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彪
摘 要:侗族大歌是贵州少数民族民歌文化的瑰宝之一,以模拟大自然的虫鸣鸟叫和流水声为主,有“天籁之声”的美称,经过侗族人长期积累与加工,侗族大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形态。基于对侗族大歌的认知,文章从模拟吟诵腔自然音域、鼻腔共鸣、舌尖颤音等层面分析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进一步从侗族大歌的歌词音韵、旋律及曲式结构探讨其独有的音乐形态特征。
关键词:侗族大歌;演唱特点;音乐形态
注:本文系2019年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传承机制下的侗族大歌音乐形态研究及文化阐释”(qnsy201942)研究成果。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类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及社会价值。侗族大歌以多声部合唱的方式在民间流传,无论传承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能脱离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音乐形态。基于此,通过对侗族大歌艺术文化的研究,了解其演唱特点,加深对侗族大歌音域、共鸣及颤音的理解,剖析侗族大歌的歌词音韵、旋律及曲式结构,对推动侗族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侗族大歌概述
侗族大歌历史悠久,历经2500多年的发展,主要流传在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区,其特点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其以多声部合韵名扬世界。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盛典仪式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献上经典曲目《蝉之歌》,模拟蝉鸣之声,唱出天籁之音,声声入耳[1]。侗族大歌与侗族人的习俗、性格、心理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反映侗族历史文化,陶冶心灵与情操,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情感。侗族大歌在演唱时,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由领唱、高音及若干低音组成,前半部分领唱歌曲主旋律,后半部分运用“拉嗓子”长音持续音,低音处运用向上的支声变唱,突出高音旋律,整首歌至少需要3位演唱者,各自分工演唱。侗族大歌篇幅较长,是演唱人数较多的古老歌種,侗语称之为“嘎老”。
二、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
侗族大歌与侗族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独特的演唱特点,演唱者在演唱之前应当对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有所了解,尤其是模拟吟诵腔自然音域、鼻腔共鸣、舌尖颤音等方面。
(一)模拟吟诵腔自然音域
侗族大歌的歌词是侗族语言的结晶,侗族语言和本民族生活与历史息息相关,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分支,语言虽优美,但难度较大,不仅需要押韵,而且每句句尾的字应符合多个声调,句内韵与句外韵在一个唱段自由变换,尾部韵则一韵到底,演唱时突出口语化特点,尤其强调模拟吟诵腔自然音域演唱,要求反复吟诵歌词,从低音到高音。如模仿布谷鸟“嘟咕嘟咕”的《布谷催春》,模仿山羊“咩咩咩呃”的《小山羊》,又如《嘎念》《嘎能勒》《嘎吉约》《嘎夜》等四季蝉歌,运用原生态自然唱法,以“吟”的呼吸为基础,模拟夏蝉鸣叫,融合风吹树叶与流水之声,堪称天籁之音。
(二)鼻腔共鸣
侗族大歌作为民间艺术歌曲,讲究民间唱法中富有特色的鼻腔共鸣,无论是男声大歌还是女声大歌,强调吐字咬字喷口力度和字音的辨听度,同时又融合了口腔共鸣,打开外口腔,使声音更为明亮,这也是侗族大歌的难点与闪光点。《蝉之歌》运用鼻腔共鸣处理音色,蝉鸣声与山水交融,让听众感觉心灵得到了净化[2]。此外,在演唱侗族大歌时,运用鼻腔共鸣能突出特殊的音色效果,形成洪亮圆润的音色,也有的歌曲演唱时只运用部分鼻音。如男声大歌《妹妹嫁到外寨去了》与女声大歌《坡上三个小伙吹箫笛》运用部分鼻腔共鸣唱法,音色时而明亮,时而朦胧,富有情趣。
(三)舌尖颤音
舌尖颤音是侗族大歌比较独特的演唱技法,与侗族人自身有关,他们通常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塑造出颤音的形象。在侗族大歌的演唱中,会用到模拟自然声响的唱法,侗族人听树上的蝉鸣声,模仿哼唱从而形成颤音曲调。如经典曲目《蝉之歌》中模拟蝉叫的声音,没有规定的乐谱和过多的呼吸换气技巧,以持续音“la”表现动听的旋律,持续大约10拍,两人轮唱高音旋律,突显飘逸的和声效果,同时利用舌尖就可模仿出“啷啷啷啷……楞楞楞楞哩”的蝉鸣声,各演唱成员交替换气,使歌声持续委婉飘逸,轮流换气充分地展现出众蝉齐鸣且此起彼伏的声乐效果,展现舌尖颤音精妙之处。
三、侗族大歌的音乐形态特征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征成就了其独特的音乐形态,在侗族人的音乐观念中,音韵、旋律及曲式结构思维是产生声音美的重要因素。
(一)侗族大歌的歌词音韵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在原有音乐语言的基础上长期积累加工提炼而成的音乐表现形式,模拟大自然的虫鸣鸟叫以及流水声,创造出独特的自然音韵。侗族大歌作为民间音乐,有歌必有词,在编创歌词时有韵律可循。侗族人编创侗族大歌,通常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就是说侗族大歌歌词第一、三、五句可以不押韵,但第二、四、六句应遵循其创编规律“花”(韵律中某个韵母)进行押韵,另外歌词创编中运用“广”(腰韵)转换韵律关系[3]。如侗族大歌《时过境迁》,第一、二、三、四句以“da”为腰韵,五、六、七、八句换“en”韵,第二、四、六、八句中“lang”“yang”“lang”“mang”,押“ang”韵。
(二)侗族大歌的旋律
要说歌词侗族大歌旋律形成的基础,那么旋律就是音乐形态的集中体现。歌词中除了音韵外,还运用到“实词”与“衬词”,前者齐唱,后者支声形成旋律线。如《今天上山》第三小节过渡衬词“lie”,第四、五小节实词“i jiou nen nu jiou nen tao”(汉语“一担柴火一担草”),第六小节过渡衬词“o”等,形成了“实词”+“衬词”,前者是单声部齐唱,后者为二声部合唱。此外侗族大歌也有“实词+齐唱”“衬词+支声”的形式而形成“齐唱+支声”交叉式的旋律美。如《大山真美好》前4节实词,第1小节领唱,第2小节齐唱,第2-5、7-10小节衬词多声部合唱,第6小节衬词齐唱,呈现“时分时合”的旋律特征。
(三)侗族大歌的曲式结构
侗族大歌在曲式上有相对独立的段落,分别为歌头、主体及尾腔,主体分为领唱、中心部及尾声,领唱起步,尾腔将中心部情绪推向高潮,每句歌词分为“一角”,四句构成“嘎四角”(汉语“四句歌”),由“把”与“哎呜所”构成[4]。如侗族大歌《大山真美好》,前4小节实词,后6小节衬词,每一小节“一把里”(汉语“一句词”),第3、4小节“送所”(汉语“放开声音”),低音时“送所吞姆”,高音时“送所胖”,第5-7小节高低音衬词,第7-10小节单衬词持续音,第7-9小节多声“哎呜所”(变换衬词加花变唱),以两声部羽音结束,一领众和,曲调明快,节奏感强。
四、结语
总而言之,侗族大歌以其古老性、独特的演唱与音乐形态深受人们喜爱,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不仅是侗族的精神文化财富,而且为人类发展增添文化艺术色彩。侗族大歌演唱运用独特的模拟吟诵腔自然音域、鼻腔共鸣、舌尖颤音,使侗族大歌更悦耳动听,同时,侗族大歌讲究歌词第二、四、六句押韵,大多数运用“实词+齐唱”“衬词+支声”的方式,以独特的“嘎四角”丰富其曲式结构,突出侗族大歌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张中笑.侗族大歌研究50年(上)[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1):39-43.
[2]刘彦希.浅析侗族大歌演唱形式及特征分析[J].音乐时空,2016(5):54-55.
[3]吴浩玮.音乐人类学视角下侗族大歌演唱风格及语言特征[J].当代音乐,2017(4):65-66.
[4]李延红.建国十七年侗族大歌“舞台化”的历史叙事:兼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现代史研究的可行性[J].人民音乐,2019(3):46-51.
作者单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