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远新
[提要] 城市物流,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其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评价的首要任务是有适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相关理论支撑。本文对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指标
基金项目:2018年中国物流学会重点课题:“城市物流绩效评价及竞争力研究”(2018CLSKT2-005)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9月19日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进入了新时代,我国正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城市物流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绩效的高低是政府、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对其评价,而选择的依据则是基础。
一、城市物流绩效评价相关概念概述
(一)城市物流。目前,关于城市物流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最早提出城市物流概念的是日本学者谷口荣一,他提出城市物流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综合考虑能源浪费、交通阻塞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对城市内企业的物流和运输活动进行整体优化的过程”。国内学者王之泰(2013)较早明確提出城市物流,他认为“城市物流研究的是城市生产和生活所需物资流入问题,如何将物资更有效地供应给所需者,如何组织物流处理城市耗费形成的废物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则把城市物流定义为城市物流是城市内部的实体流动,城市与外部的货物集散以及废弃物处理的过程。秦璐(2012)认为城市物流服务于经济体系,它服务于城市物流活动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对保障城市再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
城市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可将城市物流认为是以城市为支撑节点的区域物流,是城市与外部区域的货物集散以及城市废弃物清理过程,包括物流发展的产业基础、设施设备、技术条件、市场环境以及经营水平等内容。相对于国家(宏观)和企业(微观),城市物流是一种中观物流,是现代城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二)城市物流绩效。绩效包含绩与效,绩指业绩,体现利润、效益目标;效指效率、效果;绩效指一个组织或个体在一定时期内的业绩、效率、投入产出情况。城市物流绩效则指城市物流在运行过程中的业绩、效率、投入产出情况,是各种资源投入与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综合收益情况。城市物流作为区域物流、中观物流,具有社会属性,城市物流要从城市需求出发,利于城市生产、居民生活、促进货物流通、繁荣城市经济,促进社会价值的最大化,而城市物流绩效也应反映出这一点。城市物流绩效还体现在投入产出上,反映效率、效益、技术、创新、外部效应等其他多元目标。
(三)城市物流绩效评价。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是对城市物流运行业绩、效率的综合评估,既重视数量指标,又注重质量指标。目前对城市物流绩效的评价,尚无统一的指标体系。卡普林斯和沙菲(1994)从生产率、利用率以及效率等三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李孟涛(2007)从产业、经济、环境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石树新等(2007)从经济评价、技术评价、环境评价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从专家学者研究看,城市物流绩效的准确评价比较困难,其主要体现在:(1)目标多元。城市物流绩效评价的目标,既有城市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等目标,又有城市物流系统目标;既有城市中观目标,又有企业微观目标。(2)环境动态。城市物流运行环境,与城市区域内、区域外,物流系统内、系统外不断地进行着交换,处于一个开放、动态的环境中。(3)影响多样。城市物流绩效由产业、经济、环境、技术等多种因素作用,共同影响城市物流绩效。(4)量化困难。理论上,城市物流的产业、经济因素较易量化,环境、技术因素则量化困难;但由于我国物流业发展时间较短,物流数据规范统计较少,实际数据搜集,客观数据少,主观数据多。基于此,本文拟结合时代要求及社会经济理论,对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
二、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为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指明了方向,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激励以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理论共同组成了城市物流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石。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集中体现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之中。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
同时,习近平在十九大的报告上阐述了新时代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习近平报告中明确表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二)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是通过对资源价值的充分利用,将使用后的资源剩余价值通过提炼或者是转化,使得资源能够循环利用,即使得自然资源从开始使用到使用结束,再经过加工其剩余价值而再次使用,这样循环往复的最大化节约资源,最终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良性系统。
(三)低碳经济理论。英国政府2003年最先提出低碳经济理论,“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是通过对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来降低污染的排放、减缓能源的消耗速度,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在1987年发布的,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为三大基本原则;追求经济效率、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平的协调统一。
(五)激励理论。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理论要求城市物流在建立绩效评价指标时,充分考虑激发各主体的内在潜力、发挥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可提高绩效,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三、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咨询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高校物流相关专家以及物流企业高管,结合低碳经济等绩效评价相关理论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初步选择了60余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2个。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基础及环境,城市物流的发展也不例外。在物流发展基础及经营环境的基础上,考核城市物流的运作质量,并且测度其未来发展潜力。另外,智慧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因此在进行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将一级指标设计为:物流发展基础、物流经营环境、物流运作水平、智慧物流程度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级指标物流发展基础下设2个二级指标,分别是物流需求指标与物流设施指标。根据我国产业划分,物流属于第三产业,是服务业的一种。服务业主要是基于第一、第二产业物流需求而产生的,有了物流需求,才能提供物流服务。因此,城市物流的发展基础之一就是城市物流的需求;其次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物流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越完善、越丰沛、质量越好,物流服务效率就越高。
一级指标物流营商环境下设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经营成本指标、社会环境指标和政府效能指标。根据激励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物流经营主体积极性的激发角度、企业运行的顺畅角度、经营成本的控制角度,经营成本、社会环境、政府效能都会影响物流经营的持續性,在新时代现代化经济发展背景下,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对政府和社会的更高要求。
一级指标物流运作水平下设2个二级指标,分别是运营质量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根据系统论和控制论,城市物流的运作水平可以从物流的运营质量和运营的经济效益角度分析,两者构成城市物流运作质量系统,且两个要素之间互为控制(影响):物流的运营质量会影响运营的经济效益,运营的经济效益也会影响物流的运营质量,两者不停地互动、反馈,形成一个平衡。
一级指标智慧物流程度下设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智能设备指标、信息化指标和智能协同指标。根据系统论、信息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智慧物流表现为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时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智能设备应用占比、信息化程度以及智能协同水平,显然是智慧物流的体现。
一级指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下设2个二级指标,分别是生态环保指标和创新能力指标。根据低碳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城市物流具有竞争力,在未来能获得长期的持续发展,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等要求,需要低碳、环保、具有创新能力。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因此,生态环保、创新能力,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新时代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要求,当然也是对城市物流发展的要求。(表1)
四、结语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与其指导思想有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确定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主要理论基础,结合循环经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他们共同组成了城市物流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石。
主要参考文献:
[1]Handheld,R.B,Nichols.Introduction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M].Prentice-Hall,1999.
[2]王之泰.中国物流业创新的一些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3(04).
[3]秦璐.城市物流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化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4]Chris Caplice and Yossi She..A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Logistics Metric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4.
[5]李孟涛.城市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证分析[D].沈阳:东北财经大学,2013.
[6]石树新.城市物流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