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唯然日记》

2020-10-20 02:00白崇贵
中华魂 2020年10期
关键词:延安毛主席机关

白崇贵

史唯然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他平凡,因为类似他这样的干部,党内有千千万万;他也伟大,他干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他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我读了有关西北革命斗争史的一些书籍、资料,觉得史唯然这个人应当写,而且很有写头。他不只参加革命早,1925年入党,并担任陕北最早的党支部(军队)书记,且走的道路崎岖、坎坷。他参加了党领导的清涧起义,直面与敌人搏斗过;后来又作为中央特科线上的成员,活动在敌人的“心脏”。在革命斗争顺利时,他勇往直前;革命遇到艰险,他在上海被捕,押送南京国民政府监狱,面对敌人各种刑法,包括假枪毙,他视死如归,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气节。他从事过军事斗争,又在陕甘宁边区政府、西北局、西北军政委员会做过部门领导,还在西北贸易公司、农民银行搞过经济工作,以及组建民主党派的工作。他,党叫干啥就干啥,干什么就爱什么。正如中共中央组织部1955年给他写的墓碑所说,“一贯表现忠心耿耿,勤勤恳恳,三十年如一日”,把一生交给了党的事业。

在发起并参与《史唯然》一书编写中,我主要从事其史料的搜集提供工作,同时整理了留存在陕西省档案馆史唯然1948年11月至1949年4月的日记。其间,又阅读了魏建国同志早先整理出来的,约8万多字的史唯然1944年7月至1945年12月的日记。我对史唯然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对革命事业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严于律己的思想品德,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为之深受感动。史唯然同志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日记极具历史资料性、学术性和当今现实生活的借鉴性,它对我们了解党在延安时期的生活状况,特别是机关作风,提供了真实、生动的资料,为我们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提供了极好教材。

(一)

《史唯然日记》,记录了党在延安时期的许多重大活动,是我们研究延安时期党的历史的珍贵资料。在延安时,史唯然多次听取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所作的重要讲话、报告,并在日记中作了记载。如“1944年10月25日,毛主席作的报告:1.时局:①形势;②任务;③策略。2.团结:历史,党内,人民。3.反特务:①反特;②审查干部,审查党员;③追求真理。”

毛主席去重庆谈判,他对去机场欢送、欢迎的情况,在日记中作了记载。1945年8月25日,日记:“星期二,晴,毛主席、周副主席、王若飞同赫尔利、张治中乘专机赴渝,各部门到机场欢送。”“下午二时到中央党校听报告,由朱总司令、刘少奇作报告。”“10月11日,星期四,晴,毛主席今日乘机返延,由张治中送来。”他去“欢迎毛主席,在汽车上,将眼镜腿子撞坏了,花边洋2000元配了腿子。”“17日晚,在中央党校听毛主席报告。”

日记反映了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延安庆祝活动的情景。1945年5月至9月的日记,“5月4日,星期五,晴。放假一天,庆祝苏联红军解放柏林。”“8月15日,星期三,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延安各机关学校挂旗、会餐,晚间火把游行。”“9月3日,开抗战胜利筹备会,到会各机关,宣布放假3天(3—5)。下午有秧歌,晚上有舞会。”

对于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日记中多次提及。4月23日的日记:“大会(指七大)昨天开幕了(筹备会)”5月2日的日记:“晚开支干会,学习讨论七大会各文献。”6月14日的日记:“晚开支组联席会:1.学习《论联合政府》,七大文献。2.审干。”

对西北局高干会议的召开,从开始筹备到开会时一些领导人的出席,哪些人发了言,至会议的结束,其日记多有记载。

日记中还记载了“高司令(即高岗)交写《清涧兵暴》经过,于三五日内(完成)。”他还写了《子长历略》,交到组织部(西北局)。

(二)

延安时期,非常重视干部队伍的学习,日记中有大量记载。对学习的认识:“①提高文化;②提高理论;③提高业务。”学习的组织领导:“党组织抓,行政抓,学委会抓”。学习的形式与方法:“听报告、看报纸、刊物,开学习检讨会”,联系工作“评劳动及工作模范,批评二流子”。

日记中还多处写到,他们经常听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林伯渠、高岗作报告,他也给单位干部讲课,作学习辅导。听报告,讲课,既是当时的一种学习形式,也是传达信息的渠道,上承下达的工作方法。对于机关的文化学习,按文化层次编组,有不同要求。1944年8月30日的日记载,“文化课分甲班,乙、丙班”“对教员教过的书及字,要能读能写。”“甲班按时交日记,每日写大小字100至200;乙丙班交大字(缝里写小字),乙班每星期作日记一则。”要求學员“态度要好,不生气,不闹架。能帮助别人,不厌不倦”,“课外认生字”,“按时给班组长汇报”。

分析干部对学习的认识,采取措施,解决有碍学习的思想问题。如1948年11月20日的日记:“一部分学习很好,如某某(略),一部分马马虎虎学习,一部分不愿学习。老了学不下去,太笨了,问题不能解决还学什么(田、李)等。”对这些问题,采取不同的形式指出。好的表扬、奖励,差的批评帮助,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

(三)

延安时期,是党的事业飞速发展时期,但也是经济上、生活上极度困难时期。这个时期的难关是怎样渡过的?《史唯然日记》提供了情况。

勒紧腰带。史唯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总务处领导时,工作十分严谨。机关干部领取一锭墨、几张稿纸、几盒茶、几张糊窗纸都要登记。如日记中记载:“刘嫂子(指刘志丹夫人同桂荣)要了1.9尺洋布,给贞娃子(刘力贞)缝衬衣”。“8月15日送去8个月饼,12个苹果,40个核桃。”当时的机关供应,“每人每月猪肉一斤,羊肉半斤,小米饭,每星期增加一顿馍。”1944年4月12日,他拿出的《西北局生产供给方针》一文提到:“回到延安的三个旅,每月每人肉一斤,6月后不发。”“三个旅及抗大、延大、保小,发单衣一套,没有帽子。中央党校及各机关发50%,不发被褥。”“牙刷、肥皂、毛巾各机关个人解决。”他任西北局行政处长时,1945年2月7日,开机关行政座谈会,反映在他的日记中:“每天开支50万元,别无出路,只有生产节约。”他写了一副对联:“小小气,该小气必须小气;大大方,当大方就要大方。”横额:“大小由之”。

生产自救。延安时期,面临国民党反动派军事上围攻,经济上封锁,边区军民是怎样战胜困难的?机关单位是怎样生产自救的?《史唯然日记》叙述了情况。当时,边区机关除紧张工作外,便是参加生产劳动,增加收入,改善生活。陕甘宁边区政府、西北局机关干部,肩负着种种生产任务:修飞机场、打防空洞、植树造林、烧木炭等。当时,机关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匹,特别是首长出行都骑马。马吃的草,都要分任务由干部去完成。边区政府、西北局,养数十匹马,就割草任务也十分繁重。在春播、夏管、秋收期间,机关单位的人员还要下乡,帮助农民生产劳动。

增加粮食、蔬菜、肉食,吃饱饭,并求得生活改善,这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日记记载了当时边区政府在枣园、大砭沟、七里铺、川口、安条岺办有农场,养驼队,都下达生产任务,机关人员轮流参加劳动。要求领导者做到“手、腿、口、眼、耳、脑”6到位。领导方式为“集体领导,分散经营,大家负责,掌握政策”。其中提到,参加劳动的人员,对劳动果实给予适当分成。

在《西北局生产供给方针》中,提到解决生产自救的办法:“生产方面:1.组织劳动力;2.首長负责。学习杨家岭(指党中央)生产方针,走老实路。”“变消费者为生产者,改变二流子,不当老大爷。”“浪费方面:”“1.不建筑,不修窑洞、礼堂;2.不存死货:洞房、桌凳;3.反对装洋充胖;4.少请客、不送礼。”在改进制度方面,提了许多要求,如财务审批,设有6道关卡,逐人把关,层层负责。并且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出要长期打算,“我们至少要准备三年,要应对三年困难,只有毛主席说的方针‘大家动手”。

(四)

延安时期经济困难,物质生活匮乏,但人们精神富有,这是什么原因?这在于大家除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外,与当时活跃的文化生活分不开。

当时延安有专业的文艺院校、团体,如鲁艺、本剧院、民众剧团等,经常在城乡演出;各机关单位都有俱乐部,配备专人负责,活跃文化生活。每礼拜有舞会,已成常规。重大节日,都有文艺活动助兴。史唯然1945年元月一日的日记,记载了元旦节的文艺活动,“杨家岭(党中央住地)今晚有干部晚会,(举)行团拜,又有本剧、字谜等,还有讲演。西北局也有晚会,文协的秧歌,及本剧《连环套》,夜后学跳舞。”

日记先后记载,文艺团体上演的剧目有近20个,诸如《白毛女》《前线》《三妯娌》《三江口》《黄鹤楼》《四郎探母》等。

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活跃了文化生活,更寓教于乐,鼓舞了军干民的革命斗志,使延安出现了生机蓬勃的局面。

(五)

史唯然同志是一个革命者,在延安的艰苦环境中,坚持天天写日记,体现了他的革命情怀。某种程度上讲,也代表了延安广大革命干部的精神风貌。

史唯然喜爱并坚持读书。读马列,读毛主席著作,还读了许多国外的名著,如《虹》《带枪的人》《纳粹女间谍》《新婚之夜》等。他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作风,广阔的视野,这与他读书学习分不开。

史唯然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对子女亲属也严以管教。如一个侄子要他帮助做生意,他断然拒绝;一位亲属到他家,单位职工送了几颗鸡蛋作招待,他追查到底。他是1925年入党的老干部,因搞隐蔽工作并被捕入狱,身体饱受摧残,西北局秘书长通知他享受小灶待遇,与领导人一起吃饭,他婉言谢绝。他回信:“杨秘书长:我感谢组织对我的关心,决定叫我在小灶吃饭。本应执行决定,唯因我的病不怎样重,中灶饭亦并不是不适合于轻病的,所以我仍旧在中灶吃饭。特请组织考虑并允所请为祷。”

在工作作风上,他提倡雷厉风行。日记中记载,要做到:“三快:眼快,手快,腿快;三想到:想得周到,布置周到,做得周到。要求别人做到,自己首先做到。”

读了这些,我们便了解到史唯然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就知道了他为什么天天写日记,也联想到革命队伍中众多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怀,也就不难理解中国革命胜利的真谛了。

猜你喜欢
延安毛主席机关
沪检“未保”以案说法
延安的故事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机关党建共建联建 结对帮扶精准发力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延安文学》2017年总目录
12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