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升路径

2020-10-20 09:17晏水清
西部论丛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

晏水清

摘 要: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新闻媒体的生产发展越发困难,尤其是报纸新闻,由于网络传播迅速,报纸新闻信息的传播更加不占据优势。为了推动报纸新闻的发展,需要提高基层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基层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升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采编现状,其次对其能力提升提出了一些措施,旨在能够提高基层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

关键词:新闻媒体;基层记者;新闻采编能力

近年来,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意获取大量的新闻信息,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极大的冲击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形式。对于报纸新闻而言,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其发行和传播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但是,報纸新闻仍然当前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推动报纸新闻媒体的发展,必须要提高基层记者的采编能力,尤其是基层记者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其直接影响了记者的采编能力,进而对报纸新闻质量产生影响。

一、基层记者新闻采编现状分析

(一)对新闻不够敏感

大部分新闻采编记者面临的难题都是无新闻可采,有些年轻的新闻记者无法及时捕捉基层新闻热点,导致采编新闻无法与百姓之间产生共鸣。尽管在社会的号召下,基层记者能够深入到基层,走进人民群众中,但是仍然有很多记者对基层新闻不够敏感,出现无新闻可报的现象,把握不准新闻关注点。新闻来自百姓群体中,要想让报纸媒体这一传统媒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必须要下基层,基层记者只有深入到百姓群体中才能够确保新闻客观、真实[1]。但是,信息时代下,传统的采编方式受到影响,有些记者甚至无需下基层,只需要在网上搜索就能够写出新闻稿,导致新闻无法保证基本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及时性特征。

(二)过于追求关注度

新媒体时代,信息呈现碎片化特征,普通民众通过移动网络和设备获取新闻信息。因此,对于报纸新闻来说,迅速吸引读者是当前报纸媒体面临的主要困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些媒体利用读者的猎奇心理,采编时过于追求骇人听闻的事件,使用夸张的手法编写新闻,有些记者甚至编写未经证实的新闻,导致报纸新闻失去客观性和真实性,影响了报纸新闻的正向发展。而且,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有些报纸新闻平台成为“标题党”,博人眼球,读者信任度大大下降。

(三)采编不够创新

报纸新闻是传统新闻报道形式,这类新闻记者在采编时仍然保留传统采编习惯,缺乏创新,新闻报道写作也比较固定,毫无新意。有些基层记者在采编时,不注意新闻线索本身的独特性,使用同一种方法采编不同题材新闻,导致报纸编写固定化、形式化,无法满足当前读者的需求,影响了报纸新闻的传播[2]。

二、基层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升路径

(一)提高新闻敏感度

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到基层调研才能够获得真实、有趣、客观的新闻,才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的价值。对此,报纸新闻记者需要走入社会基层进行深入调研,凭借着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新闻敏感度,准确获得与基层生活实际相符的新闻挖掘新闻素材,捕捉新闻亮点。基层记者只有进入社会基层与人民群众展开深入的沟通交流才能够了解人民的实际需求,倾听百姓的声音,体验基层群众的生活、困难等,在不断的深入调查中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度[3]。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采编记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基层走访,了解热点社会问题,根据民众需求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而这一过程的进行能够提高记者的工作能力,帮助记者从微小事件挖掘大新闻,提高基层记者的新闻敏感度。

(二)创新新闻采编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导致传统报纸新闻受到了巨大冲击。对此,报纸新闻媒体必须要培养基层记者的新闻采编创新力,这是新闻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新闻记者的创新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在报道基层新闻时,基层欣慰需要创新新闻报道内容,采用创新的视角和风格进行报道,尤其是同质化主题,通过采访方式使新闻可读性提高,提高报纸新闻的价值性,增加其话题度,可以开设话题专栏,将采访中民众对该新闻的话题看法表现出来,增加代入感。同时,加强报纸新闻与线上新闻之间的连接,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二者可以采取内容互补等方式创新报道形式[4]。此外,基层记者也要从多个角度收集民生素材,深入探究民众的心理需求,打破传统思维,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新闻热点进行报道,撰写不同角度的文章,宣传正能量,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三)提高写作能力

互联网推动了媒体领域变革,新闻报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新闻传播范围扩大,主体也发生了变化,要想在这种背景下将报纸新闻的优势发挥出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形成具有特色的报纸新闻语言风格。随着记者深入到基层开展新闻调查研究,记者的写作能力也显得更加重要[5]。而为保证报纸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记者在采编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报道基层民众事件,要接地气一些,将新闻的感性意味表达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将报纸的传播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此外,报纸新闻需要读者在编写时要保证观点鲜明,突出重点,清晰的将事件前因后果阐述出来。

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信息传播途径越发多样,报纸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形式,其要占据一定的竞争地位,基层记者必须要深入到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新闻敏感度和写作能力,创新语言报道风格,使报纸新闻在保证客观、真实的同时更具有感性,引起读者共鸣,并与新媒体结合,创新报道形式。

参考文献

[1] 刘水.试析基层记者如何提高新闻采编能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8,000(002):187-188.

[2] 米建旺[1].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工作能力提升路径[J].记者观察:下,2018,000(008):25-25.

[3] 李坪.探析提升基层电视新闻记者采编能力的策略[J].记者观察:中,2018,000(010):P.14-14.

[4] 孙泓.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记者的素质提升路径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05):137.

[5] 曹妍.多媒体环境下报社记者新闻采编能力的提升方法[J].传媒论坛,2019,2(02):89+91.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
雪中放牧新风景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反转新闻再思考
新闻媒体的表达自由与司法公正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分析
论风险社会下生态文明建设中新闻媒体角度的塑造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浅谈我国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现象成因及对策研究
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