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洋
有困难的时候脚下有力量,有压力的时候肩上有担当。干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13年干重复、危险、有价值的事。一个采油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敬业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西北油田采油二厂采油管理二区,大伙儿都说王江兵是大漠戈壁里油井“活地图”。
采油管理二区成立于2010年4月,管辖着塔河油田十区北2、3小区和12区1、3、5小区部分油井,油水井共计213口,计转站及混输泵站共8座,油区总面积达300多平方千米。
夏至以来,塔克拉玛干沙漠酷暑难耐,室外温度达45摄氏度。但西北油田采油二厂采油管理二区TH10332CH电泵井安全平稳地运行着,该井自2013年1月15日检电泵生产至今,再没有进行过检泵作业,已健康运行2140天,累计生产原油产量15.02万吨,是一口名副其实的"长寿高产井"。
这口"长寿"高产井的创造者,就是王江兵和他同样奋战在大漠戈壁一线的那些醒目的红工装。该井何以如此"健康长寿"呢?为了高质量管理好电泵井,多年来,王江兵和技术人员经过潜心探索研究,遵循了电泵井"1241"标准化质量管理工作法,增加了一口又一口的"长寿"高产井。
TH10317井是10区的一口自喷井,由于该井回压高导致油井异常或掺稀上调120余井次,累计影响产量3126吨,增加稀油用量5033吨。为了改变该井生产高回压生产难题,王江兵经现场分析研究,动手研发了便携式降回压井口伴送装置。目前,该井掺稀优化至1.5立方米/小时,节约掺稀量0.5立方米/小时,达到了单井月节约稀油用量216立方米的良好效果。紧接着,王江兵又在TH10338井、TH10358井等7口长期回压高的油井进行了推广应用,平均每口井掺稀量减少2.3立方米/日,年节约成本385万元。
采油管理二区的10—3计转站39口油井和12—3计转站8口油井毗邻巴依孜湖,湖的周围散布着47口油水井,稍有不慎,原油就可能流入湖中,造成湖水污染。特殊的地理位置对油田的环保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油气生产集输过程中,王江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施工时铺上专用防渗漏塑料布,不让油水渗入地下;对污染源采取上控下堵的办法,给过河管线上游、中游、下游加装隔油栏,为地势低的油井和计转站加固围堰,每次施工完毕后,污油回收,现场清洗干净;用无人机巡井巡线,油井和计转站采用远程控制信息化管理,能及时发现隐患,并在每口油水井加装单流阀,防止造成的污染事故;制订应急预案,每月组织一次穿孔预案演练、井喷预案演练和防洪防汛预案演练,全面提高员工处理油气泄漏等突发事故的应急和实战能力……
王江兵让计转站员工用矿泉水瓶套在阀门丝杆和取样口,改进了安装井口防喷盘根盒、进站管线加装单流阀,从源头上杜绝了取样口滴油、盤根漏油、放空跑油和污油池放油等。
投入开发至今,2个计转站47口油水井,没有一滴污油和污水流入巴依孜湖。整洁干净、没有污染的井场,吸引巴依孜湖芦苇荡内无数的鸟儿飞来栖息。该管理区连年被评为局、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安全环保先进单位”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10—3计转站和12—3计转站连续多年荣获局、厂“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
在沙漠戈壁,前一秒钟还晴空万里,后一秒钟却漫天黄沙。这样的场景在塔河沙漠时常上演。长期以来,由于风沙侵蚀、流程改造等原因,地下管道像“迷宫”一样。5月,河南油田采油一厂塔河项目部大包采油管理二区。项目部的职工对错综复杂的地下集输管网及计转站埋地管道摸不着头脑,严重影响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为明晰掌握管网周边环境,王江兵有一股“犟劲”,沿着巡检路线,每一个计转站的阀室、泵房,每一口油水井都走到,用21天时间,到6座计转站和200多口油水井,为200余条单井管道、14条临水域外输管道、15条穿越水域管道建立了详尽的“身份档案”,使地下管道由暗变明。“油井档案”方便了职工巡井,也为快速处理故障节约了时间,王江兵被职工称作油井“活地图”。
翻开王江兵随身带的笔记本,几乎全是绘制的管线管路。“油井管线不允许出现半点差错,保证油井安全生产是我的责任。”王江兵就像一棵扎根沙漠戈壁的红柳、胡杨,铆在了沙漠戈壁里,坚守在塔河油田一线,不愿、也不曾挪窝,精心地管理好每一口油井。
13扎根塔河,13年如一日,王江兵始终坚守“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把责任当成一种使命,找准坐标,做最精彩的自己”的人生信条。
王江兵“恋”上塔河的油井,守候着一棵棵采油树,笑容仍然那么纯粹,那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