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健全品质

2020-10-20 07:22王少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1期
关键词:学期笔者心理

王少群

如何更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形成良好健全的品质。实践证明,这一切需要班主任的有效管理。班主任不仅要使学生获取多种多样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有充足的心灵陶冶,让他们享受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下面谈谈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遵循学生心理规律,培养良好习惯

本学期笔者接任二(1)班班主任,一接到工作,笔者就了解到:一年级,因各种原因竟然有三、四个老师接替过班主任,不安定的情况使该班班风、学风较差。本学期班里又有几位外地新插班生,这些学生大多数家庭生活条件都比较丰裕,父母溺爱,一日三餐,饭来张口;上学专车接送;回家做作业,嘴里伴零食;作业做完,家长整理书桌,一切都依赖父母。大多数的学生更是书写马虎,好玩耍。笔者觉得他们尚未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于是,笔者从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自理意识出发,创设轻松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启发他们主动管理好自己。

笔者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掌握学生好奇、好胜、好强的心理,设立“道德规范小诊所”,让他们把常规牢记心中,落实在行动上;二是在班中开设挂红旗、贴红星、“龟兔赛跑”、赛一赛看表现、一马当先等活动阵地。三是人人结对子,你帮我,我帮你,互学互帮,一起进步。四是勤俭节约,养成生活好习惯。这些比较适合学生心理和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开学不久便搞得热火朝天。他们还把这些活动变成天天有登记,周周有评比,谁一马当先贴上红旗。五旗换一星,谁做的好事多,谁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为了让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得到发扬,笔者帮他们设立“哦!我是最棒的!”好人好事登记薄,让精神得到发扬,学生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自理的生活习惯。成绩要自己创造,进步要自己争取,生活要依靠自己。学生王梓翰,家长是开饭店的,以前对他的学习全不过问,他为所欲为,染红头发、上网吧、玩电子游戏机、打同学、不讲卫生、不做作业。开展了各项比赛活动之后,特别是对子互帮,他开始完成作业,也不再打闹,学习成绩也进步了,还被同学推选为收缴作业的组长。他在和班主任谈心时,说:“为什么过去我常违纪违规影响学习,现在清楚了,是自己不学好,过去作业写不好的原因也找到了。”他还注意勤俭节约,不乱花钱了,第一学期共储蓄725多元。学生小瑾,小时身体不大好,父母十分溺爱她,每餐厌食偏食,过去经常请病假,自从同学间开展“龟兔赛跑”之后,笔者关心她的饮食,为她说明道理,从生活上教育她的饮食。在班集体的影响下,她每餐吃得正常了,还说:“老师告诉我该吃多少我一定要吃到量。”她的身体也逐渐地健康了,不时还为集体做好事,如,帮同学打扫校园环境卫生。目前,全班学生对集体生活都有一股乐趣,自己的事自己做,集体生活也过得轻松,从第一学期期中至期末没发生过吵架现象。该班第一学期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

二、从心理实际出发,实施沟通引导

要培养学生有良好的生活态度和良好学习品质,班主任要处处掌握儿童的心理状态,时时和他们接近。学生小王,以前不愿意学习,好动好玩,且有一种坏行为,经常到一些年级组办公室“骗”老师,说主任通知大家去开会,造成了一场骗局,弄得老师们啼笑皆非。像这样的顽童,不抓住她的心态是很难教育的。笔者接近她,找她谈心,用前人的故事教育她,使她明白谎言所带来的恶果。然后,把她的对子小佳叫到一起,启示她要克服说谎的毛病怎么办?她们终于想出一个点子,一星期不说谎便在“道德规范小诊所”里当医生。同时,笔者与家长加强联系,关心她的学习,终于帮她克服了爱说谎、好动、厌学的坏习惯,这一学期期末考试,每科成绩都在80分以上,家长高兴得合不拢嘴。

有时个别学生的心态是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及时调整的。这是在心理教育中不容忽略的。如,小欢上学前班时,因不听话、厌学惹妈妈生气,被妈妈推了一下,头部碰触石柱受了伤。从此,她心里老是觉得妈妈爱弟弟不疼她。她与老师交谈,咨询这个问题。笔者帮她端正认识,举出是过去她不爱学习造成的劣果,也举出现在她妈妈坚持每天接送她上学、回家的事实教育她,使她明确了妈妈爱她,妈妈是“恨铁不成钢”。

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培养儿童上进心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小博,一段时间学习不稳定、不自觉,曾因此而导致副班长的职务被同学免去了。在多次与家长联系后,笔者帮他看到自己的优点,找到克服缺点的办法,并为他订下自己若干克服缺点的方法,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数成绩都达95分,进入级前十名内。他最近提出“教导有方”,心理咨询教育使笔者和学生的心相通了,他们有什么事情都坦诚告诉笔者。学校举行学生运动会那天,同学们都为自己班的运动员加油,小王和小虹在同学面前对笔者说:“老师,我们上课时叫您老师,下课时叫您妈妈,好不好?”同学们齐声呼應,师生关系可以说是更加融洽了。

三、鼓舞学生信心,培养自强自立能力

鼓舞学生树立信心,是培养与发掘学生的自强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前提。笔者对个别较有学习能力的学生,注意给他们创造学习与表现的机会。学生小瑾只因是独生女,自制能力差,好动,但学习能力不错。抓住这一点,笔者让她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竞赛,她先后获镇小科技制作“科技动植物园”一等奖、校“变废为美”一等奖。在环保教育中,她的漫画“水中杀手”,以及拍摄的几张整治卫生环境照片,获得好评,受到学校奖励。在“美化家庭,绿化环境”的社会调查活动中,她自编小报“绿衣小天使”获优秀奖。不久前她写了一篇《我见到了日出的美景》《蜗牛的爬行》等生活日记,获校一等奖并刊登在校报。另外,插班生小青,在家中是“小皇帝”,好动、惰学,但很喜欢打乒乓球且有基础,笔者先后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支持,鼓励其参加乒乓球兴趣小组,他终于在校乒乓球赛中获得第一名;在镇比赛中,也获得小组第一名。信心是成功的前提,儿童的信心一经鼓起,其力量是无穷的。有智力障碍的学生小媚,生活自理能力差,连大小便也无法控制,甚至经常采摘校园绿叶吃。上学、放学都由其妹妹带。笔者经常跟她交谈,采用动作引导她学会一些简单的自理能力,同时,了解到她有唱歌的长处,歌唱得很动听、优美,笔者尽量耐心指导,帮助她参加校小歌手擂台赛,她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奖励。2019年准备“国庆节”文艺汇演,笔者让文娱积极分子做好准备,结果他们自我创作了话剧《狡猾的狐狸》,自编自演舞蹈《打花巴掌》等节目,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自强自立的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笔者觉得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学生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学校教育是这一漫长教育过程的一段,而班主任是这一短程的陪同者和指引者,在方方面面的教育工作中,注重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精神,要坚持:心理引导先行,让每个学生自己走路,体验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学期笔者心理
老师,别走……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八年级上学期易错题
心理小测试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