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儒家文化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

2020-10-20 18:02周敏
锦绣·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价值取向

周敏

摘 要:儒家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作为中国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让当代中国大学生更好的反思自身——社会——国家的关系,在儒家文化的架构下,大学语文教师如何选择儒家文化的思想,怎么将儒家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儒家文化;大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的经典,其内涵的儒家精神成为了中国传统精神的重要支柱,儒家精神贯穿中国发展的始终。而其中的仁爱,君子,礼义精神所传达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对当今中国大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如何将儒家文化与大学语文教育联系起来,从传统儒家文化中我们要提取什么样的内涵,以及儒家文化对于大学语文的影响都成为了我们要研究的对象。

一、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儒家文化解析

儒家文化始于春秋,由孔子从自然,社会中汲取灵感建立起的一套完整的價值观体系并由各个朝代的儒学家不断发展的一整套文化架构,儒家文化是对于中国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传统文化,从儒家的功能角度来说,它是一套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修齐治平的方法,从本质上来看,它是一种仁的文化体系,其核心在于兼容并包和治国齐身,是一种积极的文化,在现代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儒家文化被称为本家儒家文化,它的一些核心观点和思想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马克思理论的,如“吾日三省吾身”指导学生要时常反思,不要满足现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示学生要有拼搏进取的精神,提升精神境界,“学不可以已”教育学生不能够光关注知识的表象,其中的内核以及思想架构也是要学习的内容。

“知其不可而为之”则让我们将学习的只是立足于实践,不光停留在脑海中。

(二)大学语文下的价值取向

所谓的教学价值取向是指在日常教学活动和教育体系上对于某种观点以及精神的偏好,对于某种观点以及冲突关系时的价值选择,它的选择受到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国当代的文化内核的影响。而在大学的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取向是大学语文老师运用的知识、经验、人生观世界观中把握的基本价值取向对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传授知识类型的偏好和侧重以及价值立场,它能够引导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让大学生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意义,大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二、儒家精神在大学语文中的体现

(一)仁的思想

儒家精神在中国现代教育的始终都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如初中和高中学习的《论语》集中体现了中国教育体系下对于儒家精神的侧重,首先是仁的思想,仁作为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它对个人,群体,自然的关系上都做出了分析,在个人的层面上儒家提出了“亲亲”的概念即以自己为中心,只有做到对自己的珍重才能由己及人,在群体的层面上,儒家提出了“仁民”即人在做到“亲亲”后要将自己奉献到社会,普及民生。“爱物”是指人作为善的个体要对于世间万物负起责任,善待万物,由此可以看出,儒家的三个概念是递进式的,由个体的概念延伸到自然界,期间的意义也在不断提升,而在大学语文课本上所侧重的正是这三个方面,在大学语文课本中我们会见到各种儒家著作以及儒家思想,如《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对儿子提到“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自己的后代不依靠自己的财产,“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体现了传统儒家“亲亲”的观念,又如李商隐在《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将自己的自爱精神上升到了“亲民”的境界,心系百姓,博爱众生。在《礼记—大载》中“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可见儒家思想将自身的精神发展与遵从万物规律相联系,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爱物”的思想。

(二)和的思想

“和”是儒家思想的智慧结晶,它的思想在各个学派中均有体现,如儒家的“中庸之道”,佛家的“修身养性”,道家的“师法自然”都指向了万物以和为贵的思想境界,儒家的“和”之道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出发指出人与自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础,只有做到遵从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才能够进步,在人与自然的思想下,儒家提出了人与人的关系准则。如《论语学而》引用孔子的话“礼之用和为贵”,孔子将一切理教的准则都指向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儒家作为一种入世的哲学,与出世不同,它更提倡一种积极的心态,拼搏进取的人生观来实现自身与社会相统一。

三、大学语文教学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

向警予说过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而在儒家文化里,人不在于达到自己的目的,更在于以什么样的心态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更好的为社会做出贡献,进而将自身的价值融入到国家之中,所以语文教学中对于儒家的价值取向要在于人的自身,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层面来选取。

(一)人的自身层面的价值取向

儒家对于人的个体的思想在于激发人的内在价值,侧重对于人的关怀,大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课本中的儒家经典来培养修身养性的思想,努力提升个人境界,体会生活的情趣,提升自身的人格品质,达到教学不是教人而是育人的目的。

(二)人与社会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说过人不仅是自然的个体更是社会的动物,人是社会的人,脱离了社会人将不再成为人,自我完善不能够使人成为人,只有不断倾听社会的声音,依照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身,人才能够更好的将自己的价值投入到社会当中去,大学语文的价值取向要侧重于提升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正确处理好大学生与他人的关系,达到儒家文化的理想目标。

(三)人与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

一个一个的社会构成了国家的复合体,社会在发展,国家依托于社会在进步,而在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大学生,要在大学语文学习中汲取儒家文化中“仁民”的思想,提升爱国主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相统一,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结束语

现代大学语文作为一个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连接起来的桥梁,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播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创新精神相结合积极挖掘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使其成为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遵循之一。

参考文献

[1]耿玉芳.儒家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11):81-85.

[2]曹红红.儒家文化视角下的现代大学德育策略建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11):86-88.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价值取向
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研究
儒家文化助推核心价值观培育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探讨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