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景荣 看召草 王妍莉
[摘 要] 随着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在线教学的开展,在线教学效果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基于PST(Pedagogy,Social Interaction,Technology)理论模型对41个高校在线教学设计案例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1)目前在线教学中的技术支持能够基本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功能便捷、易操作,但是要提升对信息发布者隐私安全的保护,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强化社交功能;(2)教学设计三个维度中的教学法(Pedagogy)整体处于最低水平,主要存在在线教学理念不清晰、教学评价形式单一、个性化教学实施较少的问题;(3)教学法(Pedagogy)、社会性交互(Social Interaction)、技术(Technology)与在线教学整体教学效果评价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各自分别对整体教学效果评价具有预测作用;(4)将教学法、社会性交互和技术三个因素同时纳入线性回归方程时,社会性交互对整体教学效果评价的预测作用不显著。研究表明,教师需要加深对在线教学理念的认识,创新在线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教学策略等方式,加强教学法、社会性交互、技术的融合,尤其要利用技术优势促进教学过程中社会性交互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 PST模型; 教学法; 社会性交互; 技术; 整体教学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沙景荣(1967—),女,宁夏银川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研究。E-mail:shajr818 @163.com。王妍莉为通讯作者,E-mail:wangyl-xx@163.com。
一、引 言
2020年初,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1]。众所周知,在线教学跟传统面授教学本质上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师生时空分离、基于媒介的教育教学实践[2]。在这种教学实践中,技术成为开展教学的重要保障。但是,技术是中立的,技术没有自主性,它只是根据人的目的参与人的认识活动[3]。Mayer教授也认为,技术本身并不会引发或促进学习,无论你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平台,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法取决于学习者的需求,还取决于学习材料的内容以及教学环境中的许多其他因素[4]。谢作栩等人的调研报告也显示,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保持学生注意力、保持课堂秩序、组织课堂讨论、进行课后线上交流反馈[5]。由此可见,通过技术促进社会交互和在线协作是“优质教育、知识建构、知识分享和社会进步的关键”[6]。
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设计案例为研究对象,选择PST(Pedagogy,Social Interaction,Technology)模型为理论框架,探索和评估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在线教学中的教学法(Pedagogy)、社会性交互(Social Interaction)、技术(Technology)三个方面的设计情况。同时,希望通过分析三者与整体教学效果评价之间的预测关系,了解在线教学设计在融合教学法、社会性交互与技术三个方面的不足,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二、PST模型的内涵与结构
PST模型由王其云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交互性设计和实用性概念为理论基础提出,用于指导教师将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有效地融入教学[7]。该模型认为,在线教学由教学法、社会性交互和技术三个关键部分组成。而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经验,进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8];教学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创造新知识以及制定下一步的学习策略[9]。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个人知识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下建构的[10]。两种理论为在线学习环境中的教学和社会性交互提供了理论基础[7]。这两种理论都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11]。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支持和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意图[7]。
互動性是学习环境的主要结构和显著特征[12-13]。有效的学习环境应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社会性参与和交互[14]。PST模型将在线学习环境中的交互简化为学习者—内容、学习者—人和学习者—界面的交互[7],如图1所示。其中,教学法体现学习者—内容之间的交互,因此,学习环境或技术要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支持,使内容有意义、真实且与学习者相关。例如:设计适宜在线教学环境的教学策略,突出在线教学工具的数据追踪特征,开展个性化教学等。社会性交互体现学习者—人之间的交互,这就要求学习环境或技术要为社会性交互的开展提供条件和便利。例如:在线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工具应该满足师生或生生的同步和异步交流需求,创造灵活舒适的沟通环境。技术体现的是学习者—界面之间的交互,因此,为了使人与界面的交互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学习者与内容、学习者与人的交互,学习工具应该易于学生掌握,满足各种交互和教学需求。
根据Kirschner等人的观点,一个有用的系统应该满足两个主要条件:必要的实用性和易用性[15]。对于在线学习系统而言,实用性是指该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而易用性决定了系统的必要功能是否容易被学习者处理和掌握。因此,在线教学中的技术工具或在线教学环境应该具有满足教学和社会性交互的功能,并且容易操作、足够灵活。
PST模型被证明适用于教学过程的许多阶段[16]。但是,目前国内缺乏使用该模型评估在线教学设计的实证类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高校在线教学设计案例为研究对象,以PST模型为理论基础,从教学法、社会性交互、技术三个维度对在线教学设计案例进行编码分析。
三、研究设计
(一)编码标准的制定
教育系统是教学法、社会学和技术的独特组合[15]。在教学背景下,教学法通常指教师用来提供教学或促进学习的教学策略、技术或方法[17]。而在PST模型中,将教学法定义为某个学习环境或信息和通信技术工具(ICT)为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而提供的教学法上的支持[16]。王其云等人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保证在线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即支持和满足学习者的各种需求和学习意图、具有灵活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具有支持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和活动[15-17]。本研究参考这些原则,从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个性化教学五个方面编码分析教学法的设计效果(见表1)。
关于社会性交互环境的设计原则,本研究参考王其云在PST模型中提出的设计原则,即提供舒适且安全的交互环境、提供多种同步或异步通信工具[18]、有效的促进交流[19],并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将社会性交互分为社交环境与氛围、便捷性、丰富性三个维度(见表1)。
在PST模型中,技术是一种设计和支持工具[7],许多学习活动都是在计算机的支持下进行的。在线教学中的资源建设、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技术。因此,技术必须随时支持在线学习环境,并且使访问方便快捷[20]。因此,王其云等人提出了在线学习环境下技术支持的设计原则,即实用性和易用性[18-20]。本研究参考该原则,将技术分为实用性和易用性两个指标(见表1)。
综上所述,我们将PST模型从教学法、社会性交互、技术三个维度分解为10个指标,评分等级从1到5逐级递增。最后由7位经验丰富的研究者根据PST编码表对41个在线教学设计案例进行评分。结果显示,教学法、社会性交互、技术三个维度评分结果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α为0.835,0.747,0.773)。
在线教学设计案例整体效果评价指标参考王汉澜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表”第一层次的指标,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21]。其中,教学基本功从教法、教学过程设计和学法三个方面进行评定,主要检测教师是否使用具有适应性、启发性、探究性的教学方法以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过程设计主要检测教师是否明确说出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等。学法主要检测教师是否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为了评价在线教学设计案例的教学理念,特别增加了教学思路评价指标。因此,在线教学设计案例整体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8个方面,其中,教学思路、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满分分别为15分,其余4项满分分别为10分,总计100分。由7位评价者对41个在线教学设计案例的整体教学效果进行评分,结果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α=0.889)。
(二)案例来源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各高校公众号上随机收集关于“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在线教学设计案例45个。剔除4个新闻报道类或工具介绍类教学案例,最终筛选出呈现完整教学过程的41个案例。案例来源高校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其余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
(三)分析方法
首先,利用网络随机收集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设计案例并进行筛选。其次,以PST模型为基础制作“PST编码表”以及“在线教学案例整体效果评价表”,由7位长期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教师对案例进行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最后,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四)数据分析
研究中的数据分析除了评分结果的内部一致性检验,主要将数据分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数据的初步分析,包括对各个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相关性的分析;第二部分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主要分为单变量线性回归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三个自变量分别对因变量的预测作用和三个自变量同时纳入方程时对因变量的预测作用。
四、研究结果
(一)在线教学中的教学法、社会性交互、技术与整体教学效果评价的现状
对教学法、社会性交互、技术、在线教学设计案例整体教学效果的相关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教学法、社会性交互、技术、在线教学设计案例整体效果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从平均值来看,PST各维度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中值为3.00),三个变量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是技术、社会性交互和教学法。其中,在教学法维度中,个性化教学(M=3.14)、教學评价(M=3.24)、教学理论(M=3.29)平均值处于该维度中相对较低的水平;社会性交互中的社交环境与氛围(M=3.67)处于该维度中相对较低的水平;技术维度的实用性(M=4.51)和易用性(M=4.19)平均值均处于较高水平。这表明技术支持具有良好的效果,基本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社会性交互环境中,主要需要加强社交环境与氛围的建设,增强信息发布和编辑的灵活性,更加注重保护发布者的隐私;在教学法维度,教师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未实施区分化教学;教学评价形式较为单一,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促进作用比较有限,相对缺乏对在线教学理念的认识。对于整体教学评价,各项均分基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相对而言,满分为10分的各项中,教学目标项相对偏低;满分为15分的4项中,教学思路项相对偏低。该结果与PST模型教学法的平均值结果呼应。说明教师在线教学中的相对薄弱项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和思路上。
(二)教学法、社会性交互、技术与整体教学效果评价的预测关系
1. 教学法、社会性交互、技术分别与整体教学效果评价的线性回归分析
教学法、社会性交互、技术分别与整体教学效果评价进行单变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教学法对整体教学效果评价预测效果显著(F=138.939,p<0.01),对整体教学效果评价的解释量为78.1%; 社会性交互对整体教学效果评价具有显著预测效果(F=13.801,p<0.01),对整体教学效果评价的解释量为26.1%;技术对整体教学效果评价预测作用显著(F=32.709,p<0.001),对整体教学效果评价的解释量为45.6%。这说明在不考虑各个因素的融合问题时,教学法、社会性交互与技术分别对整体教学效果具有预测作用。
2. 教学法、社会性交互、技术与整体教学效果评价的多元线性回归反向淘汰法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反向淘汰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所有可选择的变量都放进方程中;其次,逐个做剔除检验,直到不能剔除为止;最后,得出有效的回归变量。为了探讨教学法、社会性交互和技术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对整体教学效果的影响,将教学法、社会性交互、技术同时纳入回归方程,和整体教学效果评价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见表4)。結果表明,同时将教学法、社会性交互、技术纳入方程时,教学法对整体教学效果评价的预测作用显著(β=1.058,t=9.020***),社会性交互和技术对整体教学效果评价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为了进一步挖掘剩余变量对整体教学效果评价的预测作用,我们将社会性交互和技术同时纳入方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技术对整体教学效果评价预测作用显著(β=1.197,t=3.873**),社会性交互对整体教学效果评价预测不显著。这说明,在教学法、社会性交互和技术同时作用于整体教学效果评价时,社会性交互的预测作用最弱,未对整体教学效果产生显著预测作用。因此,未来需要重点加强教学设计中的社会性交互设计。
五、结 论
(一)夯实在线教学理论认识,发挥理论引导作用
教学设计能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直接相关[22]。因此,要想构建有效的在线教学设计,要以适宜的教学理念为基础,体现在线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教学等理念。但是本研究发现,教师教学理念平均得分仅有3.29,处于教学法子项目中的低分水平;个性化教学指标平均得分为3.14,是教学法子项目中的最低项。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技术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已经突破了简单的学习环境构建、工具开发和应用策略等方面,如何应用技术来设计教学,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大脑在概念性思维学习方面的力量,是值得深思的问题[23]。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理念的变革,对在线教学有自上而下的系统化认识,从而根据自身专业和学科特征开展适当的在线教学活动,避免“换汤不换药”“照搬线下课堂”的现象。
(二)加强教学设计系统观,促进教学法、社会性交互和技术的整合效果
对于在线教学的“系统化教学设计”而言,既需要合理的技术来支持教学设计的实施,又需要有效的社会性交互来促进教学活动的完成。无论教学的技术支持形式如何变化,教学设计的本质是不变的,教师必须以技术为媒介,抓住课程内容和在线教学的特征及优势,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重构。Mishra和Koehler认为,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是关于技术在教与学环境中的存在、构成和潜在的知识[24]。它包括对于一个特定教学任务存在的一系列工具的理解、根据适应性选择工具的能力、使用工具效用的策略、教学策略知识,以及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使用教学策略的能力。好的教学需要理解技术如何与教学法和内容相联系[25]。可见,教师在了解和熟悉技术应用以后,更重要的是加强技术与教学策略、教学目标等的深度融合。
Mayer在谈及未来多媒体学习的研究时提到,教师如何与学习者建立互动关系很重要,即使教师仅仅是屏幕里的一个非人类的形象,通过什么方式让学习者建立与教师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4]。在线学习者通过交互媒体实现的交互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水平,从而决定了在线学习的成功与否[26]。而教学的基本职能在于促进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加速人的文化生成,亦即促进社会文化的个体化、人化和特定个体的社会化、文化[27]。社会性交互不仅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和生生关系,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对发展学习者的社会性也至关重要[28]。如果不为学生提供社会性交互环境,就缺少了环境对学生的约束、感染作用,失去了促进有效社会性交互的有利条件[29]。一份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的调研报告指出,师生使用最多的交互方式是语音和视频连麦,师生及生生的互动形式越丰富,教学效果越好[30]。教师当前在在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三个重要问题是互动不够充分、技术不够完善、师生不够适应。该调研结果也表明,教学设计中的社会性交互问题既是教师实践中的难点,也是研究中的重点。因此,在线教学设计需要持有一种系统观,综合考虑在线教学的技术环境和师生时空分离的本质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及目标,重新设计在线教学中的演示、小组讨论活动,以便于在线学生的参与;将合作策略纳入学习活动以促进在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等[31],探索适宜的在线教学模式和策略。
(三)教学学术视角的在线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从教学整体效果评价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整体教学效果中等偏高,说明教学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在线教学的常态化发展,对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教师亟须以自身学科和教学环境特点为立足点,找到提升在线教学质量的路径。如果教师能够从教学学术的视角展开教学和研究,相信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卡内基基金会和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AAEH)将教学学术定义为“教师根据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用适合该学科认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该问题,将结果应用于实践,并进行交流、反思与同行评议”[32],其重要价值在于,引导和启发人们更进一步去思考科研与教学之间的整合关系[33]。对教师教育而言,教学法知识与学科知识同样重要[34]。好的教学意味着,教师既是学者,又是学生,通过阅读、课堂讨论及学生的评论和提出的问题,教师自身也将被推向新的创造性的方向[35]。而PST模型既可以用于教学设计的评估,也可以作为教师在前期开展教学设计时参考的依据和原则[7]。因此,教师在提升在线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可以从教学学术的视角,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利用PST模型去设计教学过程,并且在课中观察学生的学习参与情况,在课后对照PST理论模型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在此过程中,促进教师及师生之间关于教学过程的探讨与交流,构成教学共同体,让学生从“被研究对象”转向“研究参与者”,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最后,教师通过总结问题及成果,将经验化的教学知识转化为可以传播和管理的“物品化”知识,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探究在线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20-02-04)[2020-03-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2/t20200205_418138.html.
[2] 陈丽.在线教学不是照搬课堂教学那么简单[EB/OL].(2020-02-16)[2020-03-10].https://mp.weixin.qq.com/s/w4p0uCBx2Wcpk5QZq Ws4qg.
[3] 张务农.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哲学“技术理论”问题的生成及论域[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5):25-31,63.
[4] 王雪,王志军,韩美琪.技术环境下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新发展——访多媒体学习研究创始人Richard Mayer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19(10):8-13.
[5] 谢作栩,薛成龙,邬大光,等.疫情期间高校教师线上教学调查报告[EB/OL].(2020-04-05)[2020-04-10].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95066014&ver=2468&signature=VQLdQP1TFOwsx7WBvKFkl68QJZxOKEET1tDOtZvenMQZdu-0VqGEc8vw 3Q3*VD-BwNIHVezE9n6CXaY1ImyDNC4Yew4mldCoSy P7oUPXv5SYzGu7lyTjvVoC1zKiQYO7&new=1.
[6] 琳达·哈拉西姆,肖俊洪.协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在线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J].中国远程教育,2015(8):5-16,79.
[7] WANG Q Y.A generic model for guiding the integration of ICT into teaching and learning[J].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2008,45(4): 411-419.
[8] 高文.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J].全球教育展望,1998(1):24-27.
[9] WINK J, PUTNEY L. A vision of vygotsky[M].Allyn and Bacon:A Pearson Education Company,2002:85-115.
[10] PALINCSAR A S.social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DB/OL].[2020-03-10].http://www.findarticles.com/cf_0/m0961/v49/210306272/print.jhtml.
[11] 沈映珊.認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在学习观的分析比较[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S1):21-23.
[12] CHOU C.Interactivity and interactive functions in web-based learning systems: a technical framework for designer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3,34(3): 265-279.
[13] VRASIDAS C. Constructivism versus objectivism: implications for interaction, course design,and evalu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2000,6(4): 339-362.
[14] 杨进中,张剑平.基于社交网络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2):89-97.
[15] KIRSCHNER P, STRIJBOS J W,KREIJNS K, BEERS P J. Designing electronic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4,52(3): 47-66.
[16] WANG Q Y. Guiding teachers in the process of ICT integration: analysis of three conce-ptual models[J].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9,49: 23-27.
[17] CHEN T. Recommendations for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networked learning communiti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2003,30(1):35-44.
[18] WANG Q Y, HUANG C Q. Pedagogical, social and technical designs of a blen-ded synchronous learning environment[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8,49(3): 451-462.
[19] WANG Q Y. Designing a web-based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J].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009,17(1): 1-12.
[20] TOMLINSON H. E-moderating: the key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line,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formerly school organisation[J].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2002,22(4):455.
[21] 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189-202.
[22] 刘莉,张爱文.教学设计与网络学习环境——第五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5(3):5-13.
[23] 郑旭东,王美,尹佳,任友群.教学设计的理论、模型与技术——《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四版)》基础部分述评之一[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6):63-69.
[24] MISHRA P,KOEHLER M.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a framework for te-acher knowledge[J]. Th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06,108(6):1017-1054.
[25] 焦建利,钟洪蕊.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研究议题及其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0,28(1):39-45.
[26] GUNAWARDENA C, LOWE C, ANDERSON T. Analysis of a global online deb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for examining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computerconferencing[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997,17(4):397-431.
[27] 张广君. 教学基本职能: 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0(2):53-57.
[28] 陈丽,仝艳蕊.远程学习中社会性交互策略和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06(8):14-17,78.
[29] 姚芳芳. 现代远程教育中基于网络的社会性交互环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30] 张洪忠,张志祯,何康,徐雪迎,苏世兰,王競一,石中甫.新冠疫情期间中小学在线教育互动研究报告[EB/OL].(2020-04-02) [2020-04-05].https://www.duanshu.com/article/1648.
[31] WANG Q Y, QUEK C L, HU X Y. Designing and improving a blended synchron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an educational design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 2017,18 (3): 99-118.
[32] MCKINNEY K. Enhancing learning through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challenges and joys of juggling[M].San Francisco:Jossey Bass,2007:6,9-10.
[33] 左璜,罗羽乔.网络环境下教学学术表征范式嬗变:基于知识表征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2):23-30,39.
[34] 劉隽颖.“教学学术”研究体系的四维建构及其实践机制[J].江苏高教,2019(1):74-82.
[35] 欧内斯特·博耶.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M]//吕达,周满生,丁枫.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3.
Research on Text Coding Analysis of Overall Effect of Online Instructional
Design Case Based on PST Perspective
SHA Jingrong, KAN Zhaocao, WANG Yanli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online teaching during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eriod, the effect of online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Based on PST (Pedagogy, Social Interaction, Technology) theoretical modeling,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coding analysis of online instructional design cases of 41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and finds that: (1) the current technical support in online teaching can basically meet the teaching need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functions are convenient and easy to operate. However,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and security of information publishers,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enrich and strengthen social functions; (2) pedagogy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is at the lowest level as a whole, mainly due to the unclear concept of online teaching, single form of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less implementation of personalized teaching;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pedagogy, social intera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of online teaching, and each has a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4) when the three factors of pedagogy,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echnology are simultaneous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social interaction has no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It shows that teachers in the future need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online teaching concepts, innovate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under online teaching environment,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pedagogy,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echnology, and especially use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to promote social interac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words] PST Model; Teaching Method; Social Interaction; Technology; Overall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