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倩倩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逐渐进入结构调整优化的新阶段,金融行业面临巨大挑战。在当前环境下商业银行必须要不断转型与升级,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新环境。绝大部分银行都开始向线上转移传统的交易处理相关业务,势必对银行会计操作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分析当前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成因,并探讨相关解决措施,强化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管控能力,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控制措施
一、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成因
(一)缺乏完善的内部环境及健全的内控体系
人员是影响银行操作风险的关键因素之一,部分银行缺乏健全的监督与自律体系,所以会使得存在不良意图的员工,为自身利益而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存在风险控制人员数量不足问题,会计核算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职位分离、授权审批,但部分重要职位依然是以固定职位为基础。而且近年来银行产品种类快速增加,员工数量却基本没有变化,也会出现一个人持有多个职位、检查和监控工作形同虚设等现象。导致无法有效执行检查责任,会计机构部分分支机构的监事、经营中心主任与经营者混合管理,无法妥善管理印章及重要空白凭证等问题出现。
(二)缺乏先進的会计操作风险评估体系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所导致的损失并非只有财产方面,其所造成的损失难以评估与量化。当前商业银行所应用的评估方法相对简单,仅要求分行与基层组织在完成营销与存款指标后,继续增加业务量。内部控制尚未完全清楚会计业务风险重要性,相关工作人员普遍评价自身经验与印象开展工作,此管理形式不够准确与科学,银行业务发展会使得客户经理出现异常运作,从而对会计操作风险的管控产生影响。
(三)未能对等分配权责,缺乏有效控制措施
商业银行未能充分应用信息系统控制作用,在某些技术条件下,链接可以基于信息架构链接而实现,但是过程需要依靠手动控制。例如部分商业票据可以实现完全的系统化与电子化控制,但当前电子与系统控制程度较低,商业银行在控制层面的系统设计及建设投资量较少,较为重视系统设计与建设方面投入。会计作为风险较为集中的领域,需要进行全面的监控,若出现异常数据,就需要深入分析,确定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但因为相关权责的分配失衡,控制措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四)风险管控信息的获取与沟通存在不足
商业银行的基层管理人员与员工对于信息获取缺乏重视,自身在信息沟通与共享方面能力不足,从而引发会计操作风险,并且对银行内部控制相关要求产生影响。从垂直传播角度来看,下线需要定期向上线报告消息,还需要主动过滤信息,减少无用信息量。从横向交流角度来看,各部门之间拒绝信息共享,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对于信息有效交流产生影响,并且大大降低信息的综合管理利用效率。
(五)缺乏内部审计有效性
尽管商业银行普遍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甚至出现超出与违反系统的情况。而且由于机制不够完善,受利益因素的影响,导致商业银行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受控现象。
1.缺乏完善的内部审计方法
商业银行普遍侧重审计后监督,所以对于事前监督缺乏足够重视。而且因为缺乏高质量的审计人员、审计工作量较大,导致审计工作无法大范围、深入的开展。
2.高级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
审计对象是基层经营者,对于银行的高级管理者缺乏有效监督,所以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违纪违规的情况较为常见。而且由于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较小,违法成本较低,违规人员会选择铤而走险,继续开展违法违规活动。
3.审计范围较小
商业银行的管理存在一定的不足与漏洞,所以部分基层人员可以采取非法措施进行操作,例如擅自更改数据、登录个人数据库等,导致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出现。而审计工作范围较小,仅局限于业务运营与会计数据,所以难以有效落实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管控工作。
二、强化银行会计风险管控效果的措施
(一)构建良好内部控制环境
1.强化银行会计人员管理工作
要遵循内部风险控制需求,配置银行员工,计算机管理和会计柜员服务人员短缺是导致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所以银行需要尽可能满足内控需求,针对性增加会计人员数量;强化员工的引入管理,尽可能吸引符合要求的优秀员工,对员工招聘渠道进行整改和规范,采取末位淘汰的方式,剔除素质水平较低的员工。并且要调整招聘方式,根据银行会计师实际需求构建合理、全面的招聘标准,遵循相关要求,以综合性考核的方式选拔员工;让会计师拥有更多的培训机会,只有不断学习先定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够以高素质水平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并促进其形成内部控制风险意识,有效规避会计操作风险;构建科学有效的人员考核机制,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将评估结果与员工可能出现的非法行为相关联,加强监督管理;设置完善的问责制度,对于员工所出现的违背制度与道德行为,要深入追究,强化员工约束,并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
2.对银行内控与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优化
设置全面风险管理部门是解决会计操作风险的关键,所以要求银行管理层需要与风险管理、审计及会计部门共同构建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多重措施共同入手,强化会计操作风险的管控工作,由审计部门负责监督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会计部门则继续负责前端风险控制。
(二)重视会计操作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1.加强会计操作风险的识别与管控
识别会计风险至关重要,所以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加强风险识别,第一,安排相关风险培训,以宣传教育的方式提升各部门对于会计风险的认识;第二,确定风险管理工作的主体负责人,并且对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优化;第三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第一时间识别出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针对措施。
2.基于风险源构建规范化的风险识别制度体系
首先,充分认识风险合规管理监控的重要性,严格控制手续办理与审查程序,每一季度结束后,对账户资料进行全面盘点,对于明显缺乏开户信息或信息不完整的账户,停止支付功能,同时需要注意填写截止日期;其次,充分认识到挪用重要客户信息所产生的危害,帮助会计核算人员行程查错文件的习惯,个人存款超过30万元、单位存款超过200万元,必须提交电子许可证,若支付票据超过100万元,需要认真核实其真实性,避免出现克隆票、虚假证据等情况;第三,银行授权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客户实际意图,确定客户的系统信息,并且验证业务证书,若没有授权人员签字授权,任何人不得越权行使权力;第四,提高对于合作性质重要性的认识,并积极寻找引起对接措施,促进网上银行对账工作的开展。并通过职业道德规范及法律措施的约束,确保成功的银行结算。
(三)对会计操作风险内部控制措施进行优化
1.确定内部控制的宽严度
内部控制能力可以直接影响银行自身对风险的把控能力,进而影响自身在行业的竞争能力。内部控制程度越高,才能够更好的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并提升自身风险控制能力。所以银行需要明确界定控制的主导地位,要深入研究利益相关者,根据其价值确定其定位,并按照客户需求、市场条件及其他条件的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内部控制宽严度。
2.设置关键客户及人员会计操作风险分级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建立客户信息,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其次,要确定操作风险水平,按照日常业务的实際运行情况,全面分析客户信息,遵循相关的评级标准对操作信息进行分级,将符合标准的客户归类为关键客户;分支经理与销售经理按照客户信息的收集标准进行业务分类,若销售经理不在,现场授权人员需要遵循相关操作流程完成,风险识别与分类说明工作,并以月为周期,对相关客户名单进行重新评估,更新关键客户名单;以关注程度作为客户会计柜台操作风险识别与分类管理的标准,对于不同客户采取不同措施,强化客户管理能力。针对网络管理人员、柜台员工及营销人员等容易爆发会计操作风险的群体,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避免操作风险。
(四)提升部分会计业务活动信息化管理水平
借助电子技术确保柜台的内部文件与印章持续处于安全状态,会计人员在使用时会第一时间留下相关的使用行为记录;开展电子信息登记,对于档案、仓库与重要凭证需要予以重点管理,并登记造册,将人工注册项目向电子化和信息化转变,提升信息化程度;应用电子信息客户身份确认或交易证书,借助密码、指纹、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确认客户身份,此外还可以应用客户授权的手写系统,强化客户身份管理工作。
(五)强化内部控制监督工作,防范会计操作风险
会计部门做好会计操作风险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工作,明确内部监督有效性,做好日常的会计操作风险审查工作,避免重复审查或复审,同时要设置会计专业检查部门,提高检查的频率和深度;落实审计风险监督模式,日常监督方面,实施主管人员采取多种形式监督日常业务。根据银行的运作步骤,确定与之对应的完善的监督制度,量化管理各项指标。并做好非现场监督工作,通过审计确定会计操作中所存在的风险;制定定期的重大会计操作风险发布机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会计操作风险的类型层出不穷,需要制定定期的重大会计操作风险发布机制,让所有员工都能够及时了解近期所容易出现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规避会计操作风险。
三、结语
商业银行必须具备健全的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才能够确保自身持续、良好的经营,实现更为广阔的发展。当前我国银行业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所以需要对内部控制工作高度重视,针对会计操作这一较易爆发风险的环节,合理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风险控制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廖艳琳.内部控制视角下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以山东省农村商业银行为例[J].财会通讯,2019.
[2]陈垣桥,肖斌卿,李昊骅.距离因素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影响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0(3):64-73.
[3]谢俊明,胡炳惠,谢圣远.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损失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