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卿
一位好友进入滴滴做HR实习,我们聊天的时候,突然发现本科四年的重大误区:以为实习只是为有就业倾向的同学准备的,校内的奖项比实习更重要。
今年疫情期间我在网上投递简历,大大小小的奖项总觉得缺少分量,实习经历那一栏也很空。好友在工作间隙向我们倾诉:“刚刚又刷掉了一位帝国理工学院的硕士,还有香港城市大学的硕士,都只是来应聘很小的岗位,今年的就业寒冬也太残酷了吧……”激烈的竞争让人咋舌。学校规定的实习时间是大三下学期的暑假或大四上学期的寒假,并且计入学分。我从大一开始计划在国内读研,以为实习经历对自身并没有什么太大助力,寒假要和家人团圆,暑假的时间要分配给读书、旅游、学第二外语,完全没有主动申请大厂实习的意识,只在朋友家的教育机构找了一份闲职。与此同时,准备出国、就业的同学正在烈日下奔波于写字楼与出租屋之间。在北京实习的同学向我们抱怨出租屋坏掉的空调,那是正值盛夏的七八月份,每天跑完各个会议现场,回家打开门只有一屋子的闷热空气;另一位在新浪实习的同学开玩笑说,在北京实习的工资和房租基本是一比一抵消的。最后她们还是诚恳地总结,在实习中确实学会了很多东西。
到了大四,保研与考研的失利让我不得不考虑其他出路,比如出国进修。我的室友大二就考出了雅思成绩,顺利地申请上理想学校,而我在大四的紧要关头才开始一边摸索语言考试的流程,一边投递实习简历。我之前不理解暑期实习的重要性,身边也没有人督促过我检测英语水平、考出语言成绩;学校在评比奖学金时,个人参与的社团活动、竞赛占了较大的评分比例,大厂实习除了给简历“镀金”的作用,好像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当我们毕业后,校内构筑起的评价体系似乎瞬间颠覆,发表的文章、收获的奖项都不如一段真材實料的大厂实习经历让人信服,许多国外名校在招收授课型硕士时,也很重视行业内的实习经历。狭隘的思维将我禁锢在校园的一方小天地内,安逸地蜷缩起触角,没有主动向外延伸的长远目光。我似乎只是落后了同龄人几步,但那几步的差距在无形中越拉越长,一抬头就很难再赶上了。
毕业季经历过这些事后才发现,“教育”与“职业”的联系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紧密,不是埋头苦学就能有好工作、好未来,选择与时机也许比努力更重要。文凭在“通货膨胀”,人才在内卷贬值,升学与就业仿佛一场没有尽头的耐力跑。
我的未来在哪里?现在的我也许无法回答。还记得曾经与一位朋友交流,我们都肯定我们的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她放弃了稳妥的国内保研,选择出国留学,但疫情的爆发让她不得不在国内滞留一年。她开心地告诉我认识了未来的新伙伴,新伙伴在美国读的本科,读到一半休学创业,开了健身工作室,赚够钱又继续回来读书,这样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人羡慕,除了汲汲营营地求职、升学,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
也许刚毕业的我们都经历着迷茫,无法立马到达成功的彼岸,但我们至少应该积极面对未来,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即使不得不为脚下的六便士奔波忙碌,我们也不该蒙上抬头仰望月亮的双眼。一生那么长,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