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立艳
【摘 要】目的:探讨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以给予临床诊断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结果:病原微生物以肠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以呕吐物、可疑食品的检出率最高。结论:致病性弧菌、肠道致病菌为主要的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而且不同标本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临床需加强重视,需合理选择检测标本,从而有效减少食源性疾病危害。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监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R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3--01
据临床相关疾病统计数据显示,食源性疾病发生率表现为逐年升高趋势,食源性疾病即经摄食进入人体的相关有毒有害物质致病因子、生物性病原体致病因子等而诱发的疾病。食源性疾病可划分为感染性食源性疾病、中毒性食源性疾病,临床较为多见的引起疾病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等[1]。针对病原微生物如何及早检测,及时诊断十分重要[2]。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病原微生物类别分离鉴定,以给予临床诊断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50例患者中,有33例男性,有17例女性;年龄最大69岁,年龄最小19岁,平均年龄为(38.75±3.05)岁。所有患者均具备齐全临床资料,且配合完成本次研究工作。
1.2 方法
5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病原微生物类别分离鉴定[3],具体操作如下:微生物特异性酶通过生物化学方法进行测定;特定抗原(抗体)定性以及定量技术通过血清免疫学方法、酶联免疫技术进行观察测定;病原微生物内部结构特征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测定,包括基于16SrRNA检测技术、PCR技术;并在上述类型方法基础上对患者的体内病原体种类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5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体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包括致病性弧菌、肠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以及1020例检测标本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包括肛拭、可疑食品、环境标本、呕吐物。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檢验比较,以P<0.05形式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5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体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
此次研究工作中,共检测标本1020例,检测结果显示,病原微生物检出156株,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为15.29%(156/1020);致病性弧菌构成比为55.98%,肠道致病菌构成比为30.10%,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为2.55%,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构成比为11.27%。见表1数据。
2.2 分析1020例检测标本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
经对1020例检测标本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分析可知,肛拭标本量为667例,菌株数为93株,检出率为13.94%(93/667);可疑食品本量为227例,菌株数为38株,检出率为16.74%(38/227);环境标本本量为106例,菌株数为9株,检出率为8.49%(9/106);呕吐物本量为20例,菌株数为7株,检出率为35.00%(7/20);
3 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食源性疾病发生率逐步升高,该疾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临床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及类型作为食源性疾病的主要临床诊断依据,故此,需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质量[4]。病原微生物包括导致人类、动物、植物发病的微生物,包括痢疾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病原微生物临床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免疫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相结合方法等[5]。
从本次研究结果数据可知,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为15.29%(156/1020),致病性弧菌、肠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的构成比分别为15.29%、55.98%、30.10%、2.55%、11.27%;病原微生物以肠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肛拭检出率为13.94%,可疑食品检出率为16.74%,环境标本检出率为8.49%,呕吐物检出率为35.00%。
综上所述,致病性弧菌、肠道致病菌为主要的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而标本不同,则其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性,因此临床在不断强化病原微生物检测基础上,需合理选择检测标本,从而有利于食源性疾病危害性的降低。
参考文献
吴静,杨婉薇,梅国勇,等.南京城北地区2016年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情况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1):113-116.
伍雅婷,王肖,石梦蝶,等.2013-2017年武汉市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7):1199-1202,1237.
陆震宇,叶倩,郑卢萍,等.桐庐县2016—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5):53-54.
陈浩川,何林,梅树江,等.2014-2017年深圳市龙华区食源性所致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35(5):439-445.
吴静,周竞,杨婉薇,等.南京市某三级医院2017年-2018年食源性腹泻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J].国际感染杂志(电子版),2019,8(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