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2020-10-20 02:24孙奥
广告大观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育

孙奥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观察分析出我国当前对体育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更加宽厚深广的专业知识能力,全息立体的技术应用能力,大数据调查分析呈现能力,综合的项目管理能力等。而反观目前的体育新闻传播教育存在培养目标设定的时代感不强,专业课程“增量”设置,融合欠缺,教学策略实施的实践性不足等问题,无法很好的适应和满足行业对于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需求。

关键词: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能力需求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讲席教授周树华提出了有关体育传播教育的新观点。他将体育传播教育分为体育、传播和教育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体育,在体育社会学层面,体育主要指体能方面的活动,也包括竞技体育和体育组织。第二部分是传播,从理解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开始,他认为传播者通过媒介到达受众,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同时受众的解读也会反馈给传播者。第三部分是教育,他认为公共体育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成为全面的人,在人性上更优秀,并且专业技能在体育传播教育上也很重要,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要懂得如何写出好的新闻,要了解有效媒介和受众。

王凯、陈明令基于奥运新闻传播的观察分析出我国当前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传播理念:从“受众中心”向“用户驱动”;传播内容:由“赛场聚焦”到“泛奥关注”;传播手段:从“单兵传播”到“全息传播”;新闻叙事:从“现象新闻”到“数据传播”;运行理念:由“新闻主义”到“品效合一”。

1 对体育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

1.1宽厚深广的专业知识能力

体育新闻专业人员“又专又杂”的能力需求体系是教育和实践工作者共同的认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媒体环境下,专是核心优势,杂是发展助力。体育新闻人才要成为“专家型人员”必须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这一专业知识包括“必备的新闻传播知识+深刻认知的体育知识”。近些年我国体育产业迅猛发展,对体育新闻的专业需求提出了“增量”的条件,体育新闻学生应该具备“一专多能”的体育知识素养,精通一到两项体育项目,做到对项目的发展、历史、典型赛事、典型人物、项目规则、社会参与人群、项目功能等等耳熟能详。

1.2全息立体的技术应用能力

媒体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是指媒体机构通过记者采编活动,运用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表现手段,通过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一媒体内容的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在全媒体的背景下,体育新闻传播也愈发的“全息化”,“文字记者”、“图片记者”、“视频编辑”的岗位划分在体育新闻传播领域已然淡化,任何一位到體育赛事一线进行新闻采编的人员都必须掌握各类信息的采集技术。顺应时代需求和实践需要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基础技术:掌握文字、图片、图像、网络新技术(微博、微信、H5)等各种表现形式的编辑应用能力;掌握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的采编能力。体育新闻人才的能力由“单一化”走向“立体化、综合化、全息化”。

1.3大数据调查分析呈现能力

大数据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体育新闻传播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让信息的呈现更加广泛、叙事方式更加多元、报道视角更加深入、用户体验更加清晰。而正是这种积极的影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成为体育新闻传播的主旋律,这就要求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具备必要的大数据采集能力、分析能力和可视化能力。

1.4综合的项目管理能力

哥伦比亚大学“后工业时代的新闻记者能力”报告提出了懂项目管理的硬条件要求,原因在于现在的新闻传播工作的极度复杂性,新闻项目的完成不是“单兵作战”的结果,而是团队协同的结果。对于体育新闻传播工作尤为如此,尤其是大型的体育赛事报道,不仅需要记者的前方冲锋陷阵,需要后勤保障人员的支持,也需要后方团队的合作,需要专业的美工、网络技术人员、数据挖掘者等,而要完成这些工作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学习和掌握必要的项目管理能力。

2 小结

新的行业变迁对体育新闻人才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更加丰富深度的专业知识能力,全息立体的技术应用能力,大数据调查分析呈现能力,综合的项目管理能力等。当前体育新闻传播教育还无法很好的适应这一变化,在教育供给侧存在培养目标设定的时代感不强,专业课程“增量”设置,融合欠缺,教学策略实施的实践性不足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丁,肖焕禹. 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困境与转型[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6):524-529.

[2] 刘健.体育新闻传播视角与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5.

[3] 林晖.从“新闻人”到“产品经理”,从“受众中心”到“用户驱动:网络时代的媒体转型与“大众新闻”危机—兼谈财经新闻教育改革[J]. 新闻大学,2015,(2):1-6.

[4] 卢凤娇. 全媒体时代的新旧媒体融合[J]. 金田,2012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