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伟
关键词:县级审计机关 审计全覆盖 运作 探索
201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意见》明确指出:必须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意见》强调:审计机关必须对属于其审计监督范围的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但县级审计机关在推进审计全覆盖工作中,却存在着一些客观困难。我们应当认真研究这些困难,并认真思考县级审计机关如何推进审计全覆盖。
(一)工作繁重,但人员编制有限
县级审计局需要对本县政府及县政府各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本县国有金融机构和本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等进行审计监督;对本县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还要对全县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对社会审计组织的业务质量进行监督。县级审计局需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国家、省、市、县有关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需要审计县级预算执行情况、县级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使用县级财政资金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平时还要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大量其他事项。工作相当繁重。但在另一方面,县级审计局的人员编制却极为有限,有的县级审计局全部干部职工只有57人,其中离退休人员竟多达21人,实际在编在岗人员仅为36人。每名在岗的审计员都处在满负荷工作状态,分身乏术,实在是难以开展审计全覆盖工作。此外,还有一些审计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难以胜任审计全覆盖工作。
(二)审计手段落后
目前,大部分县审计局依旧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审计,审计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仔细审查被审计单位的凭证与会计账册,无法在几天内快速、精细、准确地审计大量数据。有的县审计局虽然尝试运用大数据开展审计业务,但却缺乏既熟悉信息化技术,又具有较强审计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骨干;有的县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推进缓慢,许多被审计单位没有部门预算系统、财政指标管理系统、总预算会计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对开展县级信息化全覆盖审计构成了客观障碍。
(一)加强对县级审计机关的支持力度
推进审计全覆盖,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依法治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县级审计机关的人员编制、经费又极为有限,有的县审计局甚至缺乏信息化技术,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上级部门应当重视县级审计机关,应当体谅、理解县审计局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重重困难,应当主动加强对县级审计机关的支持力度,为县级审计机关源源不断地投入更多的经费、专业人才与信息化软硬件;为县级审计机关推进审计全覆盖创造必要的条件。除此之外,上级部门还应当有意识地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宣传为县级审计机关树立良好形象,使社会公众了解县级审计机关,从而尊重审计工作,主动配合审计工作。
(二)加快县级各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推进云审计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各级公共部门,均已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对经费收支实施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不仅堵死了贪污腐败的漏洞,而且有力地提高了公共部门的绩效。而国内县级财政拨款单位数量众多,信息化建设却推进缓慢,在经费使用上存在着许多漏洞,“跑、冒、漏、滴”屡禁难止,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全面加快县级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每一个县级被审计单位,都必须建立并健全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部门预算系统、财政指标管理系统、总预算会计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并运用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对本单位的经费、资金实施数字化管理,继而完善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而后,县级审计局只须与本县各个被审计单位进行联网,便可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在线云审计;从而实现县级审计机关对本县所有审计单位的审计全覆盖。
推进云审计,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县审计局每年需要审计的事项数量非常繁多,包括收入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支出预算、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单位行政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单位办公费、水电费、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行政人员基本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绩效工资、单位邮电費、差旅费、维修(护)费、会议费、培训费、劳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其他交通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等。审计员每年都需要对这些事项进行重复审计,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时间紧张,难免忙中出错。县审计局实行云审计,却可以对各个审计事项实行精细化审计,并进行实时监督;将审计员从枯燥、繁琐的审计工作中解放出来。因此,笔者认为:加快县级各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实行云审计,是推进审计全覆盖的治本之策。
(三)运用ABC分类法开展审计工作
为推进审计全覆盖,县级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可以运用ABC分类法。仔细研究、分析本县每一个审计对象,将它们划分为A、B、C三类。一般来说,一个县审计局需要审计的对象往往有一百多家。在本县所有这些被审计对象中,大约有70%的被审计对象,其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在全县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中的占比约为10%(如本县图书馆,每年花费的经费金额非常少),这类对象可以划分为A类对象。
在本县所有被审计对象中,大约有20%的被审计对象,其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在全县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中的占比约为20%(如本县工商局,其经费支出明显高于本县文化事业单位),这类对象可以划分为B类对象。
在本县所有被审计对象中,大约有10%的被审计对象,其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在全县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中的占比约为70%(如本县重点企业,以及本县重大投资项目的主管单位),这类对象可以划分为C类对象。
对于A类对象,县级审计机关可以适当延长审计周期,每3年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对于B类对象,县级审计机关可以每2年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对于C类对象,县级审计机关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审计。这样便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便于推进审计全覆盖。
(四)对审计员实施人性化管理
县级审计机关的审计员级别、待遇较低,他们长年从事枯燥、单调、重复性的审计工作,却难以获得被审计单位的支持与尊重,必然会产生职业疲劳,一些审计员还可能心生懈怠;年轻的审计员则干脆选择离职跳槽。实施审计全覆盖工作的主体是人,是审计员,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对县级审计机关的每一名审计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必须尊重每一名审计员,必须了解每一名审计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必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上遇到的各种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必须不断提高审计员的待遇,为他们开展审计工作不断注入“正能量”。在此基础上,必须对每一名审计员实施严格的绩效管理,定期审计每一名审计员的工作绩效,对于缺乏工作热情,倦怠的审计员,必须予以处罚,甚至开除;对于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审计员,必须予以适当的物质奖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每一名审计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主动学习审计业务知识、云审计等信息化审计技术,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从而做好审计全面覆盖工作。
此外,必须强化对审计员的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增强审计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每一名审计员都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督促审计员提高职业操守,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做好审计工作。
目前,县级审计机关在推进审计全覆盖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客观困难。必须正视这些困难,加大对县级审计机关的支持,加快县级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并督促县级审计机关运用ABC分类法开展审计工作,督促县级审计机关对审计员实施人性化管理,从而加快推进审计全覆盖。
参考文献
[1]肖春辉.关于省以下审计机关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经验与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 2020(05):78-81.
[2]鄭金桥.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情况的问题和措施[J].江苏商论, 2020(04):132-136.
[3]王永在.完善县级经济责任审计对策研究[J].审计与理财, 2020(01):22-25.
[4]高金明.基于审计全覆盖背景的审计机关统筹审计资源探讨[J].会计师, 2019(24):59-60.
[5]乐智,李玲.深化县级部门预算全覆盖审计的思考[J].审计月刊, 2019(10):13-14.
[6]周生平.审计机关推进审计全覆盖的实践与思考[J].审计与理财, 2019(0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