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的作文题在情境设计上沿用了去年的“毕业前”,但不是出现在材料里,而是在任务中,明确为“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相较去年的聚焦教师品质,对他人进行“外观”,今年是一次全面的“反观”,指向认识并规划自我。这个反观不是盲目的,而是以“他人”“世界”等为“镜”的,这样的“反观”,将开启同学们正确看待自我,思考自我与他人、世界的关系,正确建立起“我”与“他人”“世界”联系的思维过程。这是对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衡量,也是对我们思想水平、明辨能力的考验。
命题材料暗含了很多文化信息,比如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人生追问;比如《道德经》中关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人生智慧;比如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的自我修养态度,等等。这些文化信息与材料内容结合,写作的空间和自由度就可以得到加强。
1.读懂文题供料,明确任务指令。
首先,我们需要对试题材料进行细读辨析,挖掘其中内含的逻辑关系:认识自我的困难,如何克服这一困难,以及认识自我的意义,这三个环节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其次,还要运用辩证思维,从中提炼出三对重要的辩证关系:自我作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镜子与自画像、个体与社会。最后,写作任务把我们拉到生活实践中,一方面促使我们批判性地探究“画好像”中“好”的标准何在,具体内涵是什么;另一方面启发我们认识到,“画好”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上述三对关系。
2.选好写作角度,精准立意选材。
所谓“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自然是比喻的说法,主要指一个人的自我反思与塑造,反思、塑造的内容涵盖了“‘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重点是“如何”,意味着论述重点应放在“怎么样”即对策的探讨上。以下角度可供参考:
(1)“为自己画好像”必须寻找各种“镜子”,并借助它们来审视自己。
(2)“为自己画好像”必须尝试着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一系列问题。
(3)“为自己画好像”需要时时刻刻反躬自问,即古人倡导的“吾日三省吾身”。
(4)“为自己画好像”需要经常提醒自己:不是成功来得不够快,而是平时对自己不够狠。
(5)“为自己画好像”需要铭记“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并且让自己“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作文角度确立后,还应进一步深入思考如何选材、怎样拓展。仅以“‘为自己画好像必须寻找各种“镜子”,并借助它们来审视自己”来说,假如由此入题,选择什么样的“他人”为镜,“他人”与“世界”映照出怎样的“我”,这两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那么在2020年,哪些人可以成为“我”“镜”中值得关注的“他人”,他们哪些精神品质是在现在、未来都可以不断提醒“我”、帮助“我”提高、修正自我的,就是应当用心感悟的。在备考时,同学们一定准备了很多素材,比如抗疫英雄(包括个体和群体),比如时代楷模与改革先锋。如何把“我”与“他们”在“画像”这个点上关联起来,会成为高质量完成作文的又一难点。
[优秀作文]
少年当日出扶桑
文/贵州一考生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在这个栀子花开的季节里,你们即将开启新的航程,并于未来乘风破浪。也许现在的你们,正对着新的人生阶段感到焦虑或彷徨。没关系,请相信:一切都还好,一切都会好。而我,如此幸运,可成为你们日出扶桑的成长之路上的一道微光。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这是三毛留给我们的最浪漫也最现实的话语。是的,我建议你们直面自己的内心。沉下心来想一想,你自己是谁。因为决定你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正是你自己。听,那是无臂钢琴师的独白,当上帝递给他错轨的命运之旅时,他在流水般的琴音中奏出了自己的不屈和不同凡响。你的命运,从来都不在别人的嘴里,而在你的掌心。或许你在胆怯,在挥霍自己的年华,那么少年,当你不知如何自处时,请看看镜中的自己,扪心自问,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你们曾被迫上自己不喜欢的课外班,也曾在网吧里通宵打游戏,可现在,你们有个可以剖析自我的机会,请坚定自我,直面內心,这个过程可能会不小心触及你很多不愿忆起的痛苦,但破茧成蝶,方为成长。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句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评价玛丽皇后悲剧命运的话,我将它解读为人要过一种为改变命运而奋斗的生活。没错,光仰望星空是不行的,还要脚踏实地去干。你以为在棋盘上杀伐纵横的柯洁口出狂言,仅凭一时少年意气?那是他6岁开始练围棋,为每一场失败反思总结,每天封闭训练,一路过关斩将拼出来的“天选之子”的骄傲。你们看,没有谁是轻易就成功的。“玉不琢,不成器”,在觉得自己是块璞石的同时,你也要提醒自己,好玉都是打磨出来的。我见过很多人,当别人夸赞他们时,他们总是谦虚以对,他们内心比谁都清楚奋斗的意义。是的,当你一步步走近自己的梦想时,你会明白,岁月给你的从不是惊喜,而是一次公平的再分配。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这是卢新宁2012年在北大毕业典礼上讲的话。她的话启示我们怎么做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眼界宽广,同时须胸怀祖国。过去有周总理年少时“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豪迈宣言,现在有中国跳水小将张家齐入水惊鸿为国争光的实际行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爱国情怀不变,而且它不强人所难,而是让人量力而行:你可以在读圣贤书的时候观天下事,你甚至可以向路过的外国友人宣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这些都是生活中随手可做的小事,所以别再观望,跳出你自己的小圈子,用你的行动去告诉世界: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你们是少年,是见秋风不悲、遇不平敢鸣的少年,正是有了你们,这个时代才有了希望,才有了未来。别人的建议再多再好,实践的主体终究是你们,所以,此间的少年,别害怕,昂起头来,把生命的每时每刻都活得像高光时刻。
你们的学长
2020年7月7日
[点评]
此文选材新颖,论证有范:
1.切合题旨,选材鲜活。文章从“我”的感想与思考出发,谈青年应该具有自我解剖、艰苦奋斗、胸怀祖国等品质,进而能够“日出扶桑”,尽力带给这世界新的美好,其内容切合题意,突出了责任和期待意识;“柯洁”“张家齐”等论据鲜活有味、典型有力,值得点赞。
2.名句引路,论证有范。文章主体部分三个论证段,都用名句引发阐释和议论,并都采取了“引述名言+名人过渡+事例概述+观点延伸”的模式,有模样有范儿,彰显了丰富的积淀,加强了论证的严密性,同时又使表达很是隽永。
(作者:林逾静,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