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凭箜篌引》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三单元“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中自主赏析的选文。编者意在通过学生有感情地吟咏、诵读古诗,深刻理解“詩鬼”李贺的诗歌描写内容。清人方扶南曾把这首诗歌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中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声音描写缺乏基础的鉴赏知识和方法。鉴于此,我设计了这节课。
关键词:诗鬼李贺;《李凭箜篌引》声音鉴赏
本节课在巩固落实诗歌中涉及的文学常识、字词读音意义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能够用现代汉语表达诗歌大意。学会分析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总结诗人的写作风格特色,品味诗歌的艺术美。希望能通过这样一节实验课,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引起情感共鸣,使之热爱诗歌。
一、回顾旧知,“诗鬼”导入:
生:背诵《将进酒》《蜀相》
师:这两首诗歌的作者分别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在诗坛上还有一位“诗鬼”李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代表作《李凭箜篌引》。
二、了解作者,“诗鬼”激趣
生:简介李贺信息
师:补充①苦命诗人②苦吟诗人③短命诗人
三、看解题,了解诗体
师问:从题目、诗人、注解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生:李凭:人名。梨园子弟,箜篌弹得很出名,“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箜篌:乐器(图片展示)
引:乐府诗体的一种。如“歌”“行”“引”《琵琶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师:通过题目,我们知道这首诗是写什么内容的?(箜篌之音)
四、初读全诗,把握内容
1、自由诵读,纠正读音
2、学生齐读,感受诗情
3、把握内容,读懂诗歌
①结合注释,学生互译②学生提问,教师释疑
③教师提问:吴丝蜀桐张高秋的“张”(演奏)十二门前融冷光的“融”(消融)石破天惊逗秋雨的“逗”(引来)
五、自主探究,“鬼才”艺术
师:这首诗歌是描写了箜篌之音,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果用文字将其再现出来,绝非易事。更何况要描写得神采飞扬呢?可是,李贺做到了而且做得很精彩。诗人李贺是如何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的?齐读古诗,找找诗歌中直接描写箜篌音乐声音的句子?
1、生:齐读诗歌
2、师:直接描写音乐的是哪一句?(以声写声,以形写声)内容上是什么意思?音乐的特点是什么?
生:……
师:还有“李凭中国弹箜篌”。到这句才点出弹箜篌这件事,那我们往诗歌前几句看一下,在写什么内容?
生:3位同学分别就前三句解释
师总结:诗歌从乐器箜篌的制作精致落笔,这是诗人对弹奏者的最直观的视觉印象,乐曲在开始演奏的第一个乐章,就让人感到清澈而明朗,到第二句便转入对声音的直接描写,表现出乐曲在前奏时的缓慢而轻柔,那感觉就好像是“空山凝云颓不流”。而“江娥啼竹素女愁”一句,又描写出乐曲转向凄凉与哀怨,这时候,诗人才把目光投向演奏者:原来是这位著名的乐师在弹奏箜篌。
师:箜篌的音乐效果怎么样?都感动了哪些地方的人或物呢?我们可以把“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下面的六句分为一个层次,描写音乐的神奇效果。这6句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
意象诡异,用词新奇的诗可以称得上是一首奇特的诗,但不一定成为经典之作,《李凭箜篌引》之所以在诗歌的天空熠熠生辉,是因为作者在音乐描写的手法上既博采众长又不落俗套,表现出一种神鬼莫测的艺术魅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赏析“鬼诗”的艺术魅力。
生:……
师:赏析古典诗歌首先要从“意象”入手,在这首诗中诗人有意回避了生活中常见的意象,选取了许多超人间的意象,(娥皇女英、素女、昆仑山、凤凰、玉皇大帝、女娲、吴刚、玉兔。)意象的选择上也颇具特点(意象丰富、想象大胆、组合新奇)用夸张、侧面烘托等艺术手法描摹音乐之声。我们从三个方面赏析了“鬼诗”的意象之“鬼”,炼字之“鬼”,手法之“鬼”,但这还不够,因为鉴赏一首诗最终要落脚在诗歌的情感表达层面,那么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觉得李贺听音乐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可以从哪些诗句读出?
学生明确:表达了诗人对李凭高超演奏技巧的赞美之情。作者的心情是哀怨苦闷的。如“啼”“愁”“碎”“冷”“泣”“破”“湿”等,用冷色调的词来渲染乐曲悲伤凄冷的情调,也暗示了听者李贺哀怨苦闷的心情。 (板 书:赞美,哀怨苦闷。 )
教师追问: 李贺表达的是对李凭高超技艺的赞美之情,本应该热情洋溢、欢快喜悦才对,但我们读到的却是一个哀怨苦闷、悲伤抑郁的诗人形象,作者的创作动机与读者的阅读感受如此的不统一、不和谐,可谓冰火两重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个性化解答,也允许沉默。
教师总结:这源于李贺悲惨的人生境遇。少年成名,父李名“晋”字与“进士”的“进”同音,因避讳终身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他只能怀着一颗苦闷哀怨、 甚至悲痛绝望的心成为科举考场外的“孤魂野鬼”,于是他将命运的捉弄,人生的失意,生活的痛苦,心情的苦闷一概写进诗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失魂落魄的“鬼才”诗人有时也想寻找生活点滴的温暖,当他听到皇家第一乐师李凭惊天动地的绝妙音乐时,他感受到了音乐热烈而强大的魅力,但当提起笔时,却鬼使神差地再一次撕裂了自己苦闷绝望的心,饱尝苦涩,饮尽辛酸,27岁时,李贺便离开了我们。
六、感受音乐,摹写声音
生:配乐朗读(个别)
生:现场写作
扩展阅读,体会音乐
PPT展示:《明湖居听书》《琵琶行》
师:这两位诗人是怎么去描写音乐之声的呢?
生:……
七、课后作业:看课后韩愈《听颖师弹琴》,总结描写音乐的手法,写一篇音乐评论。
作者简介:张曼(1993.04-),女,汉族,陕西西安,中教二级,硕士研究生,西安市阎良区西飞第一中学,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