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一道德规范既保持了家庭和谐,又维护了社会稳定。《孝经》将孝分成“五等之孝”,把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应尽的孝道阐明,凸显了每个阶层,无论尊卑贵贱都要讲孝道。因而,笔者以“五等之孝”所表现的孝道境界不同,但孝心是一样为起点,先披露“五等之孝”的积极意义,再探究其现代意义。
关键词:孔子;孝经;五等之孝;现代意义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关键性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时期,无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变革和发展,孔子正是处于这时代之中,他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了三六九等之分,贵贱之分使得不同阶层的人对孝的要求也所区别。《孝经》就“孝”做了明确的阶级之分,《孝经》中《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庶人章》,分别阐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孝的具体内容,被人们称为“五等之孝”;其中天子之孝重“德”、诸侯之孝重“节度”、卿大夫之孝重“礼法”、士之孝重“忠顺”、庶人之孝重“养”。
一、五等之孝 ”
“五等之孝”对每个阶级的人民实施伦理德教育,以求达到孝治天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每个等级由于社会地位不同,他们在行孝时的责任和具体要求也就不一样。
(一)、天子之孝
天子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受天之命君临天下的人,因而天子的孝道不同尋常;天子应以身作则行孝道,使全国人民都受到感化,达到上行下效的作用,才算善尽天子的责任。《孝经》:“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天子是全国人民的孝道楷模,以孝为准则,推行德政,故天子应该把对待爱护尊敬父母的心,推广到所有人民的身上,让普天下的臣民上行下效。天子为天下人做好表率,其孝道是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必须负起教民、养民、安民的责;天子教人们恭敬和顺,以自己的行为,感化天下的民众,以求能得到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国泰民安的治理效果。[1]
(二)、诸侯之孝
诸侯是商周分封制度下,由中央政权封爵的各国君主的称呼,所处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诸侯遵守的孝道即是谨慎节约,才能长久保全国家,与人民和乐共处。《孝经》:“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 之孝也。”诸侯上有天子,下有百姓臣民,辖一方水土,管一方人。诸侯位居尊贵的地位,如果能不骄傲自大,节约费用,慎守法度,以谨度的态度处理一切事务,这样位居崇高的地位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能长保富贵,保有国家,人民和睦相处,倘若因骄奢丧国,就会辜负天子,连累百姓受苦,那就是不符合孝道。
(三)、卿大夫之孝
卿大夫是天子国或诸侯国的辅佐官员,是决定政策的集团,地位颇高;虽然没有守士治民的重大责任,但为政府的中坚力量。卿大夫的孝道要合于天子、诸侯所制定的礼法,并作为人民的表率。《孝经》:“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卿大夫所言合于礼法的言语,所行遵循的道德行为,一切言行都能合乎理法与道德。卿大夫是群臣的表率,在服饰、言语和行为各方面,更要中规中矩,体察民情、重视民意,谨守礼法,以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2]
(四)、士人之孝
士是卿大夫之后,庶人之前,最末一等的爵位,是下等官吏的名称,也是国家的基层官员。士的孝的关键是对长上忠顺并且坚守岗位,以爱事君、以敬事长来达成任务,不可辱及父母,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俸禄,守住家族中的祭祀。《孝经》:“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士人之孝就是要做到爱、敬、忠、顺。以侍奉父亲的心去侍奉母亲,其爱心是相同的,以侍奉父亲的心去侍奉君王,其尊敬的心是相同的。
(五)、庶人之孝
庶人是古代对平民的通称,泛指一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包括农民、工人及商人。一般平民百姓要善用自然的条件,开发土地利益,谨慎节约来侍奉父母。《孝经》:“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 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平民百姓要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利用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季节变化的自然规律,利用土地的好坏和根据实际情况来种植庄稼,以获取最大的收益。庶人之孝指的就是普通人的孝行,只要努力耕作,奉养父母,就是尽到孝道了,除了能奉养父母之外,也要懂得尊敬父母。庶人充分地利用天时地利,勤劳耕作,省吃俭用以赡养父母。
二、“五等之孝”的积极意义
在先秦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孝是有等级,同样是孝道,由于各人的身分、地位不同,所担待的责任也不同,以孝道侍奉父母,服侍君主的方式也不同。“五等之孝”作为当时社会道德规范的孝道,不断地被统治者加以宣扬和提倡,使之日益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封建君主宣扬孝道一方面用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尊卑关系,防止以下犯上,另外一方面,只要每个阶级尊卑有序,被统治者也就不会犯上作乱。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论及人的存有特性时,提到“在世存有”一词,已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栖居关系。因而,笔者将于下文探究“五等之孝”的积极意义,为“在世存有”的我们能认清自己的责任,不断修正自己的品德,现实人的真正价值。[3]
《孝经》将孝自上而下地推展,孝变成统治者顺民的一种方法。天子之孝,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诸侯之孝,与其黎民百姓和睦相处;卿大夫之孝,遵从礼法准则;士之孝,奉事国君和上级孝;庶民之孝,孝养父母;从天子至庶民,不论尊卑高下,孝道是无始无终;由此可见孝作为一种传统的美德,其发展的初始并非仅仅为禁锢人民的思想,而是人类与生俱有的良善表现。孝的本义在《说文解字》:“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指善于事亲的行为即为孝,孝即为孝顺,然而孝并不完全等同顺应父母,持孝道并非要求子女对父母百依百顺,惟命是从,这样只会一些绝对服从的愚孝者;因为这种惟命不考虑子女的意志和愿意,剥夺子女追求个人行为与意志的自由,为了父母而伤害自己,受到扭曲的孝伦理。践行孝道溯其根源,乃是顺应天理,不违背人伦;父母亲抚育孩子,孩子日渐亲爱父母,天子之孝依人民亲爱父母的天性引导敬爱父母,这样的教化方式是遵守道德,敬重生命,遵守礼义;父母有养育孩子的天性,子女有亲爱父母的天性,孝的心是与生俱来的,孝的行为是可以被引导的,而不是为了父母而伤害自己。
人“在世存有”,上为天,下为地,人在两者之间建立自己的域所,人将自身浓缩为一个小小的道德单元;在践行孝道的过程中,人在自己的道德空间,人一地向前行去,然人愈向前方,自己的道德空间空间与他人的道德空间间就相互行入,孝道与行为相互感染,如此在人与人之间传承达到永续的平衡。人们以一个良善的姿势面对他人,使人与人之间真心交会,让人们不再是带着冷色的双眼对待他人,而是一步、一步地,靠近他人,主动伸出充满大大小小孝道的双手牵着他们的手,邀请他人来到身旁,坐下来;主动热情地关心他们的情况,教导他们甚么叫做“靠近”,这样的“靠近”不再仅仅是人与人在身体上的靠近,而是心灵与心灵的平等靠近,连带着有如亲人般暖暖的情感靠近。心灵与心灵的平等靠近就是顺着孝道,也就是顺着人的本性,持孝道来奉养父母,与他人为友,已是在行为中表露其敬养之心,是人人皆然的。[4]人与人践行孝道,自我与他人构建了一个温情的孝道存在空间;如此这般的美好里外是人伦依偎,更是对孝道发出质问。孝道之为孝道,乃本性让人有能力对之发出质问,人的本性有对孝道发出质问,即人要对自己的仁爱之心负责,而乃人为生命的活着负责。人体认孝道,并借着自我身心的反复拭去重来践行它,人的孝道是人的仁心复归仁心,人的本性复归本性。
孝道是人类与生俱有的良善表现,人与人之间心灵交会,行为互助,构建温情空间,是自我与他人存在空间终极意义的归途,在践行孝道的过程中,人与人同获温情挚爱,自我以慈爱之心“轻柔触抚着”他人曾有的存在困顿之伤口;帮助他人从无助的谷底到起身前行;唤醒他們生命旅程的生命灵魂、活着常态样貌。这样的孝道之道义,是社会爱心、伦理价值的凝聚,它与自我对父母的孝道是一致的,但又不局限于这一范围的孝道。
三、“五等之孝”的现代意义
人最早接触人际关系就是与父母的关系,人间的慈爱与呵护首先来自于父母,是从爱传承下去的爱,人总是在他人的爱中感受到爱,体验并形成最初的道德责任感。“五等之孝”体现了人类最初的道德责任感,即与生俱有的良善,这样的良善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孝道伦理现代化道德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是十分重要的;良善孝道文化有助于推动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人的生命经验越长,也就越能使自身的道德拓展开来,而能够使自我认知的主干越来越粗而持续向更“仁”的方向发展,不断地拓宽,形成一个自我独特的生命修养境界,使笼罩在生命修养境界枝叶下的自我呈现出一个精神世界。在此庇荫的精神世界下,人可以“五等之孝”待人接物。不论是有用或无用只要面对外在环境的精神观不断发展,都会成为万变世界中的仁者,所以只有破除沉溺于局限认知体系中的观念,才能够与时俱化,进而能不断从内心体会良善的真实,随着外在的转变而不改变良善处世的态度,对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品德高尚的君子如同水一般至善,能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处于大众所厌恶的悲下之处,却无怨恨;君子能以慈爱之心待人,以仁心处世,愿意分享人生的所得与生命价值,必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因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如若人人透过“五等之孝”的思想破除沉溺于追求“仁”价值的执着,破除偏滞于僵化的认知观念,而逼显出“仁”处世的实;打开封闭体系中的认知观念,才能够与时俱化;重视道德修养,不争名夺利,巧取豪夺,不傲慢无礼,而以柔和顺从来待人接物,随时保持谦下,才能免遭怨尤、成就大事、利人利己。
儒家的“五等之孝”是一种良善的思想,这一思想为当代的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作出了引导,能够使我们内心深处的良善与外在变化相适应,在现实社会接人待物的过程中,不再持有区别对待的处世价值,而是能够如一视同仁,博爱他人,自由这样才能够破除认知的成见固化思维。“五等之孝”的思想表明不论是对人还是物皆不会因为外在利益的不定而改变,要执于对事物仁爱的思考;[5]人性本善,可以说在孔子的仁爱思想中人性于天生就具备质朴敦厚的本质,如同耳目能视能听一般,如,人的本性,是饿想求饱,寒冷想求暖,疲劳想休息,这是人的性情,儿子敬让父亲,弟敬让兄长,儿子代劳于父亲,弟代劳于兄长都是孝悌之道,是礼义的文理,是人的原始性情,是“五等之孝”的良善,也是切切实实的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因而,自由经过“五等之孝”良善是思想的熏陶,通过这一精神境界的洗礼,才能然让我们的精神能够重新回归于无所限定的浑然朴质的状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能使自我生命对外在环境变动时以仁爱的思考模式找到最适应于自我的处世态度。[6]“五等之孝”不仅仅将儒家仁的真谛,言简意赅的教导我们,求真、求善的过程中,用德性修养来深度美化自己的社会人生;更是将仁教、诗教、礼教与乐教结合,进而追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现生命升华的精神喜乐。这样的一种境界是将身、心、灵和谐的中和之美,是对自然美精神的享受,心灵的喜悦,能带领我们走向更高的内心修养境界,实现更加美好的社会生活。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五等之孝”不只是简单的阐述行孝之道,而是人类与生俱有的良善表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不管是家庭伦理的孝道还是社会公德的孝道都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良善衰退现象,因而在良善的表现严重不足的今天,“五等之孝”所体现的人类最初道德责任感的现代意义是十分有必要进行探究。
注 释
[1] 罗丽榕.对《孝经》中“五等之孝”的辩证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8-20.
[2] 尹思聪.浅谈《孝经》中的孝道等级标准[J].商,2012(19):179.
[3] 兰辉耀. 《孝经》的孝道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4] 涂爱荣.《孝经》中的孝道思想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8(04):125-128.
[5] 申志兵.论《孝经》中的“五等之孝”[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66-67.
[6] 李滢.浅析《孝经》中的“五等之孝”[J].法制与社会,2009(19):318.
参考文献
[1] 罗丽榕.对《孝经》中“五等之孝”的辩证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8-20.
[2] 尹思聪.浅谈《孝经》中的孝道等级标准[J].商,2012(19):179.
[3] 兰辉耀. 《孝经》的孝道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4] 王长坤,魏宇.《孝经》: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理论化、系统化的总结之作[J].孝感学院学报,2010,30(05):21-25.
[5] 涂爱荣.《孝经》中的孝道思想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8(04):125-128.
[6] 李滢.浅析《孝经》中的“五等之孝”[J].法制与社会,2009(19):318.
[7] 申志兵. 论儒家“以孝治天下”孝道理论的形成[D].吉林师范大学,2008.
[8] 申志兵.论《孝经》中的“五等之孝”[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66-67.
作者简介:韩壮波(1996.3-),男,汉,海南省儋州市,在读硕士研究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