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芷婧
草木黄落,露水凝霜,豺狼祭兽,蛰虫咸俯……这些自然现象的出现,便预示着霜降到来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时节在每年的阳历10月23日或24日,象征着凉爽秋季进入尾声,肃穆冬季将拉开帷幕。
霜降前后,全国各地开始相继为入冬做准备,而在广西,霜降时节对于壮族人民尤为重要,他们会为这个节气举办热闹的庆祝活动,活动多在霜降后的9天内举行。在这一时节,壮族人民会走亲访友,对歌看戏,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新春佳节,其影响更是远及云南乃至越南。2014年11月,“壮族霜降节”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壮族文化传统的活态体现,蕴含着壮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
霜降节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其由来亦可追溯到千百年前。
据说霜降节的源起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新县下雷镇。下雷镇自古为广西的边陲重镇,有着悠久的反侵略传统,民间亦流传着众多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故事。从北宋皇祐年间的当地首领侬智高,南宋时期的许氏三世祖,到第十世祖许宗祐,再到明朝的十三世祖许光祖,都有反抗交趾入侵、抗击沿海倭寇的经历。
霜降节就与抗击倭寇有关。相传明末时期,下雷土司第十四世许文英与其妻岑玉音二人一道到闽越沿海抗击倭寇。岑玉音一路骑牛打仗,被百姓们称为“娅莫”(“娅”是壮族对老年妇女的称呼,“莫”在壮语里指黄牛)。岑玉音在战场上英勇果敢,料事如神,最终大获全胜。由于这天正值霜降,为纪念许文英夫妇的英勇事迹,下雷壮族百姓建起了一座玉音庙(娅莫庙),每逢霜降,人们便扛着玉音的画像举行游神活动,以表对抵抗外来侵略英雄的珍视和崇敬。这也是霜降节的雏形,再后来,娅莫像巡游及朝拜仪式成了霜降风情文化节最大型的民俗活动。
霜降节多在每年的秋季末尾,正值“旦那”(壮语中晚稻收割结束之意)之后,可见霜降节还同壮族百姓一年的生产节律相关,是人们农闲期间庆贺丰收的一种形式。《归顺直隶州志》中有关于霜降节的记载:“前一日,州城各户裹粽,谓之‘迎霜粽。节间燃烛烧香,供祖先,给小孩。四乡亦作糯米糍,谓之‘洗镰。推原其故,盖幸登场事竣也。”可见,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会在霜降节期间用新糯米做 “迎霜粽”和“糯米糍”来招待亲朋好友,庆贺丰收。
在“纪念英雄”与“庆贺丰收”这两重意义的融合下,霜降节诞生出一整套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
壮族霜降节分为“初降”(或称头降)、“正降”(或称中降)与 “收降”(或称尾降)三个阶段,以中降为高潮,节庆持续三天。
“初降”的早晨,壮族百姓们便开始杀鸡宰鸭、做粽子,为款待四面八方而来的亲友做准备。上午,人们还会在古戏台上举行酬谢自然的活动,摆上糍粑等祭品,敲锣鸣鼓、龙狮共舞,以此答谢自然之神,祈盼来年五谷丰登。初降还是敬牛之日,这一天人们会让牛休息一天,感谢它们一年的辛勤劳作。
“中降”是敬神之日。在上午,壮族百姓们拿着糍粑、猪肉、香烛等祭品到娅莫庙祭拜,进香迎神。祭神之后则是热闹非凡的游神活动。青年男子们都如士兵般着装,他们举着牙旗,由舞狮开道,在锣鼓声中抬着女英雄娅莫的画像巡游。娅莫像巡游到谁家门前,谁家就要鸣炮。游神活动结束后,节庆活动即进入著名的“霜降圩”。下雷镇经商传统悠久,因自古是边陲重镇,作为枢纽沟通毗邻的各镇,每至霜降节,都会形成一个贸易集市“霜降圩”,吸引周边各地的百姓、游客前来参观及购置物品。民间还有“霜降节购买的东西既耐用又吉祥”的传闻,因此人们会如同过新年一般,将一年省下的钱留到霜降节购买物品,求吉祥。下雷镇的经商传统和霜降购物的文化习俗,让此地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霜降圩”。
到了中降日的晚上,下雷镇则成了文化展演的大舞台。山歌对唱是霜降节的一大传统活动,歌手自由组合,通宵达旦地对唱山歌。他们有的通过传唱创世歌谣或叙事长歌来歌颂祖先与历史,通过谜语歌传播农事知识;有的唱游歌、见面歌、和歌等,以歌交友;有的唱相交歌、定情歌、相思歌、约定歌等,以歌传情。对歌活动一直持续到尾降,形成规模宏大的霜降歌圩。除了对唱山歌,霜降节期间还会举办戏剧演出,多为壮剧、粵剧、邕剧等。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体育赛事也逐渐成为霜降节的重头戏,篮球赛、拔河赛……参与者来自广西各地的企业、高校与民间团体,民众的欢呼声把霜降节推向高潮,成为一场民间的狂欢盛会。
广西壮族的霜降节自诞生以来,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已形成独一无二的壮族文化,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为壮族百姓搭建了文化展演的舞台,为青年男女提供了交际的场所,逐渐成为壮族民族记忆与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霜降节的影响远播至下雷镇以外的广西各地,甚至远及云南与越南。如今,霜降节已然成为壮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