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兴
传统艺术的发展是世界各国目前都十分关注的一个主题,这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塑造与国家文化实力的增强。中国国土广阔,历史文明悠久,优秀的传统艺术品自然不在少数,这其中就包括本文所要介绍的紫砂壶。紫砂壶是中国陶制茗器中艺术成就最高,也是最受人们认可的一种,从明朝正德年间流行起,几百年的时光丝毫没有磨损它的光芒,浓厚的古典韵味一直为人所称道,形成了富有中国气息、内涵情感丰富多元的紫砂文化。
紫砂壶艺术在明清两代的发展最为迅速,涌现了一批制壶名家,紫砂壶在制作工艺、美感以及内涵等方面均得到迅速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一大批经典的壶型,为后来紫砂壶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这件“满瓢壶”就变形于经典的“石瓢壶”,并在手工艺人艺术灵感的浇灌下形成个性化特征,这种艺术流变是促进紫砂壶艺术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本文将围绕此件“满瓢壶”展开系统的分析,来逐一解决有关此壶自身的艺术性问题,并由此扩展到紫砂壶艺术发展的大问题上来。
“石瓢壶”是“曼生十八式”之一,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造型独特美观,历来是手工艺人喜欢制作也是极受收藏者喜爱的一种壶型。“石瓢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八字形或金字塔形的壶身,在大量圆器与方器作品中十分突出。“满瓢壶”的关键字在一个“满”上,“满”即是圆,强调作品的圆润,在保证“瓢”的造型基础上,通过线条变化使作品呈现出明显区别于传统“石瓢壶”的肥满浑厚之美,在力证“石瓢”古拙的同时发挥自身的娇憨可爱,使人能明显分辨出“石瓢”与“满瓢”之区别,便能领会到紫砂壶造型结构变化的灵活。
“满瓢壶”同样有一个八字型的壶身,同时更注重在视觉上的横向拉开。整件作品的重心是比较低的,能够制造出一些厚重感,呈现紫砂壶艺术较为浓厚的古朴韵味。壶身上窄下宽,比例配合完美,流畅的线条似“柔若无骨”,尽显温和随性之态。宽大的底部让人倍感心安,是脚踏实地的稳重。壶底部镶嵌有三只精巧的圆形壶脚,这是“石瓢壶”一类作品常用的设计,在壶脚支撑起壶身后,底部线条的弧度能够得以保留和完美呈现,使整个壶身外部的线条变化更加自然,壶面自然舒展开来,内部气韵均衡。整件作品的轮廓有着十分典型的“石瓢”特征,将这一壶型的均匀、稳重表现得十分到位。
“满”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壶底部两角,要保证转折的圆润有力,在牢牢控制住壶身保证壶型不散的同时,又不能过于刻意,不然就会使作品过于生硬失去了“满”的美感。在制作时要把握好底部两角的角度,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壶侧面线条与底面线条形成的夹角几乎呈九十度,有效缓解了角所带来的尖锐感,再配合整体上圆润的弧面,就能达到壶中各处均圆润玲珑的“满”的美感,与传统“石瓢壶”形成十分明显的区别。
短直嘴、三角环形倒把与圆形平盖?桥型壶钮均来源于“石瓢”的经典造型,这些部分已内化为“石瓢”特征的构成,说明了传统造型在发展之中是保持着自身稳定性的,手工艺人必须尊重造型规律进行改良或创新,才有利于紫砂壶艺术传统的弘扬。只通过对线条角度的改变便能使壶呈现出新的特质,说明了“石瓢”这一壶型艺术流变的形式与特点。
“满瓢壶”壶面上结合了陶刻装饰,选用的是竹叶纹样。繁茂的竹叶在壶面上充满生机,在壶盖一侧也有这样的装饰。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君子”,是艺术设计中常用的造型或图样,能够使作品在气质修养上有所提升,增强文化氛围。“满瓢壶”圆润无棱角,充满温润之感,与竹子所象征的君子是有气质上的关联的,紫砂壶最大的用途是泡茶,饮茶活动或是更加讲究的茶道活动同样有着高雅的气质,这与竹子以及“满”的艺术效果形成配合,使“满瓢壶”从外形到气质表现更具一体感,强化了这一作品的个性特征,也说明了“石瓢”壶型在艺术流变中气质内涵上的不断丰富,与手工艺人的创作个性是分不开的,这样才能使紫砂壶艺术不断发展。
结语:作为从“石瓢壶”中发展而来的一种壶型,“满瓢壶”有着自身的传统优势,手工艺人凭借个人创作能力,使此件“满瓢壶”形成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本质上是对“石瓢”这一壶型的发展,手工艺人们不断在紫砂壶制作上进行探索促进了这一艺术门类的流变,也为紫砂壶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满瓢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