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香山
布洛涅森林一景
鹌鹑丘一角
鵪鹑丘的雨后彩虹
绿色小径角落出现的城市建筑
布洛涅森林中各式参天古木遮天蔽日
该用什么词汇形容巴黎?在19世纪,它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魔鬼都市:奥斯曼主持翻修的街道伸入城市角落,现代轿车自此能够进入每一个狭窄的巷陌;第一套现代公共交通系统使得出行无比便捷,只要你想,无需走路,不用马车,就能搭乘微型巴士(omnibus)从城市的东边到达最西;一道环形公路将整个巴黎圈起,区分市区和郊外、富庶和穷困。而在市中心,建筑纷纷搭起拱廊,让优雅的男士女士们能够穿梭在建筑和建筑之间——歌剧院、赌场、成衣店、咖啡馆——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是刮风或是暴雪。
即使是现在,巴黎仍然是“大都会”的代表之一。尽管不是高楼林立,却也是房挨着房,街连着街。公寓总是狭小,人与人的距离却还是很远。生疏而客套是大都会的社交风格,它当然有其乐趣,各色美妙的建筑如博物馆、咖啡馆和餐厅可以让人流连忘返;而有时候,这逼仄、喧闹和冷漠也使我身心俱疲。于是,在漫长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居家隔离结束后,我戴上口罩,逃往城市中的郊区。
绿色小径满足了大都会人的一种想象:在城市中央偶遇一片与世隔离的绿。在市中心,却与喧嚣隔绝。它也满足了思古的市民对于传说的向往:在首都拥有一座空中花园。
绿色小径坐落在巴黎里昂火车站旁,交通汇集处。由一段废弃铁轨改造而成,整个公园漂浮在城市上空。在公园的下方,艺术家的工作坊、昂贵的商店和装修精致的咖啡馆提醒我们这里仍是欧洲最昂贵现代的城市之一。然而一旦顺着楼梯进入上方的公园,植物们枝繁叶茂,周围的城市建筑则半遮半掩,看不真切了。狭窄的通道本是火车铁轨,如今各色植物郁郁葱葱。少有游客,也不喧闹,偶尔有跑步的人和情侣经过,声音也压得很低。
绿色小径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是都市和郊区的一个微妙混合。穿行其中,我们仿佛身在植物园,视野角落突然出现的建筑又让人明白这是巴黎市中心;其寂静和私密让我觉得这里并非都市,但铁轨下方,偶尔传来车流声、警笛声、遥远的喧闹和笑声,城市近在咫尺,又仿佛远在天边。
文森公园的人们
若说绿色小径是空中花园,那么鹌鹑丘则真的是巴黎中心的一个郊区。顾名思义,它确实是一个小小的山丘,同时也是一个静美的居民区。登上“山丘”,进入鹌鹑丘居民区,仿佛就到了巴黎以外的小镇。
我曾经在鹌鹑丘居住一年,对此地有着非同一般的眷恋。鹌鹑虽小,五脏俱全:公园草坪里永远有年轻人躺着喝酒聊天,即使是居民区,植被也比其他地区茂盛。丘上水果店、肉店和面包店总把商品摆在店门口,店主也老坐在门口发呆,或和附近的居民攀谈。每一个阳台上似乎都种满了花草,邻居们也一反大都市人的冷漠疏离,乐于跟我聊天,分享附近的美食、酒吧和影院。隔壁的小猫时常穿过阳台来我们家玩耍。在鹌鹑丘,时间仿佛过得很慢。我从丘上经过时,一朵云也在这里慢悠悠地停下,赏赐一场城市需要的阵雨和一道彩虹。
在奥赛博物馆里,有一幅马奈的名画《草地上的午餐》:西装革履的绅士们坐在草地上攀谈,而一名浑身赤裸的女子端坐其中。这幅画被后世画家无数次戏仿,这个草地,就是位于巴黎边缘的布洛涅森林。
巴黎左右边缘各有一个森林,西边为布洛涅,东边为文森。这也是巴黎市民度周末的最佳场所。与绿色小径和鹌鹑丘不同,这两个森林离市中心稍远,也是真正的森林。各式参天古木遮天蔽日,置身其中仿佛来到德国黑森林。在隔离刚刚结束的夏天,巴黎居民们都拖家带口来此处“度假”。草地上有人坐着读书,有人喝酒聊天,也有年轻人干脆脱得只剩内衣,享受久违的日光浴。
而当暮色四合,市民们便穿好衣服,收拾好野餐用具和消闲书本,又回到逼仄、拥挤而喧闹的现代城市中去。
这些城中郊区搭地铁都可以轻易到达,不如找一个下午去其中吸氧;
以上任何一个地点都是野餐的好去处;
巴黎的厕所难找,但公共厕所遍布全市,尤其是这些公园性质的地区,几乎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