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

2020-10-20 07:14陈静
西部论丛 2020年7期
关键词:书香课外阅读读书

陈静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课外阅读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体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多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势在必行。可目前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太多的视听媒体代替了孩子的阅读,家长不重视阅读,不少家长把孩子课外阅读等同于看闲书、认为课外阅读与学习无关,看得多了浪费时间,在这些家长心中课外阅读活动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有些老师、家长、学生过于追求分数,缺乏占据学生心灵的真正的阅读。他们认为只要学好课本知识,考出好成绩就行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面对这样的现状,当务之急是让学生远离视听媒体,从分数的牢笼中走出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孩子们一个广阔的阅读天地,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让学生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此项工作,作为语文老師责无旁贷。老师必须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从点燃学生阅读热情上下功夫,增强阅读的愉悦感。

一、营造书香校园,创设阅读氛围

刘国正先生言到:“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为了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创设氛围,班主任须把读书活动当作班级中心工作之一,努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可利用班会课举行班级读书活动启动仪式,确立班级读书口号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可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班级群等多种平台,加强读书活动的宣传;可调动师生共同布置装点教室,营造浓厚氛围。同时组建立班级图书角,选拔图书管理员,为学生推荐一批好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动学生借阅、传阅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老师还应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读书时间,保证定时、定量完成读书任务,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力争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都有读书活动,让书香溢满校园。

二、研究读书活动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1、每节语文课利用课前大舞台,让学生展示风采。在课前,我们会根据学生人数制作五颜六色的彩签,在每个签儿写上学生的名字,把这些签儿装进自制的漂亮盒子里,展示前老师边摇签边说:“课前大舞台。”学生紧接着举起拳头高呼:“我来展风采。”随后老师会闭上眼睛抽上一个签,被抽到的学生就是当天的“幸运之星”,他们会很自豪地上前展示自己精心准备的故事或读书心得等,如果表达流畅,老师就会发给他们奖励贴。就这样学生对每节语文课都充满了期待,为了那个“幸运之星”,每一天或阅读、或写作、或背诵,要做好足足的准备,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每天晨诵--午读--暮省,读书活动真正地落到了实处。清晨学生走进校园,与老师一起诵读经典,陶冶情操。生日送诗更是让每个学生感动,同时也体会到了诗歌的魅力,学生怎能不爱读呢?午读期间,读书老师往往会和学生共读,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感觉阅读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暮省,是对一天读书生活的沉淀,老师也会和学生共写共分享,老师的参与使得学生倍加热爱阅读和写作。当学生把整整齐齐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随笔呈现给老师的时候,老师的肯定与鼓励更能让学生笑对阅读。

3、每周星期一,都会在升旗仪式后,让每个班轮流轮流展示班级风采,展示的方式为:(1)班级整体诵读经典;(2)读书之星与全校师生分享“我与读书的故事”;(3)班级读书之星向全校师生推荐读物。每个班都想力争上游,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大家,所以在平时就会下功夫训练和阅读,这样对读书活动起到了促进作用。当读书之星在国旗下分享自己的读书故事时,是何等的自豪!读书兴趣油然而生。

4、每月表彰“读书之星”,“书香家庭”,让学生感受读书的光荣。每逢的表彰会我们都会精心安排布置,有方案,有主持,有领导颁奖和致辞,有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发言,尽量让颁奖仪式显得隆重,让学生觉得热爱读书无尚光荣。

5、每学期评选“书香班级”,让优秀的班级引领读书活动。主要从学生的读书笔记、读书积分表、图书借阅表、捐书借阅表,班级开展读书活动的记录、老师读书课的备课等方面评选书香班级。按照分班展示,评选小组轮流打分的形式来完成。评为书香班级的教师及学生,学校都会表彰奖励,提高了师生的参与度。

其他读书活动更是异彩纷呈,如:开展读书叙述;举行读书征文比赛、诗词大赛、讲故事比赛、读书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读书交流会;组织书签制作、报刊剪缉、个人作品集锦、读书手抄报、读书成长册、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促使读书成为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在这一天天的坚持与守护中,读书活动开展得越来越深入,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地引导学生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

三、想方设法让家长卷入读书活动中,通过亲子共读分享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农村孩子的家长,往往不太重视孩子的读书学习。读书活动开展以来,书香家庭的创建没有间断,许多家庭被评为“书香家庭”,这对家长来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也因此慢慢地配合学校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来。能利用周末或节假日陪同孩子逛书店买书,愿意陪孩子共读共写。这太难能可贵了。有位家长说道:“和孩子一起读书会带来无穷的乐趣,不知不觉之中,在我们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把彼此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彼此了解,彼此信任。”这就是读书的力量。家长的意识直接影响孩子的变化,家长重视阅读,孩子阅读兴趣也就不会多差。

四、师生共读共写,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袁瑢老师说过:“要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教师就得先认真阅读几遍,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并且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 老师与学生共读共写,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这样,就与学生共同编织了有意义的生活。朱永新教授说:每天写一点日记,每天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记录自己和孩子一起的快乐和烦恼,记录自己的生活,这已经符合最好的教育科学原理”。

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书籍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学生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家长的配合。教师要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读物,要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积极营造书香校园。家长要配合学校,适当地给孩子配备读物,支持孩子读书,和孩子共读共写,营造书香家庭。引导孩子热爱读书如同呼吸一样自然,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版;

[2] 朱永新编著《新教育》(修订本2012版)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7版;

[3] 【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  全一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6版。

猜你喜欢
书香课外阅读读书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墨韵书香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墨韵书香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书香海报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