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园区特色小镇规划路径探讨
——以中国娄底市钢铁生态小镇为例

2020-10-19 11:42杨宽容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钢铁小镇特色

杨宽容

娄底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湖南 娄底 417000

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特色小镇已成为当前聚集新兴产业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论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出发,结合地域特点充分体现人的需求,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小镇的战略定位,利用产业特色及文化韵味打造“三生融合”功能叠加的生态小镇,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通过创新驱动不断提高小镇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以项目建设为引擎,引领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改革;产业园;钢铁生态小镇

1 引言

特色小镇已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发展模式,在发展新产业,开拓新空间和探索新制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特色小镇从发源地浙江出现星火燎原之势,受到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全中国出现了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潮,一些地区出现了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热倾向,部分特色小镇也陷入了发展困境,简单地把特色小镇建设等同于特色镇建设、新城建设、园区建设、景区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出现了千镇一面,只见新镇不见人和违法违规搞圈地开发等,一些特色小镇成了政绩工程、政府大包大揽,采取的市场化手段不足而行政手段过多;有些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化和产业园区化倾向明显。因此,借鉴特色小镇的成功案例,探索可持续的特色小镇实施模式尤为迫切,论文以中国娄底钢铁生态小镇为例,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出发,结合丘陵城市特点,探索资源型城市的特色小镇规划及实践,期望能对中部地区特色小镇的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2 背景

钢铁行业是中国娄底市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约占全市总产值的1/4,中国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是娄底市钢铁行业的龙头,公司建于1958年,经过近60年的建设发展,从最初的年产钢577t到发展成产钢800万t 规模,产品结构由型棒材为主,调整到板带材为主的长流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如图1、图2所示);涟钢的发展带动了娄底市经济的腾飞,“先有涟钢,后有娄底”历史上形成的企业办社会模式,导致涟钢区域的整体布局及环境和现代钢铁企业,现代化城市格局存在明显差距[1]。

现阶段,由于世界钢铁业的相对持平发展、中国钢铁产品的相对过剩,中国钢铁业的发展处于一个既要求大力发展、又要求相对压缩的阶段,因而提倡“发展大中型钢铁企业”、提倡发展“钢铁航母”、提倡可持续发展。为适应市场需求,中国的众多钢铁企业正在进行着工艺改造、转型转产、规模的改扩建和新建等措施。

2017年8月30日中国湖南省省委书记杜家毫在华菱集团调研时明确围绕建设娄底“钢铁新城”把华菱集团建设成为我省首家世界500 强企业过程中挑大梁、建功业、做贡献的目标,把娄底“钢铁新城”打造成娄底和湖南的一张名片。

图1 普通钢材主要应用领域及需求结构

图2 涟钢产品种类表

3 选址阶段:顺应区域发展转型需求

特色小镇选址一般要求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并与主城主区连接便捷,同时有良好的客流导入性并有足够的旅游人次流量作支撑,其次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特色资源优势。

钢铁小镇位于城市西部,娄星区工业集中区起步区内,东面、北面毗邻涟钢厂区,西至白石路,南至湘黔线以北,规划面积4.65km2(如图3所示)。

图3 区位图

小镇通过城市快速路高丰路及城市主干路涟滨西街与主城区相连,通过省道娄涟公路于桥水高速、长韶高速、娄新高速相通,成为西部连接长株潭城市群和涟源、冷江、新化融和娄底城市和桥头堡;小镇距双峰荷叶镇曾国藩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区)80km。距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80km;距新化县水车镇紫鹊界(国家4A 旅游景区、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130km,因此,将小镇选址集中工业园区既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和自然资源优势,集聚生产要素,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产业空间转型的一个突破口,同时也能完善区域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和具有钢铁文化魅力的小镇空间。

4 规划编制阶段

4.1 小镇定位

坚持特色发展、绿化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将小镇定位:汇聚创新、引领钢铁产业转型的制造高地;一个功能完善,宜有生活情趣和多元生活体验幸福家园及承载地域文化钢铁文化的魅力小镇;国家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及园区环境治理的样板区;钢铁新城建设的先行区。

4.2 围绕涟钢产业打造钢铁深加工产业特色

湖南华菱涟钢是中国中南地区重要精品钢材生产基地,产品结构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超厚高强热轨,冷轧卷板为主,棒材、VAMA基材为辅,其中棒材不需要进行深加工即可使用,属于终端产品,VAMA基材为专供产品,冷热扎产品是涟钢优势产品,也是精深加工可塑性最强的产品,产品主要用于建筑、工程机械、汽车、家电行业,通过对钢铁产品在中国和国际发展趋势及市场使用和销售情况分析,采用错位发展的思路,确定将钢铁镀层产品作为小镇的主导产业[2]。

4.3 “三生融合”打造功能叠加的生态小镇

小镇倚钢而立,微山散布,浅丘连绵,绿珠串联,内隐秀谷,内有柳家湾河自西向东从小镇中部穿过,南北是生态屏障,两山之间谷地狭长,风景秀美,产业大部集中布置在北部,村民依山傍水而居小镇内山、水、田、丘、谷、产相生相融,打造成“一核、一廊、两轴、四区”的空间结构(如图4所示),规划紧紧围绕人的需求,先生态,后生活,再生产,将产业、人文、旅游、社区四大功能有机叠加[3]。

图4 用地空间布局

一核:综合服务核心,小镇客厅,包括生活服务中心及生产服务中心。

一廊:镇内生态防护走廊。

两轴:小镇内连接南北,东西的交通轴线。

四区:北部创新创业园区,西部高端人才聚集区,南部农耕文明体验区,中部文化创意区。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高效集聚,让创业者进则坐拥小镇配套,创业无忧,出则尽享田园气息,回归自然,心旷神怡是小镇市民和创业者的理想家园。

4.4 彰显地域文化和钢铁文化人文韵味,

特色小镇对于公众的吸引力在于其独特的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文化是特色小镇的核心竞争力,城市往西,大山大水,深山僻谷,主要有黄帝、蚩尤文化、梅山文化、农耕文化,城市往东,山清田美、水陆要冲,有血性文化、湖湘文化,城市中部有药文化、围城文化、钢铁文化,因娄底市经历了四次大移民,带来了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本地文化,本小镇紧依十里钢城,主要承接涟钢钢铁深加工产品,必将因钢铁而生、因钢铁而兴、因钢铁而强。为此,通过对娄底市域文化的深入研究,主要打造一核六区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如图5所示)[4]。

图5 文化产业空间布局

4.5 以近期建设为抓手、引爆小镇建设

小镇着眼长远,立足现实,脚踏实地、精心培育。依靠市场的力量分三年制定17个项目建设库,通过几个平台的建立,为特色小镇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通过资金的保障先期建设一座能展示小镇未来愿景的启动区,完成小镇由输血向自我造血能力转变(如图6、图7所示)。

图6 近期建设规划

图7 三年行动计划

4.6 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创新驱动小镇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增进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区域、产业、制度、产品等多方面的竞争力。娄底已纳入《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国家老工业基地规划》《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规划》,争取了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首批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小镇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对规划范围内的村民宅基由园区牵头,居民参与,进行村貌整治,对于条件较好的宅基地鼓励农民出租或自营开办民宿,对于包络线以内的房屋建筑由园区统一征收作为创意街区和办公楼,对于废弃低效用地在村内部进行流转作为生产用地,其他部分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通过搭建合作平台。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社,参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现代服务业中,提高他们的致富信心;通过人才奖励政策,鼓励优秀及高端人才到小镇创新创业;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小镇建设,共建合作平台公司;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小镇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使小镇成为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5]。

5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产业特色小镇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由高消耗、高排放、粗放式发展,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转变重要载体。论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结合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特点,从小镇的选址,产业定位、用地空间布局、文化特色、制度保障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中部地区特色小镇的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钢铁小镇特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中医的特色
“钢铁侠”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