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初探

2020-10-20 06:11董金生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功能作用农村发展

董金生

摘 要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挖掘农村潜力,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我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现如今,传统农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农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相结合所形成的休闲观光农业逐渐兴起。基于此,对休闲观光农业的概念、特点以及功能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推动休闲观光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休闲观光农业;功能作用;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054

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休闲观光農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受到了广泛欢迎。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服务业、旅游业以及农业进行了整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探究休闲观光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休闲观光农业概述

1.1 休闲观光农业的概念

休闲观光农业起源于国外,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在我国出现,在近几年才逐渐兴起。以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针对休闲观光农业的概念解读有很多,笔者认为休闲观光农业是以农村和农业为载体、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新型旅游活动,可以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体验,同时其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休闲观光农业,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到农事活动中,享受农村自然景观带来的快乐。

1.2 休闲观光农业的特点

作为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形成的一种全新行业,休闲观光农业表现出以下特点。1)生产性,休闲观光农业依托农村和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绿色生态的农产品。2)观赏娱乐性,基于农业生态资源的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游赏项目,而且可以建立专门的娱乐设施。3)参与性,游客可以直接参与到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获得从事农事活动的全新体验。4)文化性,休闲观光农业中涉及到的许多农村资源往往具有丰富、悠久的文化内涵。5)市场性,休闲观光农业主要面向的是广大城市居民,因此在进行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季节、地域等因素,以建构起稳定的市场。6)生态性,休闲观光农业为久居城市的居民提供了一种自然、质朴的生活方式,强调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与良性循环。7)季节性,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特征,因此依托农业资源形成的休闲观光农业也具有季节性特点[1]。

1.3 休闲观光农业的功能作用

1.3.1 经济功能

休闲观光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许多新鲜绿色且平时接触不到的农副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吸引大量的城市居民。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创造一条全新的营收渠道。同时,产业规模的扩大还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助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丰富农业的功能。

1.3.2 社会功能

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为城市和农村居民的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同时也为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汇聚打造了稳定的平台,有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

1.3.3 生态功能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可以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化改善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农村资源可持续开发,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1.4 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介绍

1.4.1 农业观赏性旅游模式

农业观赏性旅游模式主要是指游客通过观赏农业景观以及特色建筑的方式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生活状态。可供观赏的农业景观包括自然景观、畜牧养殖、现代农业等,不同地区可基于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如农业资源和原生态自然景观丰富的地区可选择自然观赏型旅游,动物养殖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可发展畜牧养殖观赏型旅游。

1.4.2 体验参与型旅游模式

体验参与型旅游模式即为游客提供亲自参与农事活动的旅游模式,具体可以分为农园采摘和渔场垂钓两大类。前者是在果蔬作物成熟的时节让游客进入果园中进行观赏游玩或是采摘品尝;后者则多是依托水库、河流等地上水体为游客提供垂钓、观光等项目。

1.4.3 综合型旅游模式

综合型旅游模式就是将多种旅游模式进行融合,最常见的就是依托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资源,配套开发餐饮、娱乐、住宿等多元化服务项目,建成生态园区。

1.4.4 其他模式

根据休闲观光农业的分布地域差异,可以将其开发模式分为城市发展依托型以及自然依托型。基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自主式、自发式以及开发式三种发展模式。

2 推动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 完善统筹规划,做好环境保护

科学的规划是保障休闲观光农业始终维持正确发展方向的必要条件。对此,各地区应基于当地地域、产业优势以及其他有利条件,确定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依托地区整体性规划对该产业进行特色规划,以有效避免当地农户盲目自主开发经营所造成的的资源浪费。同时,地方政府还应将休闲观光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进行融合,学习借鉴成功的发展模式,实现效益最大化。

同时,要对资源进行整合,加强环境和资源保护。在对农业、生态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依托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景观、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组合,打造天然、清新的景观环境,促进农业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协调。

此外,要积极推动休闲观光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做好景点、景区开发联动工作,将其共同纳入到新农村建设体系中。

2.2 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开发深度与强度

休闲观光农业主要面向的是长期处于快节奏生活中的城市居民,他们所向往的是回归自然,因此在对农业生态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能照搬传统旅游业的模式,而是要尽可能保持原生态,形成独具特色的项目产品体系,培育优良的品牌。

在品牌建立之后,应进一步加大休闲观光农业品牌的营销宣传力度,借助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渠道进行全方位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在宣传策略的选择上,应针对不同主题的产品以及不同的目标群体采用差异化的宣传方式,并加强区域之间的协同配合。

除此之外,还应丰富资源开发模式,如自然生态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可以采用生态观光园模式,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野营、避暑等服务项目。对于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可以开发主体农业园模式,为游客提供亲身参与农业活动的项目[2-3]。

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构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需要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因此有必要对各方面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如增设公交线路、建设公共厕所、修建凉亭等。但以上内容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会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最好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配合、市场化运作和公益性原则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2.4 开发特色产品,深挖文化内涵

对于休闲观光农业而言,突出特色是其持续发展的根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风俗习惯、地理条件、自然生态资源存在普遍差异,各地应基于自身特点开发独具特色的服务项目产品,而将农业特色资源和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是特色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应基于目标群体的兴趣爱好,对农业种植、自然景观、人文风俗等进行针对性开发,打造自然、质朴的环境氛围。同时,还应注重最新农业发展成果的展示,为游客带来新奇的体验,满足其参观学习和休闲观光的需求。此外,历史、民俗、文化等方面的文化内涵也具有极高的挖掘价值,可融入到特色产品的开发之中。

2.5 加强人才培养

要想推动休闲观光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支撑,而目前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农民,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作为一种交叉性产业,休闲观光农业需要的是掌握农业、旅游、休闲、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人才,想要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政府部门作为主导,组织农林、旅游等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多元化培训,全面提高当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此外,可以和各大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进行定向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持续输入新鲜血液。

3 结语

綜上所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现阶段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从目前来看,我国各地区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表现出许多问题,需要通过统筹规划予以解决。本文提出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策略,希望可以为该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于同毅.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2] 武巾人.济南近郊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舟山市:浙江海洋大学,2017.

[3] 耿芳.基于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应用研究[D].杭州市:浙江大学,201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功能作用农村发展
连接农村,面向城镇大型公益化APP开发基础分析
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和社会治理研究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农村发展中农村经济管理的影响研究
歌唱嗓音共鸣声效在歌唱艺术中的功能作用
音响技术在舞台上的功能和作用
芳香植物的特性及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