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秀 云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指出“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季节特点,灵活运用适当的组织形式与方法,保证运动量,引导幼儿上下左右肢体都参与活动”。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第一幼儿园曾对幼儿进行体质测试,结果显示,幼儿在网球掷远项目上的优良率明显低于其他项目;幼儿下肢活动发展水平综合百分率为74.7%,在投掷类等上肢动作的发展方面水平百分率则仅为56%。这说明,我园幼儿上肢力量及动作发展处于薄弱环节,相关体育活动存在一定问题。
发现问题
通过对幼儿上肢力量活动的长期观察,我园发现了影响幼儿上肢力量发展的原因。在以成人为主导的集体游戏和家庭亲子游戏中,教师和家长对上肢活动认识不足,缺乏目标性和相应的指导策略。教师缺乏组织上肢活动的经验,很少开展上肢体育教育活动,对游戏空间的利用率低。在操节活动中,上肢器械操编排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上肢器械选择不合适。
在以幼儿为主导的自主游戏中,幼儿的活动时间不足,上肢活动参与率低,缺少低结构材料。在进行室内自主游戏时,幼儿缺少上肢活动材料,游戏活动参与率低。在进行户外自主游戏时,上肢材料占比率及使用率较低。
着手解决
丰富教师及家长组织上肢活动经验。我园组织教师搜集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自学并在教研活动中进行分享,实现共同学习。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组织教师开展集体体育教育活动,引导教师利用观察分析表,提高观察能力和反思能力。通过教科研活动中的相互交流、案例分享等方式,逐渐转变教师固有的思维模式。
科学规划上肢活动空间。我园对27块可利用的室内空间进行科学规划,力图改变部分空间利用率低的状况,如音体室楼道、门厅等区域。我园还调整了户外自主游戏区域的空间设置,运用小球游戏提高各游戏区域间的联动。
科学管理上肢体育材料。我园明确上肢体育材料的种类、数量、责任班级,形成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在操节活动中,我园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筛选适宜的器械。我园积极自制上肢体育玩具,如飞盘、拉力器、保龄球等。此外,我园改造大型体育器械,通过改变材料的组合方式,重新建构大型体育器械玩法。
成效初显
改变了幼儿动作技能习得方式。我园组织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游戏,多以自主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没有设置过多的规则限制。我园通过改变环境、材料投放的不同方式,促进幼儿与材料自主互动,使其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运动技能,锻炼了体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幼儿的运动兴趣和习惯,而运动习惯一旦养成会让幼儿终生受益。
转变了教师、家长对幼儿上肢力量及动作发展的固有观念。教师在实践中逐渐积累了经验,对促进幼儿上肢力量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园在家园共育中引导家长重视上肢力量发展,使家长能够通过针对性锻炼上肢力量的亲子游戏与幼儿园一同支持幼儿的上肢力量及动作发展。
幼儿动作技能发展得到了科学评价。通过梳理出的动作发展目标、观察评价量表,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幼儿的上肢动作技能掌握情况及发展趋势。在对数据和观察记录进行细致分析后,教师能根据幼儿现有水平进行材料投放的调整,为支持幼儿动作技能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支持幼儿上肢力量及动作发展的体育活动途径和方法研究”(CDEB18359)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順义区后沙峪第一幼儿园)
责任编辑:黄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