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言艺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现内容,为艺术作品增添内容的表现形式,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是具有极高的价值的。现阶段语言艺术类课程把学习和理解艺语言术的特色作为重中之重。当今,新媒体正快速发展中,融合媒体作为可以高效快速传播信息的平台,对语言艺术的发展和变革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语言艺术教学;融合媒体平台;发展变革
每个人往往都有对艺术作品和美的独特见解,这就促使了艺术语言发展成一门可以进行具体教学的学科,同时扩充了艺术作品的内涵,可以从更多的形式里对作者关于内容认识和理解进行剖析,让作品更丰富,人物形象更立体饱满。
一、融媒体为高职语言语言艺术课程的开展拓宽了素材
近年来,数字媒体正快速发展,方便了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具体分析一下带来便利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师生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视听语言属于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如果仅仅是口头授课,会让学生缺乏形象化的理解,最后教学效果并不好。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选对方法,让学生可以听懂、记住,以便于思维性的培养。对于可以进行音频和视频播放的数字媒体来说,可以很容易地把理论材料知识以最直接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出来,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性的记忆;二是为师生互动增加了机会和新途径。利用数字媒体,老师可以将学习内容传到网上平台,供学生反复学习。学生利用平台提供的沟通功能,可以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老师就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知道学生所需,然后进行因材施教,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三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自行学习老师发布在网上的学习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而数字媒体本身多样化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活动的收益。
二、新的融媒体模式下有声语言是如何发展的
(一)加深交流的含意
对广播硕士课程中口头语言艺术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它对表达和交流意识十分重视。融合媒体的发展,不仅可以进行立体图形传播,也让受众与媒体进行互动交流成为现实。与传统的收听方式相比,现在的受众拥有更真实的视听体验。
(二)打破单一符号化的局限
想要打破单个符号化限制,就要保持“符号”属性,更確切地说,也就是传达符号的特定内容。媒体集成为平台增加了潜能,而且单独的媒体和平台几乎不可能形成特定的符号。我们要把平台联合起来,打造传播媒介的品牌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单一符号化的界限。品牌效应可以为传播信息的发展潜力以及观众的长期发展潜力提供保障。当下是集成媒体平台通信环境,人际交流和媒体传播的速度都比传统媒体快,想要解决目前的各种问题,保证媒体传播长期发展,就必须形成品牌效应。
(三)受众媒体功能转变
传统媒体把口语作为一种交流途径,并且受众在传统媒体中降低了受众的特殊性,把注意力转向信息传播的广度。这样的需求无疑是提升了对报纸和广播广度的要求,毕竟它们是传统媒体主要的两种交流平台。所以作为接受者的听众要与媒体有更多的互动交流,信息的流动方向也需要拓宽。互联网的发展无疑促进了新媒体的进步,在为新媒体提供更多观众的同时,拓展了综合媒体的角度,为媒体受众提供了一个接收信息的新平台。这时,媒体除了要扮演发送者的角色,还要参与信息交换和互动交流的过程。而朋友圈和微博这类媒体平台,赋予了受众主观能动性,观众可以由信息接收者变为信息发送者,参与信息传递的整个过程。
三、高职语言艺术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艺术语言课程教学方法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
在进行课程改革时要注意推动视听语言的发展,将视听语言和数字媒体进行有效融合,就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程知识,便于理解,例如:运用 VRML技术对艺术语言进行收集、转换、创作等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艺术语言课程的认识,便于进行之后的艺术语言类课程学习;这种数字媒体技术运用的是模块设计方式,增加了艺术语言类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利用数字媒体各方面的优点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艺术语言学习的潜能,有效解决传统的艺术语言类课程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数字媒体以其先进的技术,把抽象、复杂的艺术语言与教师的教学关联起来,让学生更直接、形象地学到艺术语言的知识内容。
(二)促进知识结构调整
我们在进行艺术语言类课程教学活动时,要注意转变学生发声方法和语音掌握的情况,从课程的基础内容入手,调整知识结构。注意结合学生对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完善知识体系和艺术语言类课程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自主分析个人发声对同一内容的表述,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发声方法和语音环境的差异,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收益达到最大,促进艺术语言课程完整化发展。
四、数字媒体艺术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数字媒体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我们在经历了反复尝试与探索后,得到了以下这些启示:一方面,要权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此前提下制定课程安排。很多高校在进行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安排时,也加入了一些实践操作课程,但是数量和时间都非常少,进行教学时一般都是先理论授课再实践教学,这样程度的实践操作根本起不到什么明显作用,大量的理论授课让整个课程都变得乏味,学生的兴趣大大降低,实践操作又少,最后收到的教学效果也就不好。而数字媒体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边进行理论学习一边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更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起来了,受到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有以语言思维看待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视听思维的同时,也不要排斥其他思维的培养,应该兼顾着看待。同时也要把握画面与声音的关系,把二者协调好。数字媒体的强大功能,可以为老师的教学过程提供声音与画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梦龙.数字媒体艺术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12)
[2]蔡筱牧;韩英姬.艺术语言类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
作者简介:王丽,女,19881114,山东济南,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口语传播,硕士研究生,助教。
该论文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020年院级教育教学类重点项目“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美育课程开展路径新探索,编号20JY102”研究成果,论文题目: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语言艺术课程开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