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前世今生
—— 部分传统剧目考源

2020-10-19 09:21吴功敏
黄梅戏艺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戏织锦黄梅戏

□ 吴功敏

小戏《卖斗箩》(亦称《懒烧锅》)取之于青阳腔《懒烧锅》。在青阳腔《懒烧锅》文学剧本里,难觅其他青阳腔剧本曲词所呈现的清音雅韵。可能因为此剧表现的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所以曲词的表现方式,也会做通俗化的转换。全剧除了少量的唱腔,大多是道白。唱腔、道白十分贴近所塑造人物的身份和生活环境,彰显出生活化、口语化,个性化、地域化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底层小人物“懒烧锅”的好吃懒做、偷奸耍滑、好逸恶劳的种种恶习。

因为青阳腔《懒烧锅》的文学剧本,通俗质朴贴近生活,与黄梅戏的自然朴实浅近的表演风格很接近,所以黄梅戏艺人不需要再费周折地改编,直接拿来改调歌之即可。黄梅戏《懒烧锅》与青阳腔《懒烧锅》的剧情、唱词、道白基本相同。只是黄梅戏《懒烧锅》与青阳腔《懒烧锅》的两个主要人物姓名不一样。结尾增加了“懒烧锅”为逃避其丈夫朱老三的惩罚,假意投河寻死以此来威赫朱老三和朱老三假扮邻居叔婶,借以吓唬劝诫“懒烧锅”的情节。这一结尾,不仅褒扬了朱老三对“懒烧锅”好吃懒做的恶习,不是简单粗暴地拳脚相向,而是循循善诱、宽容大度的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也使这出小戏更具喜剧性。显然是黄梅戏艺人在青阳腔《懒烧锅》的基础上,又汲取了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关于懒婆娘好吃懒做的笑话、传闻,做了再创作。

安庆民歌《懒婆娘烧锅》对小戏《懒烧锅》的渗透

小戏《懒烧锅》,与民歌《懒婆娘烧锅》唱词虽然不一样,但小戏《懒烧锅》里面的人物,有着民歌里演唱的懒婆娘一样好吃懒做、不理家务的恶习。在小戏《懒烧锅》的创作流程中,一定留有民歌《懒婆娘烧锅》对黄梅戏《懒烧锅》影响渗透的印记。

小戏《卖斗箩》剧本 青阳腔《懒烧锅》剧本

小戏《湘子化斋》是青阳腔《升仙记》的延伸

韩湘子是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传说他是唐朝文起八代之衰大文豪韩愈的侄孙。父亲早亡,从小跟着韩愈长大,平日疏于读书作文,喜好恬淡清幽。韩愈夫妇为使他安心读书, 以便日后仕途通达,为他迎娶了容貌端庄、温顺贤淑的林家小姐林英为妻。婚后,他不仅对林小姐不理不睬冷淡隔膜,而且变得更加懒散,后来竟离家出走潜心学道。

青阳腔《升仙记》,描写的是韩愈因为上表反对迎佛舍利子入宫触怒了皇帝,被贬到遥远的潮州。当他与书僮艰难地行至陕西秦岭蓝关,大雪封路无法前行,冻馁交加濒于绝境时,韩湘子施道法使他转危为安的故事。

青阳腔《升仙记》源出北宋《青琐高议》,最早为宋元戏文,名《韩文公风雪阻蓝关记》。明代中叶,有人据杂剧、小说编为《升仙记》传奇。小戏《湘子化斋》是《升仙记》传奇里的一个故事,说的是韩湘子装扮形象丑陋的和尚去林英家化斋,欲度妻子林英得道,谁知林英没有识破韩湘子真貌,命丫鬟仆人用木棍将其殴打,并将他撵出家门,韩湘子认为林英没有道缘,失望至极乘风而去的故事。

班友书先生在《黄梅戏古今纵横》一书里说:“《湘子化斋》出自青阳腔《升仙记》,描写的是韩湘子度妻林英。可能是由民间唱本《韩湘子九度文公十度妻》再搬上舞台的”。安庆市博物馆收藏有《韩湘子九度文公十度妻》的唱本,黄梅戏小戏《湘子化斋》,取材于唱本《韩湘子九度文公十度妻》的可能性更大些。

小戏《湘子化斋》剧本 青阳腔《升天记》剧本

五、青阳腔、徽调对传统大戏的影响

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剧目,得益于青阳腔、徽调等剧种大量剧目的输入。尤其是经常与黄梅戏同台演出、近在咫尺的徽调,对黄梅戏的影响可说是无处不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黄梅戏与徽班发生关系,是徽班艺人在春节期间,‘封箱’歇班时,与黄梅戏艺人在灯会的场合相遇,后来发展到合班演出。黄梅戏在剧目、表演、唱腔等方面,都从徽班那里得到了补充。除将徽班中的小戏《小放牛》《十八扯》《补缸》《卖胭脂》等剧目拿来演出外,还移植了一些故事完整的本戏(有些戏经过了很大程度的改编)。传统戏《血掌记》《鸡血记》《双丝带》《云楼会》等,都与徽调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血掌记》从徽班移植过来,不仅内容、情节、人物未做大的改动,早期演出时,还沿用了徽调的部分唱腔,如包公上场时唱的一段【西皮摇板】……《鸡血记》搬上黄梅戏舞台,保留了徽调的不少痕迹。有的道白完全袭自徽调原本……《云楼会》与《玉簪记》的内容部分相似,是从徽班中移植来的青阳腔剧目。为了适应黄梅戏特点,便于黄梅戏观众喜闻乐见,剧本经过了重新改写,不仅语言与原著完全不同,内容也有差异。……因为黄梅戏与徽调长期合作关系,加之不少黄梅戏艺人来自徽班,徽调对黄梅戏的影响也就更直接、更全面。例如黄梅戏用胡琴、唢呐伴奏,就是清代望江徽班艺人柯巨安参加黄梅戏活动开始尝试的”。(1)

黄梅戏以擅演家长里短、才子佳人家庭伦理剧而著称。随着搬演青阳腔、徽调的剧目,包公断案的公案戏,也堂而皇之地登上黄梅戏舞台。例如传统剧目《卖花记》《血掌记》《白布楼》《铁笼山》《双插柳》《凤凰山》《水涌登州》等剧中爱民如子、断案如神、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包公形象,一经亮相,便受到观众的欢迎,刷新了黄梅戏传统剧目题材范围,成为黄梅戏舞台一道亮丽的风景。以往难得一见的花脸行当,登堂入室,打破了黄梅戏剧种生旦一统天下的现状。随后传统剧目《丝罗带》《女驸马》等剧,又破天荒地出现了皇帝形象,使得黄梅戏演出题材更加宽泛,人物形象更加丰富,角色行当更加多姿多彩。青阳腔、徽调等剧种给黄梅戏输入剧目的同时,还将音乐唱腔、伴奏乐器、表演程式、班社管理、市场营销等技能、理念引进黄梅戏,推动了黄梅戏艺术水平的整体提升。黄梅戏剧种独立地位的形成,已水到渠成、指日可待。

六、传统大戏的历史衍变

《天仙配》改编于青阳腔的《织锦记》。

董永行孝事,始见东汉末年武梁祠石刻画像。魏晋时,曹植的《灵芝篇》和干宝的《搜神记》,增加了天帝遣神女下凡,助董永偿债的情节。唐代董永变文和宋元话本《董永遇仙传》,着重描写路遇、偿债、诀别等部分。明代青阳腔《织锦记》(现存《槐荫相会》、《槐荫分别》两出),又丰富了变文和话本的描写,对后世戏曲有很大影响。清代很多地方剧种能演此剧,剧名或称《槐荫树》,或称《百日缘》,剧情基本相同。

班友书先生在《黄梅戏古今纵横》一书的上卷,对董永遇仙传说和黄梅戏《天仙配》的演变,做了详尽的考证。他从句道兴的《搜神记》与李昉的《太平御览》转引的西汉刘向所著《孝子图》及《孝子传》,进行了比较分析。他认为《孝子传》文字精致,故事发展比较合理,有文人加工的痕迹,《孝子图》文字较平淡、粗糙,像是由民间转抄而来。《孝子图》可能是句道兴将董永传说绘制的行孝图之类的文字说明搜集进来,伪托刘向原作。还通过对其他方面的综合分析,他认为《孝子图》《孝子传》都不是刘向原作, 也可能都不是最早记载董永行孝的资料,可能是句道兴、李昉的改作。因为在这之前,就已有曹植的《灵芝篇》:“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曹植生于汉献帝三年,比刘向晚,比干宝早。班友书先生认为董永行孝的传说,应当产生于西汉中期,曹植的诗,当为董永行孝故事最早的可靠的文字记载。

在民间戏曲中,下凡匹配董永的皆为玉帝第七个女儿,黄梅戏称七仙女,楚剧称张七女。还有称神女(曹植《灵芝篇》)、天之织女(李昉《太平预览》)、织女七姑(顾觉宇弋阳腔《织锦记》)等称谓。《织锦记》是知名度较高的董永遇仙的民间演出本,编者传为出身梨园的顾觉宇。

《天仙配》初登舞台

黄梅戏《天仙配》,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汇演引起轰动,反响强烈,获得了多个奖项。1955年拍成电影后,更是一鸣惊人,似乎一夜之间,《天仙配》不胫而走,大街小巷处处传唱黄梅戏,大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态势。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港、澳放映,打破了此前所有欧美影片的票房纪录。

《天仙配》更上层楼青阳腔《织锦记》有“槐荫会”、“上工织绢”、“分别归天”三出。黄梅戏《天仙配》比青阳腔《织锦记》多了“鹊桥”一场戏,多了傅安人(傅员外之妻)、傅小姐两个人物。傅员外、傅安人、傅小姐富有同情心,傅公子除有点好色外,人品也还差强人意。总之,整出戏里的人物,都是一群没有作恶、能够恪守道德底线的人。

黄梅戏《天仙配》里的傅员外、傅公子,自私、狡猾、刻薄、狠毒,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未登场的玉帝,为了维护天宫的道统法规与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不顾亲情、人伦,残忍地拆散一对恩爱夫妻,压迫愈深重,反抗愈强烈。傅员外、玉帝与七女、董永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戏剧冲突极具张力,剧情一波三折,加剧了悲剧的厚重感。《织锦记》情节较平淡,人物之间缺少对比强烈的鲜明个性,整出戏对观众不能产生强烈的审美冲击,观众看完戏后,感到意犹未尽、骨鲠在喉。

《织锦记》中七女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妻,是玉帝感念董永卖身葬父的孝心而派七女下凡帮助董永还债赎身。不是七女被董永孝心打动而爱上他,并义无反顾地甘愿冒犯天规也要嫁给董永,所以表现七女与董永两人之间的爱情戏,缺少能够打动观众的感染力,缺少悲剧震撼力,因此,剧本的思想性与美学价值也就打了折扣。

黄梅戏《天仙配》增加的“鹊桥”一场,并非可有可无,这场戏描写了七女因天宫的寂寥、孤独、压抑而郁郁寡欢,羡慕人间男耕女织、其乐融融的平凡世俗生活,产生了偷看人间的欲望,从而发现了董永卖身葬父、孤苦伶仃的身世与忠厚老实、勤劳孝顺的品质。由感动、同情,进而爱上他并瞒过玉帝,私自下凡嫁给董永。这就为后面的几场戏的演进,七女人物形象的塑造埋下了伏笔。故事情节的发展符合逻辑没有硬伤,为悲剧的形成,做了扎实的铺垫,也使几个仙姐后来的“织绢”不显突兀,显示了姐妹之间的深厚情谊。七女与董永之间的爱情有深厚的基础,二人沉浸在男耕女织、朝夕相守、相濡以沫爱的海洋里,他们爱得深沉、真切、义无反顾。玉帝无情的利剑斩断情丝,一对情深似海的夫妻将要天各一方,他们撕心裂肺、痛不欲生、拼死反抗,最终七女为了董永不被伤害而含恨离去。这样的悲剧,才会激起观众对玉帝蛮横霸道强权的愤怒,对七女董永的遭遇,洒下一掬同情之泪。

黄梅戏《天仙配》与青阳腔《织锦记》的“槐荫会”、“上工织绢”、“分别归天”三场戏情节、曲词大致相同。但《天仙配》情节、唱词更加朴实、凝练、简洁、雅俗共赏。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血肉丰满。《天仙配》里的七女与董永结合,有感情基础,较《织锦记》里的七女情感更纯真、更浓烈、更深沉,对天庭清规戒律的不屑与蔑视,态度更坚决,反抗精神更强烈,因此《天仙配》也更具悲剧美的震撼力。

黄梅戏《天仙配》是在青阳腔《织锦记》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艺术家反复打磨、润饰、加工,在长期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发展完善,直至成为黄梅戏传统剧目中代代传承、常演不衰、历久弥新的精品佳作。

优秀的剧目,还需优秀的创作团队通力合作、精心打磨,才能一飞冲天、出类拔萃。时白林、王文治等著名黄梅戏作曲家,在保持传统唱腔精华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润饰编创。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王少舫,这对黄金搭档珠联璧合地精彩演绎,使得黄梅戏《天仙配》一举成名天下知。“树上鸟儿成双对”男女对唱,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当代音乐作品中,最通俗、最时尚、最受欢迎的经典曲目之一。“如果没有青阳腔的《槐荫记》(亦称《织锦记》),也就没有五十年代载誉剧坛的黄梅戏(班友书语)”。

大戏《天仙配》剧本 青阳腔《织锦记》剧本

猜你喜欢
小戏织锦黄梅戏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瑶族织锦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黄梅戏《中国梦》
传承
黄梅戏《祝福》
以史为纲:民间小戏实证研究的新范式——读陈美青《质野流芳:山西民间小戏研究》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