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设计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是现代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现代化技术、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及到多个方面。将现代消防设计思路融入建筑工程建设中,对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提高消防设计理念具有推动作用。本文将探究和分析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通过分析给水系统、消火栓位置布置、开发喷淋装置,总结在设计消防设施的时候的积极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措施
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工作,特别是给水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发展中极为重要的组成成分。由于不同的设计人员理解的消防规范有所差异,在设计的时候采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如何精准掌握消防设计尺度,是建筑工程单位与消防部门之间的话题。
1 选择消防给水系统形式
建筑工程建设中选择给水系统,必须要保障给水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此外还要保障选择的给水系统具有经济合理性。根据服务范围,可以将消防给水系统划分成为区域相对集中的消防给水系统以及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建筑物建设当中,建议选择使用区域相对集中的给水系统,使得两个相邻位置的建筑物可以使用同一个消防水池以及消防水泵,但是这种方式往往难以得到推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开发商相互之间不能展开良好的协调工作。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中落实消防给水工程,需要让相应主管部门发挥重要的牵头作用,协同合作,共同将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降低管理费用的同时提升管理的质量。
根据建筑工程的高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不分区给水形式与分区给水形式。采取不分区给水形式时,需要消火栓的栓口位置静水压力低于1.0MPa,若是静水压力超出1.0MPa,则需要采用分区给水形式。分区给水形式又可以分成串联分区供水与并联分区供水以及减压阀分区供水。
2 布置科学化消火栓系统
建筑工程消火栓的实际结构间距需要与扑救室内部位置的空间联合火灾预防标准而展开,归控边界。与此同时,在设定间距长度的时候,要符合建筑物设计标准,一般不能够超过30m。就裙房的膨胀机理而言,要尽可能的将其稳定在50m以内。对于建筑物相同层面的所有框架,要始终保持具有完善切稳定的绩效。在环节的节点位置区域,最少要完成两种类型的水枪安装,这种做的好处便是可以将水柱喷发力进行积蓄。针对当前建筑工程的结构已经远远超出100m的界定隐患,在设定水柱长度时要与水枪实际流量作为依据,展开联合控制。倘若发生火灾,火势将会迅速蔓延,烟雾开始弥漫得到过分扩张,其内部温度所产生的辐射强度将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现场扑救火灾已经难以快速实现。因而,水枪结构内部的数量供应效应作为重要的渗透媒介,可能够补充研究中心计算和检验大面积数值。
3 开发设计自动喷淋装置
3.1 界定建筑结构火灾危险等级标准
对建筑结构中层级分类标准展开审查工作,将分类标准与放热量管控工作以及可燃物性质相结合,在整个活动环节,需要涉及疏松标准与堆放模式,与建筑物的结构稳定现状和疏散空间相结合,并且要深化配对衡量。当建筑物室内的温度稳定控制在4℃直至高危状态下的建筑物中,可以与湿式自动模式的喷水灭火系统相结合进行完善。若是处于极限状态之下的分解偏移区域,在进行补救的时候可以采取预作用式自动喷水系统或者是干式自动喷水系统。
3.2 布置报警阀和管道
为对整体的消防环境和消防安全质量作出严格控制,保持其稳定性,那么便应该立足于流量设计的基础上与管径进行联合,追加可靠性方案。第一,确保配水管道在使用中产生的压力状态低于1.2MPa。第二,系统内部直径在超过100mm宽度管道之上,技术人员在衔接结构的时候可以选择运用沟槽模式部件,需要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位于立管之上的法兰,其间距不能够超过三个楼层的距离。设计配水管道的时候,要首先对配水管入口部位的压力做好明确,使压力处于平衡的状态之下。稳定配水口的压力在0.4MPa以下。在配水管两端位置安装标准的喷头,当出现中等条件的危险时,其布置条件要求不能超过八个,同时将喷头在吊顶的上下部位进行安装。在危险等级较为严重的位置所安装的喷头数量不得超过6个。确认报警阀数量的时候搭建湿式系统,要以实时组控需求作为依据,在预作用系统中,布置的储存部件不得超出800只。将干式系统所规定的的数值控制在500以内。完成以上布置以后,可能会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在使用过程当中要以实际情况作为依据,确保设计规范,选择合理规避出现因为存在瓶颈限制而出现的扩张。
3.3 设计喷头装置
设计喷头装装置样式以及碰头装置间距的时候,要与火情内部情况相联系,科学验证作用力渗透区域、喷水强度以及碰头工作压力,彻底排查重复覆盖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喷头散水覆盖问题,规避出现成本叠加而产生的成本浪费现象。科学设定水喷头装置开放时间。由于设计喷头装置的时候涉及的问题较多,如挡烟垂壁问题、热烟气羽流影响等,仔细考虑喷头存在的障碍物制约效应。
3.4 补充水力计算审查工作
计算水利工作是规划作用区域和提升系统喷头作用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在对流程展开审查的过程中,要与系统设计标准以及喷头的水量相结合,完成计算衡量工作,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设计系统水力参数的精准度,进而保证喷水强度平均效应与作用力区域面积。
4 结语
目前建筑工程技术飞速发展,如何应对建筑工程消防控制问题是建筑工程参与人员与消防管理人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管理控制消防安全,是建筑行业长期注重的内容之一,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落实好规范标准,展开长期工作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充分与安全管控标准相结合,验证数据信息。严格控制数据信息的实际操作性与可靠性,立足于建筑物多元使用功能,始终保持建筑物人员疏散安全,规避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彭华伟. 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与解决路径研究[J]. 中国住宅设施, 2019,(05):99-101.
[2]邢小伟. 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中存在不足点及防治对策[J]. 山东工业技术, 2019,(20):103-103.
[3]李紅冬. 建筑消防工程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 决策探索, 2018,(06):57-58.
作者简介:田斌,中设工程咨询(重庆)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副总建筑师,海南省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协会创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