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尚荣
高挑身材,长发披肩,风度翩翩,气质高雅。这是中小学管理杂志社原主编沙培宁老师给我们所有人留下的印象—无论是与她相熟已久的老朋友,还是刚刚和她接触的校长和老师们。
这里用得上一句颇有哲思的古语:相由心生。的确,人的表情是人内心的确证,人的气质是由内而外的流露与表达。用美学之父鲍姆加登的话来说,美,首先是一种教养;用黑格尔《美学》中关于风格的论述来说,风格是一种习惯;用怀特海的话来说,在风格之上有种诸神的力量,那是思想的力量。沙培宁,风格鲜明,很美。
《情与思:一个媒体人的教育言说》收录了沙培宁多年教育编辑生涯中的大部分代表作。为沙培宁的大作作序,荣幸中有收获的感觉,也有进步的体悟。书中有一篇文章是《用孩子的眼睛望出去》,我盯着这个题目和这篇文章好长时间,有种想象出现在眼前:沙培宁不正是有一双孩子的眼睛吗?清澈、明亮、真诚、锐利。她从这双眼睛望出去,是她的视域,由此带来她的视角、她的世界,因而有了对这个世界的言说;我们循着她的眼睛望出去,不也形成了自己的视角,构造了自己的世界,而后与大世界相融合,有了自己的言说,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吗?沙培宁有一双这样的眼睛,也给了我们一双这样的眼睛,这是我读这本书最深切的感受与最大的收获。
如今,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话筒,用自己的话筒言说自己的声音。开放时代的声音是多元的,问题是你究竟发出的是什么声音。沙培宁的话筒是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是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发出声音的,而话筒的线又与她的心灵联结在一起,因此,那个声音是来自她内心的。这样,眼睛、话筒、心灵构成了一个媒体人的整体。她的教育言说,是宏大的,又是精微的;是深刻的,但一定是真诚的;是“道问学”的,更是“尊德性”的。总之,沙培宁的言说,映射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沙培宁有双道德之眼,以道德良知发出了道德的呼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散发出多彩的光芒,但有个底色与本色,那就是伦理道德。沙培宁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好老师,投向乡村教师,呼唤“教育当以慈悲为怀”;把目光投向孩子,力主“孩子该有孩子的模样”;把目光投向“贵族精神”,言说了“贵族精神”的三要义—教养、责任、自由,提出要“守住灵魂的贞操、完成精神的锤炼”。她在《中小学管理》创刊20周年之際,写下了四个字:“爱有归处”。是的,《中小学管理》以博大的道德胸怀,唤起了校长、教师们更多的爱;她自己的爱,也有了归处。
沙培宁有双真诚之眼,以真心唤起真情,以真情唤起深情,以熟知唤起真知。真、真实、真诚、求真、学做真人,是中华民族的高贵品质。在中国人的脉管里,流淌着真诚的热血;在中国人的真诚里,有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如今,诚信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相应,教育必须以真知、真情、真心延续中华民族的血脉。沙培宁是最讲真的,最讲真诚的。她以真诚之眼,期盼中国教育让真成为一种文化和气象。她认为,真是一种纯粹,是透彻地“明自己”,是“本色地存在”,是“守护人性中那原本的厚道”,是教育的敞亮,是活得透明。她还认为,真是一种力量。的确,教育是有真谛的,我们要永远追寻教育的真义。沙培宁以她的真诚之眼,表达了真诚的论说,我们要为此而不懈地去追求,学做真人。
沙培宁有双智慧之眼,以“闲闲”大智观察教育,以“炎炎”大言言说人生智慧。智慧,那么古老,又那么年轻;那么遥远,又那么亲近;那么宏大,又那么细微。智慧有大小之分。庄子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沙培宁学的是哲学,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过多年,与哲学大师们在一起,其哲思是丰富的、深厚的,又是灵动的。她采写过许多名师和名校长,写了他们的大胸襟、大情怀、大手笔、大人生,这些都是大智慧的言说。
哲学家牟宗三先生说:“不是生命所在的地方,没有真学问的出现。”生命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沙培宁在书中多次写到陶西平先生。陶先生是教育家,是我们的人生导师。陶先生以他的生命创造了真学问、真教育。沙培宁对陶先生的爱戴与尊重,让我们心动。她还写过一篇名为《作为生命体的学校》的文章。文中说,学校应当有生命感,由此而有生长感、整体感、历史感、本土感,充溢着生命的体温,同时有“未来感”,永远在路上。完全可以说,沙培宁是以自己的生命在言说,以自己生命的体温去温暖作者与读者。她的生命是美的,是高贵的。
用自己的眼睛望出去吧,像沙培宁老师那样!如此,你的视界必定在高处,你的世界必定是宏大而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