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忆凯 韩彪 黄世友 何俊贺 潘翠
摘 要:目前,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人们心中地位的逐步提升,我国政府及国民愈发关注环境污染问题。而污染土壤问题是隶属于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存在,同时受到我国实际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其在近几年也成为了国家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对污染土壤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文章就污染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相关概述展开,具体分析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相关特性,进而通过对现阶段其修复技术进行系统性阐述,探讨了其修复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与今后发展所需注意的相关内容,旨在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简要借鉴。
关键词:污染土壤问题;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28-0163-02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people's minds, our government and citizen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problem of contaminated soil belongs to the important existenc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limited available land resources, the rapid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and so on. It has also become a key issue of national concern in recent year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contaminated soil.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oil contaminated by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contaminated soil, analyzes the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contaminated soil, and then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its remediation technology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ts remedi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and the relevant content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future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brief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relevant scholars.
Keywords: contaminated soil; soil contaminated by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remediation technology
我国地域广阔,所拥有的土地面积位于世界前茅,但受到人口、不同区域的实际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实际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很有限的。同时,在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一度成为我国政府与国民的关注重点。而基于此背景之下,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对于污染土壤的处置成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与国民所关注的工作重点。我国诸多学者也就污染土壤相關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叶茂浙等人[1]结合具体工程案例通过小试验方式分析出适合于该案例中污染场地修补技术,为同类型的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了重要参考;范宇等人[2]针对由于多环芳烃所造成的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展开研究,结合具体案例对比分析了热脱附法与芬顿氧化法两种修复方案各自特点;张永明等人[3]则结合具体案例重点分析了化学氧化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的实际功效等等。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是污染土壤中非常典型的存在,其所含特性导致其修复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对其修复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相关概述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相关概述的涵盖内容较为广泛,本文将从挥发性有机物相关概述、污染土壤相关概述以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相关特性三部分内容对其进行系统性阐述。
1.1 挥发性有机物相关概述
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我国有着十分明确的定义: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满足饱和蒸汽压高于70Pa条件且满足沸点低于260℃的有机化合物即可被认为是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实际来源很多:在煤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都不可避免产生此种物质,而汽车尾气、家用天然气燃烧等也会产生此种物质,这也就导致其实际存在区域分布十分广泛。同时,大部分挥发性有机物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毒性的,这种毒性不仅仅体现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也体现在会危及到人们的身心安全。
1.2 污染土壤相关概述
污染土壤简而言之就是土壤受到了污染,其在内容上指土壤在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后而出现本身原有生态系统遭破坏,进而导致土壤的正常功能无法使用。污染土壤的出现原因有很多种,绝大部分都与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而污染土壤的出现也会对其所存在区域的水体等地理环境因素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危害到所存在区域的居民的身心健康。
1.3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相关特性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是污染土壤中一类典型的存在,同时其本身因为挥发性有机物而导致的特性而被认为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污染土壤,也被认为是潜在危害性最大、理应优先展开修复工作的污染土壤。其主要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其内部实际所富含的污染物的种类十分繁杂且大多具有挥发性,造成此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挥发性有机物本身的种类繁多。这也就导致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所包含的污染物的体系十分复杂,而这种复杂的体系又会因为挥发性有机物之间的协同等作用而导致危害程度加大,同时也会增加修复工作的难度。而挥发性有机物本身的挥发性会导致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在一定条件下会解除对于其的吸附作用,从而导致其直接进入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其次,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也是具有毒害性的。这种毒害性很难被土壤自身的降解能力所妥善处理,这也就导致其在未经过修复工作时无法被重新利用,从而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最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污染土壤,它的污染物往往被土壤所吸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这种隐蔽性也就导致即使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已出现,也很难被人们所察觉。
2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现阶段研究状况分析
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依据我国当前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主要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以及生物修复技术三种[4]。
2.1 物理修复技术
对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其所可以采用的物理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挖掘、翻耕以及热解吸等方式实现对于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分离处理,从而实现对于污染土壤的修复。而基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特性,其所采用的物理修复技术主要为热解吸技术与光降解技术两种。热解吸技术主要是通过红外线、微波等方式实现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加热处理,使其温度升高到一定范围,以实现对于挥发性有机物的热分解,进而将其转换为气态而挥发去除[5]。而光降解技术则是利用光照条件实现对于挥发性有机物的降解。物理修复技术的实际操作较为简单,且所需耗费的时间短,但是其所耗费的成本也较高,同时也很容易出现修复程度过低而造成二次污染等情况。
2.2 化学修复技术
应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技术主要是土壤淋洗技术。这种技术实际操作步骤相对较为繁琐:首先要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从污染区域内挖掘出来并进行预处理,随后再采用物理分离方法实现对于污染土壤的分离处理后,将其投入到专门的淋洗设备之中,并针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淋洗溶液展开清洗工作,最后再将经过淋洗的污染土壤进行脱水处理,进而实现对于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去除[6]。此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选用的淋洗溶液极易残留在土壤之中,对生态环境安全存在着一定的威胁。同时对于采用此种方法所回收的污染物,当前也没有很好的处置方法可以实现完全消除,并且对于其实际应用过程中所产生废液废水,当前也没有很好的处置技术消除其可能导致的二次污染。
2.3 生物修复技术
应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最重要的是生物堆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对污染土壤的堆积,并进行一定手段的处理,从而营造出适合于好养微生物生存的环境,进而利用好氧微生物实现对于污染土壤的修复。然而该种技术在利用好养微生物实现对于污染物的降解的同时,尚不能很好的处置好降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滤液,这也就极易导致二次污染的产生,同时该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会对周边空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今后研究发展方向
3.1 原位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
对于现阶段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而言,大多是存在一定缺陷,且极易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受到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今后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将会沿着原位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这种发展方向一方面降低了现有修复技术由于污染土壤移位处理所需耗费的技术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对于自然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例如风能、太阳能等,营造出适宜土壤中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从而提升土壤的自我修复能力,进而实现对于污染物的自我清理。
3.2 多层次综合性发展方向
我国现阶段所存在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本身所涵盖的污染物成分是十分复杂的,同时污染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是不完全相同的,而现阶段所采用的修复技术大多比较单一,且各个技术的关联度低,实际的修复效果有限。因此在今后发展中,必将针对复杂的污染物体系研究出多层次综合性的修复技术。通过对于各种技术的综合性利用,加强各個技术之间的串联关系,进而形成多层次综合修复技术理论,从而更好的指导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工作,实现对于污染土壤的全方位立体式处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污染土壤问题是隶属于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存在,其相关内容必须得到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这一污染土壤中的典型存在,现阶段我国对其主要采用的修复技术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与不足。因此,一方面国家及社会各界要重视对于其修复技术的研究,通过资源、政策等方式的帮助,以促进相关高校及研究机构对其修复技术展开研究工作;另一方面,相关高校与研究机构在对修复工作展开研究时,应充分考虑我国污染土壤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他国经验,而是要注重于与本土实际相结合进而进行自主研发。
参考文献:
[1]叶茂浙,林天鑫,金鑫龙,等.某制革企业旧址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实例[J].广东化工,2020,47(02):111-114.
[2]范宇,徐飞.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应用对比研究[J].建筑科技,2019,3(06):52-55.
[3]张永明,李磊,李怿,等.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化学氧化处理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9,50(11):106-110.
[4]梁照东.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J].环境与发展,2020,32(02):79-80.
[5]王星,王欣,郭斌,等.微波脱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J].应用化工,2020,49(03):638-640.
[6]马妍,董彬彬,杜晓明,等.挥发及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异位修复技术的二次污染及其防治[J].环境工程,2017,35(04):17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