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婷 陈凯达 李健
【摘 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吴茱萸热奄包热敷神阙穴治疗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探讨吴茱萸热奄包对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医药在脓毒症肠功能障碍中的有效性,为临床上治疗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提供一种有效、方便的治疗手段。方法:收集60例脓毒症伴肠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液体复苏、及支持治疗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西医治疗的措施外,还给予吴茱萸热奄包热敷神阙穴治疗。观察并收集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情况等。通过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脓毒症伴肠功能障碍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肠鸣音次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脓毒症;肠功能障碍;吴茱萸热奄包;神阙穴
【中图分类号】R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037-02
脓毒症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是感染所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目前已经成为导致重症患者中、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2]。而肠道功能障碍乃至衰竭,是脓毒症病情发展中重要的过程。脓毒症肠功能障碍在中医中可归属腹胀、便秘、痞满等,在中医文献早有提及脓毒症肠功能障碍在病机、临床表现的联系。当胃肠出现腑气郁滞时便会出现肠功能障碍的表现。而脓毒症患者因毒热内盛、瘀毒内阻、气阴耗竭、或阳气暴脱导致气机郁滞、通降失调、大肠气机不畅而发生腑气不通的表现,也是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3]。吴茱萸作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热奄包药物,有温中止呕、疏肝下气的功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文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诊断为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所有研究对象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总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纳入的60例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组的方法按1:1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治疗组。
1.2 方法
A组:参照2012年版美《脓毒症治疗指南》,给予常规的抗感染、营养支持、液体管理等治疗措施,必要时使用机械通气。(详见附录3)
B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热奄包热敷神阙穴治疗,取吴茱萸250g,装入自制双层棉质小布袋内(约10×5cm),扎紧袋口,放于微波炉内加热1-2min,取出后待温度适宜时(患者最大耐受程度,若患者昏迷无法描述可根据实验者手背部感觉调整)置于患者腹部神阙穴位区域(热奄包正中位置置于神阙穴),患者取仰卧位,每次30 min,每天2次,每个热奄包使用6次,一共治疗7天。
1.3 观察指标
1.3.1 肠鸣音次数
每次在吴茱萸热奄包治疗后1小时听肠鸣音,每次听诊3次,结果取一天中的平均值,听诊肠鸣音时听诊器听诊脐周,左右上下腹取5个部位,听诊时间为1分/次/部,各听诊区连续听诊1分钟以上未闻及肠鸣音,为肠鸣音消失;肠鸣音<3次/分,调低而短,为肠鸣音减弱;肠鸣音3-5次/分,中等响度为正常;肠鸣音>5-10次/分,声音响亮为肠鸣音活跃。
1.4 统计方法
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录入,利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误表示。单独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肠鸣音比较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纳入时肠鸣音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第三天與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七天与第三天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两组第三天、第七天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吴茱萸热奄包治疗对肠鸣音影响的讨论
肠鸣音是机体一个重要的生理信号,作为评估机体肠道动力客观指标,其能反应肠道蠕动的情况。肠道蠕动可以促进食物的吸收、消化和排泄,同时可防止肠内有害物质的积聚,限制肠道细菌生长。本研究中使用人工听诊的方法进行肠鸣音的检测,经统计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吴茱萸热奄包治疗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能提高其肠鸣音次数,说明吴茱萸热奄包治疗具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肠功能。
4 总结
本研究结果说明吴茱萸热奄包热敷神阙穴对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有改善肠功能的作用。其病机主要在于中药吴茱萸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等作用,同时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吴茱萸有经皮吸收的作用,这也是使用吴茱萸制作热奄包的机理所在,而且治疗时使用热敷更加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使药效尽可能达到高峰。
参考文献
[1]Dombrovskiy VY,Martin AA, Sunderram J, et al.Rapid increase in hospitalization and mortality rates for severe sep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tread analysis from 1993 to 2003[J]. Crit Care Med.2007.35(5):1244-1250.
[2]Bone RC,Balk RA,Cerra FB, et al.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organ failure and guidelines for use of innovative therapies in sepsis[J].Chest.1992.101(6):1644-1655.
[3]刘海亮,周荣斌.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认识[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0):94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