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教师研训课程模块的建构

2020-10-20 06:43王晓宇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程定位专业素养

王晓宇

摘   要:为提升新入职教师的适应能力,加速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主管部门需从区域教师现状出发,建构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新入职教师研训课程。在研训过程中,应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准确定位新入职教师的研训课程,并设置基于教师需求的课程模块,使教师在研训过程中,了解教师职业责任、明确教育发展趋势、增长教育教学经验。

关键词:教师研训;课程定位;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21/24-0054-03

随着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改革的有序推进,课改视域下对教师的培训也提出了新的诉求——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同时要求教师培训要指向行动变革,内容要全面更新。此外,随着国培计划3.0的深入推进,教育部提出了一系列新阶段国培政策的核心关注点,特别是提出了“加强培训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通盘设计新入职教师培训、青年教师提升培训、骨干教师研修和卓越教师领航等,提升教师各阶段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要求。

因此,教育部门在教师成长培训的通盘设计中,应如何迈好第一步,应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好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成为当前我们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知行教师进修学校以建构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新入职教师研训课程为切入点,从2017年开始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本區教师现状简析

截止到2017年底,张家口市桥东区有基础教育阶段专任教师1607人(小学915人,初中692人),幼儿园教师222人(公办),其中,2017至2019年新入职教师分别为50人、70人、98人。通过对上述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些教师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为学历水平高,实践经验少;知识层次高,教育方法少;平均年龄低,工作经验少;师范类教师基础不扎实,非师范类教师缺少系统必需的教学知识。因此,新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任务变得十分艰巨。

就常规教师培训层面而言,虽然国培计划已发展到精准培训、个性化培训的阶段,但是,涉及到新教师培训的项目因指标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供需不匹配且相互影响的态势,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基于此,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以“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新教师入职培训、完善课程、注重素养提升”为基本原则,以夯实塔基、培训体系为工作重点,精准施训,以求实现新入职教师培训的个性化、精准化、有效化的总体目标。

二、基于区情的课程定位

准确定位新入职教师的研训课程,是确保区域新教师有效研训的基础。作为张家口市的传统教育强区,桥东区的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水平及教师队伍整体质量均已达到市域领先水平。那应如何从供给侧角度出发,借力已有资源,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为新入职教师开设实用性强的研训课程,使新入职教师能够尽快进入角色、融入环境,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要素。基于上述内容,我们思考并提出了新入职教师研训课程的“三贴近”课程定位:

第一,微观定位。贴近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战需求——对标课程内容,使新入职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与学校对其能力的要求实现有机整合。

第二,中观定位。贴近教育教学成果的导向需求——对标课程资源,保障新入职教师能够尽快融入桥东教育大环境。

第三,宏观定位。贴近新时期教师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对标持续发展,确立新入职教师持续发展的总领目标。

上述三点与“学校——地方——国家”对新入职教师的基本需求有机统一。基于此,我们进一步明晰了本区新入职教师研训课程定位,即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规矩、师德优、业务精、作风硬的富有桥东教育发展情怀的合格的新入职教师,并同时建构三线并行课程模块统领的本区新入职教师的研训课程。

三、设置基于需求的课程模块

(一)进行基于双需的微调研

以双需求(新教师入职需求与用人学校对新教师的能力需求)为导向,做好研训前的微调研(见表1、表2)。这里的“微”有以下几个含义:

第一,精。问卷内容具体——直指双方需求;备选答案预设全面,便于勾选补充。

第二,小。问题数量少,完成用时短——访谈为主,设问精练,直指疑惑、短板、困难,即问即收即统计。

微调研每个学期开学前进行一次,一般不超过15分钟,调研结果直接作用于入职课程模块的设置。

数据显示,新入职教师及所在学校在区情校情了解、基本教学能力入门、师生关系处理、职业感知认同、教育技术掌握等领域的需求高度契合。

(二)设置基于双需的大模块

有了微调研数据的支撑,我们的“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新入职教师研训课程建构探究”便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结合对上述数据的归并与分析,我们提出了桥东区新入职教师入职研训课程基本模块范式(见表3)。

我们提出的课程模块设置集中体现了两个特点:

一是以课程定位为指引,以四有教师要求与双需求指向统摄课程模块设置,将师德引领贯穿教师培训的全过程。二是以大门类课程模块为架构,体现“通识”“师德”“实务/操”模块的相辅相成,为具体实施留足空间。

(三)开设基于双需的短课堂

在课程模块的统摄下,我们为新入职教师设计了一年期新入职教师特色研训课程,并努力实现以下三个“通过”:通过师德课程了解教师职业责任,体验积淀教育情感;通过通识课程了解教育发展趋势,感悟学生发展需求;通过实务与实操课程增长教育教学本领,亲历专业素养提升。

为此,我们遵循“实践为依托、理念为引领”的原则,在课程设置前,提前“做好”四项工作——做好学员需求调研、推想、预设;做好资源充分利用,发挥区本教育教学成果在新教师培训中的最大效益;做好培训者的培训,做到课课有侧重,避免重复开课;做好课程前期论证,为构建区本新师培训课程体系积累资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开设了月度研训日,将课程模块指导下的每一项研训内容设置为60分钟长度的短课堂,以便具体攻坚,提升研训效率,一训一得。

综上,通过一年期研训课程的开设,延长入职适应期,使新入职教师迅速地成长起来,其教学能力和师德情操的提升大大高于传统的新入职短期集中培训、学校师徒结对和自我成长的模式。

在供给侧改革理念的引领下,桥东区新入职教师研训课程模块已经成功运行三年,课程模块引领下的“区内资源联动模式”更是促进了区域校际间优质资源的共享。首先,通过深入本区名校、名园,选用区内各级骨干授课,我们一方面了解了学员发展质量与需求,一方面激活了校际协作机制,实现了人才物资联动;其次,课程模块引领下的“区外资源共享模式”,促成了本市优质资源向区内的注入。我们与本市大专院校、特教学校联谊,将先进的课程理念、师德教育机制、教师教育专家引进桥东教育系统,拓展了视野,提升了认识,同时激活了区域协作机制,实现了借力发展,实现了全区师资的大整合与大流动,促进了区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定位专业素养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与设置实施
光影中的英语教学探究
浅议国开教师专业素养
高职船舶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