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及改进措施,建议学校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制订规范、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后勤管理工作的职责,规范财务管理和教学物资设备的管理,重视后勤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安保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 后勤管理 原则 功能 改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9-0060-02
在新课改形势下,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已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效的后勤管理工作可以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与学习环境,为学校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但目前学校对后勤管理工作往往不够重视,导致一系列问题随之产生,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学校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后勤管理工作的原则,并在实施后勤管理的过程中做出适当的调整,最终达到优化学校整体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一、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
(一)全局性原则
在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中,学校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全局观。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应在学校整体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开展,要根据每所学校不同的教学情况以及办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后勤管理工作是为学校其他各项工作奠定基础。学校只有对后勤工作有全局观,才可以发挥它的整体管理效能。
(二)资源优化原则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后勤管理部门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需求,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资源,并充分利用资源,最终提高资源的科学利用率,优化资源的利用。
(三)服务性原则
学校的本质是教书育人,因此后勤管理工作需要遵循服务性原则,管理人员以此为根本开展后勤管理工作,为教学提供优质的保障。而服务性观念如何树立及后勤工作如何深入开展,要基于办学要求与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安排后勤管理工作,从而使后勤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服务性,最终成为教学质量提升、教育环境优化的保障。
(四)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中的本质原则,管理的本质就是为师生服务,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调动人人参与、配合后勤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后勤管理工作者才能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后勤服务。
(五)目标与过程原则
明确的目标和细致的过程是后勤管理有效、优质开展的保障。后勤管理部门只有在工作伊始就制订好目标,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改进,才能使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健康、和谐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二、小学后勤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制订规范、完善的工作制度
后勤管理工作需要明确的指导方向和工作目标,合理的指导方向能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执行奠定基础,科学的工作目标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开展后勤管理工作之前,后勤管理部门应对学校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同时结合学校的文化、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工作情况制订规范、完善的工作制度。
我校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前,会对上个学期的后勤工作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肯定工作成绩,总结经验教训,表彰优秀员工,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再根据上个学期的实际情况,通过swot分析、师生之间的交流、家校沟通、征求学校各个部门的意见等方式,集思广益、收集整理,制订后勤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校舍管理制度、校园卫生管理制度、除虫灭虫制度、票据报销制度以及总务主任岗位职责、保洁工人岗位职责、保安岗位职责等后勤管理制度。在制订的过程中,还会根据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和一线教职工集中反映的问题不断调整,提出改进意见,完善工作方案的细节,以保证此后开展的后勤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相关领导审核评价后,确定最终的工作方案。制度制订、落实之后,后勤管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和执行,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扎实工作、勤俭办事,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明确后勤管理工作的职责
后勤管理部门必须明确每个后勤人员的职责,做到内容细化,责任到人。例如,总务主任必须在校长的领导下,和财务人员做好每年的经费预结算,制订好学校各项行政经费的分配和使用计划,并努力提高服务的质量;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对学校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如实向校长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并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同时加强票据管理;保管员要明确自己所管理物品的种类、数量、性质及损耗程度;档案管理员要明确自己保管的档案是否内容齐全,保存环境是否妥善;食堂人员要明确食材是否新鲜安全,制作的饭菜是否卫生可口,能否在满足师生需求的前提下杜絕浪费;保洁人员在上班期间必须穿工作服,佩带工作牌,每天至少清扫、拖擦走廊地面、楼梯两次,做到无垃圾、蛛网、杂物,发现设施损坏及时向后勤负责人汇报;保安人员必须遵守岗位规范、职业纪律,做到文明用语、积极主动等。在让每个人各司其职的同时,还要注重科学管理和人文关怀双管齐下,做到知人善任、奖惩分明。例如,可以在后勤管理人员的内部设置奖罚机制,给予优秀的管理者一定的鼓励,点燃他们的工作热情。
(三)重视后勤工作队伍建设
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教学环境。因此,后勤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完善后勤管理队伍建设应对管理人员的学历以及文化素质有所要求;可以通过完善的上岗匹配制度,优化现有的管理队伍;通过开展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奖惩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必要的话也可以适当精简管理工作人员,完善后勤管理队伍建设。我校是一所新建的学校,以年轻教师为主,教师缺乏经验,后勤工作人员也是如此,因此我校鼓励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理论水平,学校管理者更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树立服务意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培训,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促使他们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积累经验,使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得到强化,促使后勤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四)加强与规范财务管理
在后勤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提升后勤管理的水平必须实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各类教学设施设备的采购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完成,明确采购渠道,保证采购的合理性、真实性与合法性。同时,学校财务部门还要根据学校各个部门的采购预算,制订合理的财务规划,编制采购计划书,提升预算的准确性,做到统筹兼顾。在日常的采购工作中,当发生追加资金的情况时,必须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对采购人员进行专门的审批。在日常的管理中,财务人员必须记好每一笔账,同时对算账、记账、对账、报账进行规范操作,坚持“账面清楚、数字精确、专款专用、日清月结”的工作原则。在资金管理上,也应该建立起科学的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
(五)规范教学物资设备的管理
在后勤管理工作中,教学物资设备管理容易被忽略,通常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节约开支是后勤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日常使用中,后勤管理部门应与教学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保证设备的安全应用,减少损耗,强化保障功能。后勤管理人员还应当定期对教学设备进行检查与维修,延长其使用寿命,必要时再给予更换。后勤物品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做好购进或调进资产记入固定资产清册,建立借用制度和赔偿制度;学校财产、物品采取分级管理问责制,责任到人,并做好财产交接手续,期末必须做好财产清点后上报总务处备案等;同时,后勤管理部门与学生发展处合作,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教育;和党政办公室共同协作做好资源充分利用率的宣传,由学校行政管理团队牵头,给全体师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倡导师生勤俭节约,避免浪费。
(六)加强安保管理工作
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安保工作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师生的安全,是后勤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应当引起重视。加强安保管理工作,首先,可以根据学校的经济实力,适当增加安保人员的设备,如对讲机等;其二,在校园各个角落安装监控系统,最大化预防危险的发生;其三,制订相应的安保人员奖励机制;其四,制订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生问题按制度追究责任,必要时给予处罚;其五,增加校内与校外的安全宣传活动。
门卫安保工作是校园安全的第一关,我校对此尤为重视。我校要求安保人员必须按照制度要求做好門卫的安保工作,落实来访登记、查验制度,外来人员须得到校内相关人员的确认方可入校;学生在校期间,家长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校园;学生不允许无故离校,如有特殊情况需离校的,必须要有家长到校接,并持班主任签名的出门证,门卫方可放行。
后勤管理作为小学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体现,关系着学生的成长,也与教学环境、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所以学校必须认识到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校内外的积极配合,促进后勤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作者简介:杨勇结(1977— ),壮族,广西南宁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南宁市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为后勤管理与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