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荣坤
[摘 要] 文章针对当前高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算就错”的问题,依据章建跃主任的观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解题教学中落实数学运算素养.
[关键词] 运算对象;运算法则;运算思路;运算方法
笔者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十数载,有如下教学经验:学生搞明白了如何应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选做题中的不等式,但是去括号没变号、并集算错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弄清楚了解析几何解答题的解题过程,但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中途放弃;学生掌握了错位相减求数列之和的方法,算出正确答案的却不在多数.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章建跃主任提出:“可以通过落实数学运算素养来改变高中生运算能力差的现状,要注重数学运算的基本技能,要从‘数系扩充的背景、内容、方法及其数学思想处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数学运算素养是指在明晣运算对象的基础上,根据运算法则来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 具体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 虽然落实数学运算素养关键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选择运算方法,但是由于大多数教师缺乏相关的经验与理论,故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困惑:如何在解题教学中落实数学运算素养呢?因而研究和开发出一些教学途径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就以笔者在解题教学中的一些教学片段为例,谈谈落实数学运算素养的策略和方法.
■关注为什么这么做,透彻理解运算对象
理解运算对象就是要明确对谁进行运算,即了解运算对象的背景,理解运算对象的本质、几何意义、相关数学思想以及相关联的概念等. 理解运算对象是正确进行运算的基本要求,然而高中数学的运算对象不仅类型多,而且难理解,导致部分学生对其产生了畏惧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侧重加强学生对运算对象的理解.
在当前的解题教学中,教师关注怎么做的多,一味强调解题训练的重要性,其结果是学生常常搞错运算对象. 其实,让学生透彻理解运算对象并应用自如,仅靠学生机械化的解题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搞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才有意义.
案例1:笔者在上《导数的计算》解题课时,让学生解答以下试题:
已知曲线y=x3-2x+4,则在点(1,3)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120°
学生很快就得出以下的解答过程:由于y′=3x2-2,y′x=1=1,故倾斜角为45°. 但当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却没有学生能回答.
问题1:函数y=x3-2x+4,为什么y′=3x2-2?
问题2:为什么曲线y=x3-2x+4在点(1,3)处的切线斜率等于y′x=1=1呢?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1,笔者先向学生介绍了平均变化率:■=■,然后让学生知道,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为:■■=■■,最后让学生自行求y′x=1的值.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2,笔者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3:■=■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问题4:如果点A(x0,f(x0)),B(x0+Δx,f(x0+Δx))是曲线y=x3-2x+4上的两点(如图1所示),那么当Δx趋近于0时,直线AB与曲线是什么位置關系?
■
图1
在学生解决了上述问题之后,笔者继续让学生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5:已知曲线y=x3-2x+4,则在点(1,3)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
问题6:已知曲线y=x3-2x+4,则过点(1,3)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原本只是一节比较简单的解题课,让学生计算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方程,但由于关注了为什么这么做,设计了问题串,扩大了探索的空间,使得一节平淡的课在不断追问“为什么”的过程中激起了层层浪花,自然让学生对运算对象的理解更加深入.
■关注失败经历,熟悉掌握运算法则
掌握运算法则就是在理解运算对象的前提下,明晰本运算所涉及的运算法则. 不同的运算有着不同的运算法则,只有掌握运算法则,才能保障运算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 数学运算法则不具备规则性,无法生搬硬套,而应当是在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去灵活运用.?摇
在当前的解题教学中,教师关注成功经验的多,总是害怕学生未能掌握运算法则而算错. 其实,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和熟悉掌握运算法则,教师应当关注失败经历,正如同当代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我们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教师可以在解题教学中设计一些学生容易解答错误的题目,先创设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在运算中犯错误,然后让学生自主或合作诊断错误,吸取教训,从而获得对运算法则的深入理解和熟悉掌握.
案例2:笔者在上《数列求和》解题课时,让学生自主解答以下试题: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Sn=2an+1,则Sn的值为( )
A. 2n-1?摇 B. ■■?摇?摇?摇?摇?摇
C. ■■?摇?摇?摇?摇?摇 D. ■
大多数学生做出了以下的错误解答:①当n=1时,S1=2a2,则a2=■a1=■;
②当n≥2时,an=Sn-Sn-1=2an+1-2an,则an+1=■an.
因为数列{an}是以1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Sn=■=2·■■-2.
为了帮助学生寻找错误的原因,也让学生在自主纠错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
问题1:当n≥2时,an+1=■an,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吗?
问题2:如果条件“an+1=■an”不变,而要使得数列{an}为等比数列,那么项数n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3:如果条件“n≥2”不变,而要使得数列{an}为等比数列,那么该数列的递推公式应该是什么呢?
问题4:请你归纳出以上解答错误的原因.
学生在解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便明确了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已知数列前n项和求通项”的运算法则,笔者继续让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5:当n≥2时,an=Sn-Sn-1,把Sn=2an+1代入可得an+1=■an,由于运算法则常可以正、逆两用,如果把上述运算称为“正运算”,那么“逆运算”是什么?
问题6:如果已知数列{an}满足a1=1,■+■+…+■=2■,那么该如何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本教学案例充分展示了如何关注学生的失败经历. 当学生的解答出现错误时,教师设计了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解答错误的原因. 由于一次失败经历,会让人刻骨铭心,故学生经历了自主纠错的过程,自然会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 这样的解题课教学往往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课堂上常常会有意外生成. 例如:笔者在课堂上還发现了学生的特殊解法:当n=1时,S1=a1=1,没有办法排除任何一个选项;当n=2时,S1=2a2,a2=■a1=■,S2=a1+a2=■,排除A、C、D选项,则B选项正确.
■关注解题思维的获得过程,深入探究运算思路
运算思路是运算操作的路线图,具有内在的逻辑性,蕴含着丰富的推理过程.数学运算离不开运算思路,没有事先确定运算思路就犹如无木之本、无源之水,难以入手. 运算思路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是体现数学运算素养的精华.探索不同的运算思路反映着不同的解题思维,解题思维的获得过程就是对运算思路的探究过程.
在当前的解题教学中,教师关注解题方法应用的多,教学模式单一:介绍解题方法、应用方法解题,所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都无法自主探究运算思路. 因此,只有教师关注解题思维的获得过程以及解题方法背后的思维逻辑,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运算思路的能力. 如果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会探究出不一样的运算思路.
案例3:笔者在上《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解题课时,让学生解答以下试题:
已知函数f(x)=(x-2)ex+a(x-1)2,讨论f(x)的单调性.
该题源于2016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卷Ⅰ第21题,虽然只是第一小题,但该题对学生的解题思维要求比较高.为了让学生获得解答该题的思维,笔者先让学生做一道辅助题:
已知函数f(x)=x2+(2a-1)x-alnx,讨论f(x)的单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