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娟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纵观近现代的社会发展,经济全球化带动文化的全球化,生活日用艺术的创作从本土走向外界,民族化走向全球化。而近些年来,国人意识到了本土文化的日益流失、民族文化的被挤压冲击,开始寻求和保护本土文化,传承并创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热潮开始高涨。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发掘出具有深度的创作理念, 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转化,赋予传统文化的意蕴,传承和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现中国造物之美。紫砂作品“金玉满堂”(见图1)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以悠久的传统文化大背景为创作理念,以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为造型表现特征创作,作品所展现的立意视野、情感意愿、文化底蕴清晰而浓郁,不仅在造型上满足于视觉感官之美,更是凝聚了深厚的传统文化传承构建的文化意蕴之美。现将从造型设计和命名寓意这两方面,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件作品中的应用与表现,进而探讨多种文化形式的融合与共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与紫砂文化的交融激荡之美。
近些年来,中国风元素风靡于造型设计界,服装、日用品、家装等领域随处可见,但简单的中国风元素的不断堆砌,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撑,只是视觉层面的搭建,就是千篇一律的皮囊,没有灵魂,极易造成视觉疲劳。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艺术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不是简单的增减,而是应该深挖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并且基于理解的基础上再创造,呈现作品中重要的内在感染力。中国传统文化不是表现在元素堆砌的造型上,而是通过造型设计营造一种氛围和意境,故事娓娓道来,韵味慢慢散开。
图1
“金玉满堂”这把壶的壶身设计成船的样子,壶肩上浪花朵朵,鲤鱼做壶钮。平面视觉来看这把壶是一幅“白鱼登舟”的情景,《汉书·终军传》:“盖六鶂退飞,逆也;白鱼登舟,顺也。”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谓武王伐殷而鱼入王舟,象征而必获,故曰顺也。”,所以“白鱼登舟”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形容好兆头的开始。这件作品中把白鱼换成鲤鱼,尊崇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崇鲤文化。在我国,人们赋予了鲤鱼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早在春秋时就有孔子为儿子取名鲤“嘉以为瑞”。鲤鱼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民间民俗,比如剪纸、织绣、绘画等。从立体的视觉俯视这件作品,一只鲤鱼乘风破浪逆流而上,“鲤鱼跳龙门”的景象跃然眼前。《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古代中国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以此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的喜事。
中国人有着独特的取名之“道”,中国人对人、对物的命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姓名,源自于易经的命理学,其原理是人的命理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不可为只能是顺从或者躲避,但是后天的命理是可以补充的。而姓名对于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后天因素,它能很好地调整补充人的先天命运,这就是老话常说的五行中缺啥补啥,这种取名之道的习惯渗入到艺术作品中,是一种良好的文化传承。作品取名“金玉满堂”,字面上已是字字珠玑,偌大的厅堂满满的金子玉石,形容财富极多,引申意也形容学识丰富。“金玉满堂”是对造型寓意的一个非常形象的总结,白鱼登舟好兆头,鲤跃龙门飞黄腾达,自然有金玉满堂。这也是一个非常带有“吉祥”文化意蕴特征的喜庆色彩的褒义词,这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在心理与情感上引起受众共鸣的。
通过解析紫砂作品“金玉满堂”的造型设计和命名寓意,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件作品中的应用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浓缩在紫砂壶艺的创作理念中,以紫砂壶艺的艺术手法表现,契合了中国人的思想习惯和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美好寓意和祈愿寄托的具象表达,展现了紫砂壶艺与传统文化二者形意相融、意蕴相生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