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荣荣
【摘 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SAS评分影响。方法:以84例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2)和参照组(n=42),为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为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SAS评分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分及SAS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另外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几率,提高治疗的效果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优质护理;SAS评分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3--01
在临床治疗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但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正在趋于年轻化[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通过抽签法将所选择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2例,患者的治疗时间:2018年4月-2019年4月。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27例;年龄区间为27-79岁,中位数年龄(42.97±3.02)岁。经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发现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其中包含: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等,在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时及时处理[2]。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干预:①由专业医师定期开展疾病相关知识讲座,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和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②建立起完善的护理管理相关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比和监督;③患者入院后及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和环境护理,带领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进行疏导[3];④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健康饮食指导方案;⑤确保病房内的空气流通及舒适度,每日限定探视的时间和人数。
1.3 观察指标
通过焦虑评分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分析,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100分;通过本院自制的调查表对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对比,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通过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分别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患者的SAS评分、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分以(均数±标准差)的方式给予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SAS评分有了明显的降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分有了明显的升高,整个过程中研究组的数据变化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可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通过数据对比可见,研究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对比明显(P<0.05),详情可见表2。
3 讨论
近几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长,除了身体上的病痛外随之而来的还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焦虑等多种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也有着消极的影响,所以除有效的治疗外为患者选择怎样的护理干预也是极为重要的[4]。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干预模式,优质护理以患者为治疗的中心,以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身体以及心理上的不适为目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从本次研究来看,接受优质护理的研究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SAS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都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是临床治疗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郑丽娟.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研究[J].医药前沿,2017(3).
陈博.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32):89-90.
孟大会.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v.3(02):47.
刘晓静,吴松鸽,韩露,etal.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6):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