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帅
【话题导入】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尤其需要挺身而出的英雄。历史车轮的每一寸前行,都是无数英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结果。千百年来,华夏儿女奋勇拼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英雄精神”,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英雄的身影。中华民族可谓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也是一个敬畏英雄、铭记英雄的民族。
回望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份长长的英雄名单:“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的叶挺,“永远做一个螺丝钉”的雷锋,“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的焦裕禄……更有数不清的抗震英雄、抗洪英雄、抗疫英雄。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英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角度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经典美文】
以对英雄精神的传承告慰英灵
“老哥哥们,又到清明了,我来看看你们……”清明节前夕,家住广宗县件只村的退伍老兵朱志会,又一次来到村外的抗日烈士陵园,他在墓碑前斟满三杯白酒,再用抹布将碑身上的尘土拭去,“现在和平了,咱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你们安息吧!”
清明扫墓寄哀思,寄托的是对已逝先人的缅怀与祭奠。尤其是对那些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书写历史的英烈们,寄托哀思与怀念。当年,他们为我们牺牲;今天,请让我们牢记遗志为他们守护。广宗县的这位退伍老兵接过爷爷守护烈士的重担,40多年来义务坚守,这就是一种对英雄精神的敬仰和传承,更是一种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让英雄精神永垂不朽,首先需要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传承英雄精神的担当和奉献。在那个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是那些革命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民族尊严,保卫祖国领土。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与敌人抗争,他们舍小我为大我,用担当挺起中国的脊梁,用奉献书写中国的历史。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所以,在缅怀先烈的同时,党员干部更应该带头去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去传承其中的担当和奉献精神,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让英雄精神发扬光大、历久弥新,绽放时代光彩。
让英雄精神永垂不朽,凝聚起全社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磅礴力量,形成人人爱英雄、人人学英雄的社会氛围。一个人的力量太微弱,只有掀起传承先烈精神的社会力量,让每一个安享今日幸福生活的人都深知和平与繁荣的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鲜血乃至生命换来的;让每一位矢志于民族复兴大业的奋斗者都懂得拼搏进取、不停奔跑的内在动力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英雄用实际行动铸就的精神丰碑。这要求我们在缅怀中讲好英雄故事,传递英雄情怀。守岛英雄王继才、“时代楷模”王逸平以及在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牺牲的30名救火英雄等,他们都是英雄,他们闪光的名字、感人的故事,充分发挥着榜样的引领作用,凝心聚力,鼓舞前行。
在缅怀中唤醒记忆,在表达中传递真情,就能将英雄精神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点燃人们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全社会的爱国情怀与英雄精神。
(作者吕改成,摘自“河北新闻网”2019年4月4日)
有感而发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激扬英雄精神,砥砺家国情怀,告慰先烈,我们唯有传承,唯有发扬,唯有牢记初心、继承遗志,汇聚起坚不可摧的前进力量,才能让英雄精神引领出更美的新时代。
老师支招
1.注重选材,饱含真情实感。自古以来,英雄人物辈出,可写的对象很多,但要注意选材,最好紧扣当下社会形势,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比如抗击疫情的医护英雄、救火救灾的消防英雄、见义勇为的普通英雄等。写作时,字里行间必须流露真情实感,用真挚的感情来致敬英雄,打动读者,达到传递温情、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目的。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英雄故事更加感人肺腑。运用多种描写手法,饱满细腻地处理细节是必不可少的,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会给文章增光添彩。
比如精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人物描写就可以很好地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也可以在环境描写中加入细节描写,恰到好处的渲染,营造故事的情感氛围,感染读者,把读者带到故事中来。
3.精心组织语言,合理安排结构。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写文章时,要把语言摆在重要位置。
精心组织的语言,加上合理的文章结构,不仅能准确地表达思想情感,清晰地刻画人物形象,更能很好地为写作主题而服务。
【精彩习作】
负重前行的逆行者
杨倩倩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有难,岂能旁观哉!
2020年的春节,原本是一个美好祥和的新年,却传来武汉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蔓延的消息。从武汉到全国,疫情的最新信息时时刻刻拨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我们看到了负重前行的逆行者。
他,一位八十四的老人呼吁大家“千万不要到武汉等疫情严重的地方去”。可他却不顾个人的安危,丢下自己的亲人,踏上前往武汉的列车,与新型冠状肺炎进行正面交锋。他就是钟南山院士。
列车上,他戴着眼镜,眉头紧锁,双目微闭地靠在座椅的后背上,想必那一刻,他心里一定如烈火焚烧般疼痛吧:列车啊!请你快一点,再快一点,武汉人民正在水深火热中备受煎熬。我恨不得飞奔而去,与病毒决一死战,还这世间健康美满……他不停地给自己施压,那千斤重的巨石牢牢地压在他的心上,流露在每一缕白发和紧紧皱在一起的眉间。是啊!他的出征,扛着全国人民的期盼,扛着武汉人民的希望,扛着整个民族的命运,他怎能不压力山大呢?
在武汉疫情前线,他夜以继日地指导抗疫救护工作,进行疫苗临床研究。每一次在镜头前出现,他都是那么的疲惫不堪,眼睛布满血丝,嗓音沙哑,但他仍劝告大家不要随意出门,并掷地有声地告诉大家:“我们一定可以战胜新型冠状病毒!”他的每一次出现,每一次发言,都像给国人点亮了黑夜里的一盏灯,给大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我们难以想象,一位八十四岁的老人,羸弱的肩膀上背负的是一座城的期盼,承担的是亿万人民的平安,担负的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他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不顾个人安危,逆向前行,选择挺身而出,选择到最危险的地方去。这样心存民族、敬畏生命、舍生忘死的人,是我们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
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那些英雄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这些英雄会永远被人们牢记,成为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陕西白水县城关中学)
点 评
小作者紧扣当下形势,选择当代英雄人物,以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述展示了钟南山院士为国为民、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尤其是细致入微的神态、外貌描写,再加上细腻的心理描写,让人不禁想起了钟南山院士那张忧国忧民、疲惫憔悴的脸,怎能不触动读者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