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倬然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梗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对84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2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13.56±4.12)天,对照组(21.58±5.19)天;观察组的并发症几率是7.14%;对照组的并发症几率是19.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并发症几率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患者的并发症几率低,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急性心梗;综合护理干预;预后
老年群体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发群体,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突出,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率不断提升[1]。两种疾病合并发作的情况比较严重,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严重影响[2]。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8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42例患者 ,观察组有23例女性和19例男性,平均(68.2±6.3)岁;对照组有22例女性和20例男性患者,平均(68.5±6.1)岁。两组的普通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有以下内容。
(1)心理护理:患者的发病比较急,老年患者的承受力较低,心理负面情绪严重,护理人员需要开展心理护理,为患者进行疾病的先兆症状讲解,取得患者的配合。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让患者对疾病有深入的了解,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
(2)对症护理:患者入院后接受了心率和心律的监测,对患者的呼吸,血压等体征进行了解。如果有严重症状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进行处理,视情况为患者进行血容量的补充,滴注的速度控制在每分钟20至30滴,一天内的输液量不超过1500ml。患者心前区疼痛,需要遵医嘱为患者进行止痛治疗,急性心梗发作的情况,需要提供高流量吸氧,持续48小时,氧流量每分钟3至5L。
(3)健康教育:患者住院的时候,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疾病知识介绍,发病原因,配合事项等,让患者增加相关的知识,懂得自我护理和自救。叮嘱患者能够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患者的发病几率。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统计两组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13.56±4.12)天,对照组(21.58±5.19)天;观察组的并发症几率是7.14%;对照组的并发症几率是19.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并发症几率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3 讨论
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升后,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有所提升,临床护理模式从常规的护理开始不断深入,演变出了多种新型护理类型。综合护理是现在临床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方式,以为患者提供有效,积极,细致和全面的护理为宗旨[3]。全面性是综合护理的重要内容,以患者为中心,结合患者的临床需求,提供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健康教育等等护理内容,为患者的住院身心需求提供服务 [4]。
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平均住院(13.56±4.12)天,对照组(21.58±5.19)天;观察组的并发症几率是7.14%;对照组的并发症几率是19.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并发症几率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总而言之,患者的发病比较急,老年患者的承受力较低,心理负面情绪严重,护理人员需要开展心理护理,如果有严重症状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进行处理,视情况为患者进行血容量的补充,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效果非常理想,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好,并发症几率较低,临床中患者的恢复情况比较好,因此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伍三芳.急性心肌梗塞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1):1851-1852.
[2] 張爱玲.老年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护理观察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6):145-146.
[3] 刘春梅.全方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9):87-88.
[4] 柴小艳.全面护理方案在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