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国有企业招标采购效能的几点认识

2020-10-20 06:48李开锋
关键词:招标采购精细化规范化

李开锋

摘 要:通过持续推进过程管理精细化,提升招标质量;推进招标文本标准化,提升工作效率;推进基础工作规范化,提升招标业务水平等措施,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招标采购效能。

关键词:招标采购;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

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持续深化提升国有企业物资采购招标工作,积极探索和创新招标工作方法,坚持应招必招、能招尽招、程序规范、全程追溯、阳光操作,推进招标采购管理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招标采购工作质量和效率,对于保障国有企业生产建设物资的安全、及时、经济供应至关重要。企业物资供应部门要充分发挥以我为主的能动性,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着力解决公开招标与及时保供、公开招标与物资质量、公开招标与工作量等问题矛盾,努力做到规范操作不打一丝一毫折扣,提高效率坚持一环一环优化,确保招标采购依法合规高效运行。

1 持续推进过程管理精细化,提升招标质量

精准把握物资需求。一是提前介入需求提报环节。针对重点工程项目所需重要物资、关键设备,供应部门在项目论证或报批时就提前介入,尽早掌握项目物资的需求情况。如提前介入长周期设备订货,分析设备的技术要求及制造周期、制造难度及制造工艺,提前做好技术方案、招标预案制定、市场资源调查等招标前期工作,待提前采购批复下达即实施招标采购,做到计划与订货无缝衔接。二是加强物资需求规律分析。对普通物资最大限度集合需求,要实行打包招标。对专业性强的物资,要认真研究物资的性能和使用要求,加强需求分析研究,扩大框架协议覆盖面,最大限度提高招标率。同时,要开展大量前期市场调研,优化招标方案,开展好框架协议公开招标。

科学编制招标方案。一是开门编制。对重要物资、关键设备和大宗原料,要由供应部门协同技术、机动、生产等部门和使用单位行家,参与招标方案的讨论与审核,特别是对资格审查文件,注重吸纳技术方面意见,合理设置供应商资质条件,从源头杜绝物资供应风险。二是专家编制。对有特殊要求的重要项目物资,充分发挥各方面专家的专业技术优势,科学设计招标方案,打破独家垄断,创造招标条件。

从严强化质量管理。一是事前加强风险防范。加强易派客法人信用认证、产品质量评价结果在招标采购中的应用,优先选择取得认证的供应商。对首次供货或关键重要物资,按要求落实现场复核。对重点环保设备,在招标文件和合同文本中设置严格的货款支付条款,采取“三四三”的付款方式,即分批交货分批支付,在设备到货安装调试合格后,向供应商支付30%货款,性能考核合格三个月后支付40%货款,30%货款作为质保金,在质保期期满无质量问题后90个工作日内支付。二是事中加强过程控制。对重要、关键设备等物资加强合同执行环节的过程监造,制订重要设备验收细则,明确各专业部门和使用单位的验收职责和分工,开展出厂前联合验收,防范质量风险。同时根据《入库检验大纲》,严把物资入库检验控制关。三是事后加强履约考核。

2 推进招标文本标准化,提升工作效率

推行招标方案标准化使用。为提高一次招标成功率,提高招标工作效率,要持续推进招标文件标准化。一是按物资类别对所有招标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发布涵盖材料、设备、电气、仪表等各类物资公开招标方案标准文本,从供应商资质条件、产品业绩、评标原则、选厂原则、价格确认方式等各方面,固化原则性的评标标准。二是对已固化的标准化方案,要求同类物资在招标采购中如无特殊变化必须使用。有实质性变动时,须重新在OA办公系统进行方案审批后方可采购。

细化储物于商条款。要组织专业人员梳理具备物资资源及储备条件的供应目录,将储物于商要求纳入框架协议招标评标项目,在招标文件上明确要求供应商结合自身储备条件,建立周转库存以落实储物于商工作。利用社会资源在确保及时供应的同时,缓解企业库容压力,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和配送费用。

编制发布标准合同文本。要在企业标准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不足,对照上级标准文本修订标准合同文本,进一步完善合同变更和解除、安全环保、结算方式等方面的条款和内容,有效防范招标采购合同和法律风险。

3 推进基础工作规范化,提升招标业务水平

规范招标计划和执行管理。一是每月编制招标采购计划,每周按时做好物资采购集中谈判计划的编制及发布工作,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通过周计划与月度计划互相衔接,互为补充,做到环环相扣,推动招标工作有序开展。二是严格招标采购预案线上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招标相关制度,招标预案审批流程固化到OA,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三是推行招标执行后评估。坚持对框架协议招标合同签订、份额执行、履约交货等关键环节进行专项检查和过程监控。特别是对大宗原料,因市场变化较快,执行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较多。针对外购物资质量管理风险,物资供应部门要及时组织计划、生产、质检、计量、纪检等相关部门定期召开会议,通报交货执行兑现率、交货质量、结算价格、违约处罚情况,分析市场资源及价格变化,对招标执行情况不断的进行评估,不断完善下一周期招标。

深化招标对标提升。将招标采购率、公开招标率、一次招标成功率等納入专业科室的绩效考核和“比学赶帮超”指标,并将总部的“先进”指标值作为基本要求,层层分解和传递压力。同时,严格兑现奖罚,通过考核手段促使相关专业科室、岗位更加重视并主动想方设法提升招标指标。

定期组织召开招标工作专题研讨。每月经济活动分析会通报分析招标采购管理提升对标指标完成情况,找准不足和问题并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定期组织召开提升招标采购质量专题研讨会,深入分析并吸取招标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经验教训,为提高招标采购质量夯实基础。

招标采购已成为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新常态。对于估价金额50万元以上的采购,要积极拓宽资源渠道,努力创造条件开展招标采购,确保基建项目估价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物资全部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同时,要通过公开招标,敞开大门,引入良性竞争,促进降本增效。要进一步提升采购工作效率,通过招标推动框架协议和储物于商工作,既规范采购行为,又提升物资响应速度,有效提高物资采购工作效率,减少库存资金占用。要积极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使招标采购更加规范透明,减少人为因素对物资采购的干预,既降低从业人员的廉政风险,也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采购。

参考文献:

[1]姜延民.浅谈质量成本管理[J].吉林财贸学院学报,2013(04):53-56

[2]牛彦斌.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招标采购物资质量监控研究[D].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03-01.

猜你喜欢
招标采购精细化规范化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精细化护理实施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探讨
建筑施工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问题与对策研究
框架协议招标采购模式的应用
加强招标采购全过程管理促进价值采购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