间的开关插座、灯具电器、水暖管道等设施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使之满足安全距离要求。如强弱电插座之间、插座与设备之间、燃气报警阀与插座之间的安全距离必须大于30㎝。卫生间插座应在二区外,即与淋浴器间距(水平投影距离)﹥1.2米,若是在二区内即在1.2米范围内,则插座的安装高度应大于2.25米。

3、施工前利用BIM技術对地下车库、机房、管井等管线设备密集的区域建模,提前发现碰撞位置,进行管线优化,减少后期返工量。

4、分包合同的技术管理。合同内容要明确:安装工程的配电箱、消防箱、通风等洞口的预留及过梁预制安装均由砌体队伍施工,防止后期施工队伍之间扯皮。主体阶段所有的预留预埋均由安装队伍负责施工,包含消防、通风、空调水、太阳能等专业工程。可以在土建分包合同中注明:洞口大于300㎜的均由主体队伍预留,绑加强筋。

5、与当地质监站主动联系,学习他们的文件,了解验收标准和要求。

6、主要材料和设备统计数量,明确规格型号,提报进场计划,注意图纸中的材料型号规格等参数是否符合规范、规程、地方政府要求。

(二)各工序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1、提前给队伍下施工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求。

2、提前提报近期物资需求计划,确保材料及时足量进场。

3、提前对工人进行培训并考核,尤其是电焊工、电工等,做出来的样品要合格,不符合要求的工人坚决不用。

三、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一)防雷、接地装置施工技术

建筑内部的防雷装置主要有屏蔽设施、等电位联结、避雷器、接地装置、均压环、避雷带等。这些设施能够减少建筑物中的雷电流及电磁效应,防止建筑物受到感应雷、浪涌电流等的伤害。接地是确保安全的必要措施,接地干线设置在强电配电竖井内,桥架的底部和顶部不少于两处与接地干线电气连接。接地线必须并联接入总接地排,不能串联。屋面防雷网要顺直,卡子安装要正,不应污染,避雷针要尖,针尖高出构筑物25㎝以上。保证焊接质量,搭接长度满足要求。

(二)电线管预埋施工技术

电线管一般采用钢管和塑料管。在混凝土内敷设管线时应以直线为主,尽量合理规划管线走向,减少交叉。暗配钢管需要在接头处和接线盒处用圆钢或扁钢做跨接线,明敷的一般采用专用接地卡跨接。钢管与盒(箱)的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螺纹应外露螺母2~3扣。PVC电线管的连接采用套接管粘接,管与盒(箱)的连接采用成品管盒连接件。填充墙割槽进行二次配管时,禁止割横槽,不能过多出现斜槽,所以主体预埋施工时,后砌墙处的管线一定预留准确。剔槽深度宜为管径加1㎝,宽度宜为管径加2㎝,若槽内是多根管,管与管之间保证15~20mm的间距;盒应突出原始墙面1㎝左右,沟槽抹灰应高出墙面1㎝左右。这是因为后砌墙的抹灰厚度一般为2㎝以上,高出1㎝可以使线盒不至于距完成墙面太深,以免再加装套盒,固定面板的螺丝也可以减小长度。

主体预埋阶段应注意:预留位置要准确,尤其注意后砌墙的位置,预留管线不能在墙体外;预埋管线距洞口边缘10㎝以上,以防后期修补洞口时将线管破坏;管口必须做好保护,防止线管被破坏或堵塞。

(三)疏通管路和穿线

拆模后要及时疏通管路,发现不通的要及时处理。管内穿线一般在管路全部敷设完毕,墙面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最好是入户门和单元门已安装完成,避免电线被偷盗。穿线前,应将管路内的残留杂物和水分清除干净。管路内不得存在导线的接头也不能有打结的现象,如果导线存在接头必须留在箱盒里面。导线在盒、箱内应预留长度,配电箱的预留长度应为配电箱周长的1/2,在插座、接线盒和开关内应有15cm的预留长度。

(四)配电箱安装技术

首先应确定出准确合适的安装位置,然后准确的进行内部线路的连接。电箱内的元件应当根据配电箱图纸进行分布。电柜、电箱以及配电盘中的导线的排列紧密且保持整齐有序,导线不能有伤芯线及断股的情况。金属外壳及底座要正确的接地。金属框架以及可开启门的接地端子间应当通过裸铜线进行连接。

(五)电缆敷设

在进行电缆敷设时,电缆之间不宜交叉敷设,电缆之间应有序排列并进行固定。在桥架内的电缆最多不能超过三层。此外,电缆接头的制作也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对制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有较好的制作环境,应当避免在有尘土和污物的环境中制作,防止接头被污染。电缆接头的制作必须一次性完成,不能让剥开的电缆接头置于潮湿的环境中,以免受潮。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损坏电缆的芯线和绝缘,并且在进行密封处理时,应当进行防尘防潮处理,在进行密封工作。电缆的接头和终端头以及绝缘层都应进行接地处理,一般采用铜绞线作为接地线,保障电缆的安全运行。

(六)开关插座及灯具安装技术

开关盒距离门框的间距一般是15cm至20cm之间。对于室内成排布置的灯具,其中心偏差应当不大于5mm。房间内的灯具一般居中安装。各种小电器的安装要求必须牢固,开关插座的2根螺丝都应起作用,灯具的安装固定主要采用吊钩、膨胀螺栓固定;每个灯具固定用的螺钉或螺栓不少于2个。

四、电气系统调试

建筑电气系统调试主要包含照明和动力系统的调试。需要提前做好调试人员和调试仪器、设备的准备工作。调试的主要内容是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测试;配电柜、配电箱、电缆要做绝缘电阻测试;主要电缆还要做直流耐压试验和直流泄露试验;各个动力设备的电气试运转调试;每户均要做照明和动力系统调试,检查接线是否准确。各分系统调试合格后,再整体送电调试。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使建筑电气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很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作为电气工程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马松玲;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猜你喜欢
建筑电气技术管理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预防及改进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技术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技术管理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探析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研究
阐述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