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厚
吴宓说:四十年代,他更加致力于《红楼梦》研究,事实正是如此。昆明是他更加致力《石头记》研究的起点。在这里,他面对种种挑战,另辟蹊径,为红学研究作出了极为宝贵的贡献,至少有三大创举:
1938年10月底,他离开蒙自赴昆明,写了这样一首诗:
半载安居又上车,青山绿水点红花。群飞漫道三迁苦,苟活终知百愿赊。坐看西南天地窄,顾亭林诗云:“西南天地窄,零桂山水深”。心伤宇宙毒魔加。死生小已遵天命,翻笑庸愚作计差。日前《云南日报》所登沈从文《知识分子反省》一文,愚甚赞同。
诗,表达了吴宓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对知识分子中的消极现象的不满……他要坚持抗战到底的主张,一如继往地为抗战到底呐喊。于是,在讲堂上,通过《文学与人生》课来揭露,抨击社会的黑暗,知识分子中的消极乱象。看他1939年3月30日的日记吧:
是日下午学期始业。晨8-9上《人文主义》(即《文学与人生》课)。讲英国十八世纪初年之文人(Wits),其趋奉权贵、争名求利,互相排诋,正与中国唐代之文人同。即罗马之文人、以及今日中华民国之文人,亦不异,仅其资料文词不同而已。(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
这完全是借题发挥,含沙射影,评论时人的道德。尽管如此,也不能吐尽自己的恩怨……得另辟蹊径:大讲《石头记》,借以尽情阐述自己“殉道殉情”的“人生观、道德观”,讲解“人生哲学”“评论道德”“剖析人性”……以资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抗击日寇的侵略,反击胡适、沈从文之流的精神压迫。诚如《善生周刊》胎死腹中后,他早先写给钱基博先生的信中所说:
自《大公报·文学副刊》被人破坏而停刊后,虽有主张,无由刊布。而国势日益危急,所需于真正之道学以救世者亦日益切,宓《诗集》虽叙个人情志,而于民族精神及文章本旨,于卷末附录中,三致意焉,或以儇薄视之,误矣。惟先生察之。(吴宓:《致钱基博》,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书信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北京1版)
这里所言“被人破坏而停刊”,指的就是胡适之、沈从文将他赶出了《大公报·文学副刊》。因为“主张”“无由刊布”,他就“另辟蹊径”,采用讲演的形式,演讲《红楼梦》宣传他的主张。
演讲《红楼梦》就得更好地研究《红楼梦》,要更好地研究《红楼梦》,组织起来会更加有成效,他就筹备讲道学会,聚集赵紫宸家举办讲座。由讲道办“心社”,再由“心社”过渡到“石社”。
日记中有这样一些记载:
一九三九年
十一月二十日 星期一
4∶00……步归。至翠湖中心茶座,遇贺麟与任继愈,坐谈。宓述拟设讲道之学会,拟名曰“心社”。麟极赞成,共商分途进行。
6∶00归。叶宅晚饭。晚撰作《心社简章》。
十一月二十一日 星期二
9∶00往访赵紫宸,为“心社”事。
十一月二十二日 星期三
晨8-10上课如恒。归后11-12赵紫宸偕其教友白约翰(John Baker)、吴盛德君来访,谈“心社 ”事。
下午3∶00至昆华中学北院约贺麟。宓先至翠湖海心亭下茶座。4∶00赵紫宸来,述其传教工作原理及办法。4∶30贺麟来。共商“心社”事,决以文林堂为集会之所。将近6∶00散。
十一月二十三日 星期四
下午 ……5-6朱宝昌来,偕出。行过翠湖,略谈“心社”事。
十一月二十六日 星期日
下午3∶30至翠湖海心亭。贺麟已先在,茗谈。麟极赞宓之《人生哲学大纲》,而力劝宓屏除百事。专力撰成《人生哲学》一书,谓书成则宓身健心乐。且嘱宓勿以《大纲》稿示人,恐被他人窃取误用,云云。至“心社 ”事,麟认为无益有损,遂议决婉辞取消之。
十一月二十八日 星期二
7∶30偕张起钧同出。宓急至文林堂,赴“心社”筹备会。议决,不用社名及组织,仅于每两星期在赵紫宸宅中聚谈一次。凡六人,是晚,谈宗教与哲学之关系。9∶00归。
十二月一日 星期五
晚7-9至玉龙堆四号,则敬已迁居女青年会矣。拟劝阻,不及。遂与徐芳、顾良谈,知宓之《人生哲学大纲》及《〈石头记〉评赞》二稿,均在顾良处。甚为欣快,盖久寻不得者也。
十二月十四日 星期四
7-9文林堂听赵紫宸讲《宗教与人生》。
一九四○年
一月二日 星期二
晚黄维来,顾良托带还宓所撰《人生哲学大纲》及《〈石头记〉评赞》(均英文)二稿。甚喜其无失。
一月九日 星期二
下午2-4朱宝昌来,谈宓撰之《〈石头记〉评赞》稿。
一月十一日 星期四
7-8文林堂听赵紫宸演讲《陶渊明的哲学》。
一月十七日 星期三
晚7∶30独赴平政街68号赵紫宸宅中心社会集。……由宓讲述《〈石头记〉一书对我之影响》。继由诸君自由讨论人生爱情各问题。
由此开始,赵紫宸、陈铨、浦江清等先后在赵宅作《石头记》专题讲演。
听者后来作了这样的回忆:
1939年秋,(引者:回忆年代可能有错。)同学们请先生在昆中北院作过一次公开讲演。先生选的题目是《我之人生观》。……先生以非常诚恳的语调把自己的人生观归结为四个字:殉情、殉道。(何兆武:《回忆吴雨僧师片断》,《第一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1版)
四月三十日 星期二
8-9《人文》课,讲殉道殉情之事实,未畅。
五月十二日 星期日
夕5-11顾良、黄维来,同赴朱宝昌请宴于曲园。畅叙,并行红楼梦酒令。石社成立,以研究《石头记》为职志。顾良任总干事。众同步归。
五月十三日 星期一
下午1-3寝息。3-4至昆北,介绍顾良见刘文典,邀入石社。
五月十六日 星期四
晚,7-9在文林堂陪刘文典讲《日本侵略中国之思想的背景》。听众极多,典谈次,对诸生赞宓“所言皆诚而本于经验”云。
四月十八日 星期四
晚7-9至昆北6教室,赴群社邀,讲《我之人生观》,主在殉道殉情,将近二小时。听者满座。而宓自以为甚不佳,归后反滋不乐。
先后加入石社者有:黄维、朱宝昌、王逊、刘文典、张尔琼、翁同文、王般、李斌宁、沈有鼎、关懿娴、薛瑞、沈师光、杨树勋、项粹安、毛子水、郑昕、房季娴、王先冲、王映秋、王年芳、秦文熙、李宗蕖等。这些人中有教授、有学生,还有新闻单位的从业人员。
石社成立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讲演会、座谈会、茶会、郊游……
1.郊游、茶会
一九四三年
一月三十日 星期六
下午2-3般来,商红楼梦研究会郊游计划。
二月五日 星期五
(午后)……翁同来舍,商《红楼梦》谈话会郊游事。
晚食大饼。翁、般同来,缮就红楼梦谈话会请函,分别送出。
二月六日 星期六
晚食大饼。计划明日聚宴事。般、宁来。
二月七日 星期日
晨10∶00偕诸君至文林。红楼梦谈话会是日为第二会。宓与翁同文、王般、李赋宁为主人。先在文林午饭($235),客为张尔琼、沈有鼎、关懿娴、薛瑞娟、沈师光、杨树勋、项粹安。未到者毛子水、郑昕、房季娴、王映秋及下列诸女生同去者。
正午步行出发,并于女舍邀王年芳、秦文熙,无线台电邀李宗蕖,共十四人。1∶15至大观楼。在观稼堂阁中茗坐,食松子($77)。叙谈。寒甚。惟师光兴高采烈而宓和之。若关与琼等几无言。光谈及《新学究》,谓宓境遇虽可比妙玉,性情则颇似宝玉。光又叙述日前偕二女同观《万世师表》电影,咸以宓为甚肖剧中人云。 ……众于4∶00起行步归,……5∶00入城分散。是日共费$355。宓出$168,翁出$70,般出$67,宁出$50。 ……
关于大观楼的活动,南荪先生也作过这样的回忆。他写道:
在昆明滇池大观楼由先生组织的一次《红楼梦》座谈小聚会上,先生自称愿作大观园人物中的紫鹃。后来在别的场合会上,多次直截了当地说自己是紫鹃,要无限忠贞地服侍黛玉——一个美丽、深情、才华、聪明、高傲、孤芳自赏、多愁善感而又极端洁癖的神圣化了的偶像,一个幻影。同时,追求真、善、美,无私地奉献自己;教学以勤,待人以诚,为人谋以忠 ……则是先生现实生活中对事业的虔诚,充满着脚踏实地的入世精神。(南荪:《追怀先师吴宓教授》吴世坦编《回忆吴宓先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1版)
2.办讲座
讲座,是知识分子传播知识、联络情感、交流学术的最佳方式。因此,不少学校、学术单位经常采取。有校内的人,也有校外的人,内容非常广泛,吴宓在联大就主办过很多讲座:如刘文典讲过《日本侵略中国之思想的背景》《庄子哲学》《李义山诗》,王维成讲《耶稣之死》《论语·公冶长章》,任继愈讲《儒家所以胜过诸家之故》,汤用彤讲《魏晋玄学》《佛教》,孙福熙讲《艺术趣味》,陈康讲《西人治古学之方法》等等。
《红楼梦》是中心,吴宓更是主力,刘文典也积极参与。他除在各学校、单位演讲外,以“石社 ”的名义演讲就有七次之多。时人说:演讲《红楼梦》是吴宓的拿手好戏。无论是在哪儿演讲,总是受到听众的欢迎。
一九四二年
四月二十九日 星期三
下午,寝息。读《石头记》。有得于贾宝玉悟道出家……
晚7-10在南区第十教室,应中国文学会之邀范宁生主席。演讲《红楼梦》。听者填塞室内外。宓略讲《红楼梦评赞》中六、七两段,(据有研究者说:主要内容是将太虚幻境与但丁《神曲》中的地狱进行比较,引导人从幻境和痛苦中求得解脱。)继则答问。因畅叙一己之感慨,及恋爱婚姻之意见,冀以爱情之理想灌输于诸生。而词意姿态未免狂放,有失检束,不异饮酒至醉云。
七月二十九日 星期三
8∶00入校。9∶00在南区8教室作第一次《红楼梦讲谈》。听者约二十人。水亦在座。宓分析爱读《石头记》者之理由及动机。李宗蕖、薛瑞娟二女生相继发言,均甚爽直而有见。一
切见《红楼梦研究》笔录。至 10∶30散。
八月五日 星期三
9-10在校中北区 5甲教室,续讲《〈红楼梦〉与现代生活》。听者三四十人。宓假述今世有如贾宝玉、曹雪芹之性行者,其生活爱情经验,及著作小说之方法,应为如何。并述《红楼梦》与今世爱情小说之两大异点:(一)《红楼梦》以宝玉为中心,而诸女环拱之。如昔之地球中心说。今则多男多女,情势较复杂而错综牵掣,如地球绕日。而太阳系外,且有千百星系,互相吸引而平衡回旋。故以小说描写,决难统一、集中,而有整个之组织。充其量,只能写成“Vanity Fair”之三五男女爱情故事,牵连交互而已。(二)昔者女卑男尊,男选择而女竞争。今则男追求,视女为理想鹄的。女有教育男,引男向前向上之能力,男在追求女中,表现己之最优点。追求女子以达于归依上帝。且男之一生固经历过诸多女子,而女之一生亦经历过诸多男子。此亦较昔复杂变化之处也。……
八月十一日 星期二
下午……寝息。撰《爱情与道德、宗教之关系》稿。
八月十二日 星期三
晴。晨撰《爱情之实况》稿 ……9∶00-10∶30第三次《红楼梦讲谈》。宓讲《注重爱情之人生观》及《爱情之实况》。鼎发言。……
下午……宓编钞第一二次《红楼梦讲谈》稿件。
八月十三日 星期四
下午1-2寝息。读More(穆尔)先生书。又思《红楼梦》讲稿,自觉确系爱情充溢,有耶稣上十字架之愿力……
八月十五日 星期六
11∶00后读《石头记》及《中阿含经》。至1∶30始寝,久久犹不能入寐云。
八月十八日 星期二
早起,撰殉情稿。
下午寝息。……归舍,已 10∶00.撰讲稿(《〈石头记〉与〈金瓶梅〉等比较》)。直至近3∶00 鸡鸣,始寝。
八月十九日 星期三
9∶00-10∶30 在地质系所管南区 2甲教室作第四次《红楼梦讲谈》,内容另详。
八月二十一日 星期五
又关懿娴送来《谈谈林黛玉》一稿,极佳。即复一函。
八月二十四日 星期一
函关懿娴,命送《红楼梦研究》与麟。
八月二十五日 星期二
晚7-10在麟宅与送行诸客坐。冯文潜读宓《石头记评赞》等稿。回舍,陈晓华来。宓又撰稿至深宵。
八月二十六日 星期三
9∶00-10∶15 在南区 2 甲教室,作第五次《红楼梦讲谈》。宓讲《甄士隐与贾雨村为重一重多两种人之代表》。另详。
八月二十八日 星期五
方酣睡。罗等去后,王逊来。同谈《红楼梦》及石社之组织。……回舍,作函致琼钱仆送往。……又及《红楼梦讲谈》及石社事。夕晚编撰《红楼梦讲稿》。
八月三十一日 星期一
下午……与曹岳维谈《红楼梦》。
九月二日 星期三
9-10在南区2甲教室,作第六次《红楼梦讲谈》。稿另存。
九月七日 星期一
家庭食社早饭($7)。翁同文来,拟定《重建石社草案》。
九月九日 星期三
9-10仍在南区2甲教室,作第七次末次。《红楼梦讲谈》。另录。到者男生约30人,女生3人而已。
十月八日 星期四
图书馆重行编钉《红楼梦研究》稿。失落宓第二次演讲稿一页,深为痛惜。……
这些记载,帮助我们具体了解了吴宓演讲《红楼梦》的部分情况,虽然不能掌握所讲的全部内容,但能够窥见当时的气氛,讲演的态度,听者的反映……对追踪吴宓大讲《红楼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3.指导石社成员撰写研究《红楼梦》的论文
何兆武回忆说:
先生讲《红楼梦》,要求每个同学都写出自己的心得,集中放在图书馆里面,供大家借阅,相互交流,至今我还记得其中两篇的大意。一篇是评探春……一篇是说宝玉并非用意不专……在先生指导下,实际上(虽然不是在组织形式上)形成一个红学会和红学专刊。(何兆武:《回忆吴雨僧师片断》,《第一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
石社社员中哪些人写过心得或论文?现在已无法知道。但可以肯定凡写论文的社员都得到吴宓的指导和帮助。这几位是必须介绍的:
石社会长顾宪良(1915-1962),名良,又作献梁、顾良。江苏川沙人。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1935年毕业。任光华大学讲师,后到联大工作,曾任《书人》月刊主编,《华美报馆》秘书兼专刊主编。抗战胜利后去美国。出国前,都与吴宓有联系。
顾良,早在抗战前就与吴宓关系非同一般。吴宓日记有记载:
三七年七月九日 星期五
下午2∶00,顾宪良来,谈。雨不止。顾在此晚饭(西餐),并宿宓之东室。直谈至夜2∶00,始灭烛寝。倦极,然谈颇畅。宓述离婚及爱彦始末。又述系主任易人,学校及本系前途之危机,等。又述《石头记》概评。……(三)其对于《石头记》中王熙凤个性心理之研究,等等,不悉记。
从日记的记载可以看出两人是无话不谈。顾良离开吴宓后,仍保持着联系。看日记吧:
四一年九月十四日 星期日
上午接顾良九月十日自肃州酒泉。航快函,祝宓生日。并谓此行飞往千佛洞考古。携《石头记》与宓《诗集》。意甚殷殷。通信址:(一)十月底以前,成都,五世同堂街。《中央日报》社,张明伟社长转(二)此后,重庆,都邮街,邮政汇业储业局,王酌清(祖廉)先生,留交。可感。
1944年顾良在重庆,和翟桓一道创办了时文政论综合刊物《华声》半月刊,16开本。社址重庆芭蕉园9号。后迁保安路11号。发行人王玉林,经理赵文壁。会计许留芳。撰稿多为知名人士:罗家伦、萧公权、张西曼、潘公展、老舍、赵敏桓、梁实秋、张申府、黄宗江、袁水柏,还有画家叶浅予等。1945年1月5、6期合刊后改为月刊,每期32页增至64页左右,一卷共出六期。1947年1月出至二卷一期停刊。
顾良不但编辑,而且自己也写文章,如五六期合刊就发表了郭箴一编《中国小说史》的书评。且在刊物上辟了《石头记谈话》专栏,刊发石社社员的红学论文。刊物出版后立即寄赠给吴宓。
四五年一月三日 星期三
上午,接顾梁宪良。寄来所编《华声》半月刊一卷一期、二期。二期内有关懿娴、王先冲所作《石头记》论文二篇。并函。
吴宓后来在自己撰写的《〈石头记〉评赞》文中评述国内外《石头记》研究时,对顾梁作了这样的评述。他说:
至若精心专力研究石头记而以汉文(白话)作成评论者,吾所知有顾献梁君(良)。顾君搜集石头记各种版本及评论考证之作咸备。已撰成王熙凤妙玉等论文数篇,均有特见云。(吴宓:《〈石头记〉评赞》)
顾樑精心研究《石头记》的评论不知道发表在什么刊物?到如今,我遍寻不得,实在是有点可惜。但要感谢吴宓先生为我们保存了石社成员关懿娴和王先冲的文章。
关懿娴(1918-)女,广东南海人。西南联合大学外国语文学系1943年毕业。毕业后到贵阳一学校任教。继续与吴宓保持联系,写作有关《红楼梦》方面的文章。后留学英国。归国后,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
在联大时,吴宓创办《石社》,她是积极分子,不但经常向吴宓请教《红楼梦》,而且协助吴宓从事《石社》的工作。《吴宓日记》中多有记载:
一九四二年七月九日 星期四
系中见关懿娴,谈《石头记》。
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五日 星期三
9-11系中以宋超豪纪念册交游任逵。偕关懿娴地坛借书,未得。为讲《石头记》回目。以宁书上册借与之。
关懿娴和吴宓一样热心助人,爱打抱不平。一次因为打抱不平,竟然受学校记大过处分。吴宓为此事四处奔波但无结果,只好作诗相赠,以示慰问和支持。诗如下:
赠关懿娴
一九四三年五月五日
如愚能发叹回贤,师教默承马丽先。《新约·路加福言》第十章、四十二节岂心传经赖伏女,早伤知曲少成连。豺狼当路狐安问,萧艾盈门桂自奸。内美璞含人莫识,求仁得祸古今怜。
关得诗后,奉和一首:
奉和雨僧师并步原韵
三十二年四月,在校受屈负谤,蒙师赐诗慰问,感激惶恐之余,勉成一章。
关懿娴
直愚何敢望回贤,善诱循循启迪先。三载春风沾化雨,一朝文狱任颠连。俗情妄自分清浊,慧眼应能辨丑妍。由义依仁原我责,不因成败动人怜。
(《吴宓诗集》380页。)
关懿娴的红学论文,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有两篇:一篇是《林黛玉》,另一篇是《〈红楼梦〉与才子佳人小说——曹雪芹先生替我们完成了一个和平的文学革命》。两篇文章先后刊发在《华声》专门开辟的《〈石头记〉谈话——石社社员》专栏里。一篇刊发在该刊第一卷第五、六期合刊。《林黛玉》刊该刊一卷二期。两篇都很有特色。《林黛玉》以抒情笔调书写了他对林黛玉的观感:
我在《石头记》的许多人物里,独爱林黛玉——爱她说,尤其爱他的才情;爱她才情,尤其爱她品格风流;爱她品格风流,尤爱她冰霜高洁,超然鹤立于凡俗之外。即使是冰霜若薛宝钗,高洁如妙玉,也并不能望其肩项。
吴宓看了关的《林黛玉》,非常高兴。在日记中写道:“关懿娴送来《谈谈林黛玉》一稿,极佳,即复一函。”吴宓、关懿娴对林黛玉是同情、关怀、喜爱……写到这里,让我立刻想到胡适及其追随者的口味与吴、关的差异。胡适的追随者翁慧娟则喜欢薛宝钗。胡适在给翁慧娟的复信中这样写道:
关于你喜欢宝钗,而不大喜欢黛玉,我也大致赞同你的看法。曹雪芹写宝钗,下笔很委婉,似乎没有多用贬词,但有两三处是有意写宝钗的深谋远虑的。如金锁片上刻词,与玉上刻词是“一对”,是一例。如二十七回滴翠亭上听了小红坠儿的私语,宝钗用的“金蝉脱壳”的法子,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是一个更明显的例,你说是吗?(胡适:《致翁慧娟》一九六一,十,十四夜《胡适书信集》下1706页)
另一篇题为《〈红楼梦〉与才子佳人小说》,加上一个副标题:《曹雪芹先生替我们完成了一个和平的文学革命》,刊发在《华声》(半月刊)第一卷第五、六期合刊上。这是一篇很有创见的文章。吴宓在日记中作了如此评论:
四四年八月十五日 星期二
下午,作函致关懿娴(贵阳,邮箱一七六号)。总复娴一年未多函。寄回娴四月六日附函寄来之《〈红楼梦〉与才子佳人小说》一文。
《红楼梦研究稀有资料汇编》收录了这篇文章。编者在序言中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将文章与高语罕的《红楼梦底文学观》一并作了分析:
高语罕举出四点来把握作者的文学观:一、它是写实主义的;二、它反对无病呻吟;三、它注重创造;四、它重视卓越的描写技术。文章对各点均依据小说做了申述,结语谓:‘由此看来,《红楼梦》(指前八十回)的作者的文学观点是如何的伟大,是如何的革命:知此,始可与读《红楼梦》!”关懿娴的文章有一个醒目的副标题“曹雪芹先生替我们完成了一个和平的文学革命”,文中以西班牙的骑士文学作比,借用拜伦的话,“西万提斯一笔杀死了骑士行事”意即西万提斯的吉诃德出来后,那班靠骑土文学讨饭吃的作家,自觉没趣,不敢再作。至于《红楼梦》的作者,“比‘吉诃德爷’的作者厚道得多,他不用讥讽,也无需嘲笑;开宗明义,便堂堂正正的假借石头答空空道人的话说出来”。“即使作者不说这段话,自其全书观之,我们也能明白:这本《红楼梦》,不但与前代千百本平庸的小说有别,且是一本有意挥去那业经发霉的才子佳人思想的书”。《红楼梦》的章回仅具形式,“它的本质和内容,已非章回体所能规范得住了”。“作者之成功,就在他有眼光,有勇气,摆脱俗套,把这书做成一本无可挽救的大悲剧”。总之,《红楼梦》为小说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为中国文学史立下一方界石”。这类论述大体上揭示了曹雪芹的文艺观,给《红楼梦》在文学史上定了位。(吕启祥著:《红楼梦寻味录》,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250页)
请注意:关懿娴的文章是在吴宓的指导下完成的,并经过吴宓细心审阅修改了的。它自然也代表了吴宓关于《红楼梦》的观点。
与关懿娴的《林黛玉》一文同时刊在《华声》周刊二期的是王先冲的《“石头记”佛家境界观》。文章用佛家境界观分析论述了《石头记》中的主要人物,可谓一家之言,值得一读。不长,引录如后:
(一)生相与境界——相与境,为佛家名词,今借为分析《石头记》中主要人物之用。相为秉赋,境为造就。相为先天的气质,境界则视后天之修持而定。《石头记》中所写众人,为众生相,示地狱境。即富贵温柔之乡如荣、宁二府者,亦难逃地狱境况也。如贾琏淫秽,凤姐贪狠……不免为阿鼻地狱中人。其他更无论矣。
(二)有我与无我——有我者,即心心念念,有一“我”字:凡百事自我出发,于是生机械心,造无穷孽。不入地狱,亦难逃红尘。无我者,以爱人为本,是仙佛根基:但因果相循,或秉善根,因尘念而堕恶果;或本凡庸,藉修持得证菩提。既登彼岸,愿四大皆空,非有我相,非无我相,乃无无我相,或曰法相;非有我境,非无我境,乃无无我境,即佛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兹就《石头记》人物,略述数人于后:
(三)有我相有我境——有我相有我境者,凡三人:一曰宝钗,二曰凤姐,三曰贾雨村。凤姐逞威阃内;雨村弄权官场;宝钗则以欺诈追求爱情。其中宝钗当高于凤姐与雨村一筹,因宝钗所追求者为爱情。以爱情为主题固可含有夺取的成分,但在爱情的发展过程中,多少含有些牺牲成分,情愈真则牺牲愈大。爱情所钟,可使有我相中人,进入无我之境界。宝钗于此点为失败;但由一情字,所造业因已远较凤姐、雨村为小。此乃《石头记》所以为言情宝鉴欤?
(四)有我相无我境——生为有我相,而能达无我境者,惟黛玉一人而已。黛玉自有我达无我,乃以爱情为桥梁。以黛玉之胸襟狭窄,心计细密,当造几许业因,以为“我一字打算”;但因钟情宝玉,遂使忘却一切,入无我境界;即以爱情般若,照见无明,而得波罗蜜多也。故就世俗之眼光认为宝钗成功而黛玉失败;若就佛家境界之观点,则系黛玉成功而宝钗失败也。
(五)无我相无我境——以无我相入无我境者,为贾政。虽不成佛,当为伽蓝中人。贾政为儒门正宗,方正刚直,了无俗态;惟其自无我相入无我境,为生活中之常规,与宝钗之自有我相入有我境,同样为众生中常有之典型,合于读者之经验,易为人接受,故读去反觉其平平无奇矣。
(六)无我相无无我境——是为宝玉。宝玉之多情,乃出天性之无我。自己淋雨而问人,自己被烫而问人,已经是菩提萨埵境界;作者以顽石比之,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也。一旦了悟,断却烦恼,遂登彼岸,为《石头记》中境界之最高者。贾政之无我,乃由儒经之修持,但仍存有“无我 ”之心,所谓“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染尘埃”也。宝玉之无我,经一“情”之培植,乃入无无我境界,并未存无我之心,恰如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佛家言,当如宝玉;就儒家言,常人当以贾政为法。
(七)智慧与因缘——佛家讲因果,而报应有早迟;佛家讲修持,而了道有先后:盖智慧虽同,而因缘各异也。《石头记》中,妙玉、湘云二人可为例。妙玉禀有我相,而境界在有我无我之间。或谓妙玉不入空门,钟情当如黛玉;或谓妙玉不入空门,心计不让宝钗:是皆无庸深论,统谓之因缘也可。湘云禀无我相,而终入有我境。是皆《石头记》作者之苦心安排,使典型丰富,而读者视之,作因缘观可也。(33年10月16日)
《华声》能够为“石社 ”社员的文章辟专栏刊发,这在当年也是罕见的,自然而然地扩大了“石社”的影响。
李宗蕖也是石社的热心社员,曾邀请吴宓在电台作《红楼梦》的演讲,自己也撰写过《贾宝玉的性格》,吴宓称赞其“俊快”。这篇文章不知刊于何时何刊,我到现在还没觅到。
……
杨夷先生说:
近年来,许多杂志报章不时有关于《红楼梦》的文章刊登着,特别是其中的人物描写结构、对话等,一致都给予最高的评价,热闹非常,甚到听说有人特别组织起什么会来,打算专去研究这一本著作,可谓极一时之盛。我想假如《红楼梦》的作者有知,这一回当可以含笑九泉了。(杨夷:《红学重提》)
无疑问:这是指吴宓创办的《石社》,可见其影响了。
战时的昆明有两个电台:一个叫昆明广播电台,一个叫昆明国际广播电台。吴宓先后应邀在这两个电台作过《石头记》演讲。
一九四二年三月十七日 星期二
6∶00 后,昆明广播电台潘家湾,派王勉以汽车来接彤,宓至台演讲。彤讲《印度哲学之精神》,宓讲《印度文学》。以今日为印度日也。……彤先讲,宓于 7∶10-7∶40 ……播讲。
一九四二年四月六日 星期一
10-11上课,见丁则良,辞却电台之聘。
5月,吴宓用英语在昆明国际广播电台讲《红楼梦》。日记是这样记载的:
一九四二年五月六日 星期三
4∶00恒丰晚饭。抄编《红楼梦之文学价值》。6-7翠湖散步。遇杨振声,谈。7-8昆中访榆、祓。祓、先陪送至电台。8∶05-8∶25 讲《红楼梦之文学价值》。得酬金八十克。又与李宗蕖心理系四年级女生。似缃,可爱。陶维大及 □□科长等,谈《红楼梦》。9∶00先、祓送宓由小西门归。
这是不是吴宓第一次在昆明国际广播电台用英语向听众讲演《红楼梦》?讲了多少次?我们无法断定。但从他1944年1月21日所写的《寄赠李宗蕖贵阳》一诗看,肯定不止一次。诗是这样写的:
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一日 星期五
晨作《寄赠李宗蕖》诗一首(另录)
电台初见说红楼,侃侃雄谈慧欲流。
真有鸳鸯厄贾赥,竟同山谷谪宜州。
灵光宝玉谁知己,尘土功名爱自由。
霁月难逢云易散,可能新岁续前游。
这首诗就是赠给电台工作人员李宗蕖的,用了不少典故。后来编入集子时,作了如下附注:
李宗蕖联大心理系高材女生,安徽籍而生长天津,兼任昆明国际广播电台职事。一九四二年秋某夕大雨洪水中,林文铮陪伴宓至电台演讲《石头记》广播始识。师生宾主聚谈红楼,石社成立。蕖撰《贾宝玉的性格》一文,甚俊快。一九四三年七月毕业,心理教授福堂欲求婚,该门给五十九分。蕖怒竟不补考,往贵阳南明中学任教。秋已嫁,始偕归昆明。七句谓其人似晴雯。八句一九四三年一月三日石社同人聚宴于文林食堂,乃过电台邀蕖同游大观楼,琼与焉。(《吴宓诗集·昆明集》,第392-393页)
从附注中,“一九四二年秋某夕大雨洪水中,林文铮陪伴宓至电台演讲《石头记》广播始识”,可以推断:吴宓在电台讲演《石头记》当不止一次。
这是亘古以来少见的事,不能不叫做创举。
《吴宓日记》有这么一些记载:
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九日 星期五
校园待关嵋如该厂员工福利股主任,东北人。以卡车来,载宓及福熙父女至马街子中央电工器材厂。副理郑家觉招待,在员工俱乐部便宴,进酒。7∶00演讲。在其大礼堂,听者三百余人。宓讲《红楼梦》索隐及考证撮述。福熙讲《以文艺为消遣》。宓讲约一小时,并答问。又在经理室茶叙。以小汽车送归。
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日 星期二
雇车不成,步行至迤西会馆工学院。王先冲招待。6∶30-10∶30为学生约二百人。演讲《石头记》,并讨论。机械工程教授苏人王师义此人,后乃为琼之爱人。等,登坛发言。工院学生自治会依例奉送宓演讲费$200。王先冲又为代销《旅行杂志》二十本,得款$160。
一九四三年七月八日 星期四
待至5∶00后,资源委员会化工材料厂派该厂化验室主任沈祖馨德吾,闽侯。觐宜之侄,而师光之从兄。以汽车来接,至该厂。(昆明邮政信箱六十九号)西站外十一公里,地名善坪。由厂长张克忠子丹,天津。兼裕滇燐肥厂厂长夫妇、工务科长周肇基等招待,便宴,进黄酒三杯。7-9为该厂职员约五六十人。讲《石头记》之作成及历史考证,又答问。
一九四三年九月七日 星期二
晚,读《红楼梦研究集》。
一九四三年九月八日
下午1∶40至沈来秋宅。旋偕秋及鋐至武成路华山小学,赴云南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之约,3-5演讲《红楼梦》。听者团员、来宾。三百余人,并有写柬发问十九条,宓一一作答。但是精神散漫,所讲实无精彩。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十一日 星期六
4∶00罗祖鉴联大工院本年毕业。代表昆湖电厂及炼铜厂来接,……宓着狐皮袍,即乘厂中交通车(马车、白牡马)出发。5∶30抵昆湖电厂。包昌文营业科长。及叶、宋、罗诸君招待。在电工厂电工供应社晚餐。又在包君宅中小坐,见包夫人蒯彦范,已四子女矣。7∶30在炼铜厂之新礼堂演讲《红楼梦》(一)爱读理由。(二)考据。(三)作成。又答问。未尽,已9∶30,遂散。
一九四四年七月三日 星期一
宓于 2∶30 回舍,略为整备。4∶30 墀来。不久,云南锡业公司叶启祥以汽车来迎,即乘至第一招待所,迎接林如斯小姐(以《吴宓诗集》一部借与阅)及Captain Tussman(以Piaise of《石头记》原稿及打印稿共二份借阅)。乃至穿心鼓楼外云南锡业公司休息,进茶。职员秦君(瓒弟,总经理)、曾昭承、戴文赛等出陪。6∶00起,宓为职员来宾约五六十人讲《〈红楼梦〉人物之分析》又答五人之笔问,甚为激昂淋漓。至8∶30毕,乃进晚餐便宴。9∶30以汽车送归。
一九四四年十月八日 星期日
晚7-9讲《红楼梦》。宿客舍,杨同室。
……
吴宓在昆明演讲《石头记》,无论是在电台,或是在工厂、机关、中小学 ……都有不少听众,对他演讲《石头记》的良苦用心也非常明白的。有听众在听了演讲《红楼梦》后所写的感想或“赋呈”赠诗都非常清楚的告知我们。现举几例,即可见一斑。
1942年5月4日,一位叫虞唐的人就专门访问吴宓,呈上自己写的诗篇。畅谈听了演讲后的感想。吴宓日记写道:
虞唐兄弟来访,呈诗。谈时危。宓述(一)三洲分霸之说。及(二)未来世界融合并存Eclecticism(折衷主义)之论。11∶00虞君始去。听雨僧先生讲《红楼梦》率成一律录呈吟改
后学虞唐问陶。安徽合肥。
金谷莺燕竟拟改繁华事。有无,裙屐盛事拟改风流裙屐。总荒芜。人间啼笑终成幻,浊世文章亦自娱。剥茧伊谁抽妙绪,谈禅赖君辟野狐。拟改端赖辟新途。剔微独具粲拟改莲。花舌,探得骊龙颔下珠。
宓寝后,以时局危迫,忧患深至,憬然有悟。遂有如下之决心。(1)谢绝人事,深居孤处,自撰小说。……
此诗后来收入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诗集》商务印书馆2004版时,定稿为:
听雨僧先生讲《红楼梦》赋呈
虞唐问陶。安徽合肥。
金谷繁华事有无,风流裙屐总荒芜。人间啼笑终成幻,浊世文章亦自娱。剥茧伊谁抽妙绪,谈禅端赖辟新途。剔微独具莲花舌,探得骊龙颔下珠。
读吴宓诗集及石头记评赞赋呈雨僧先生
程兆熊芾泯。江西贵溪。
清明易简,万法归宗。勇猛精进,群魔景从。读先生集,愧无以慰。守道而已,他何足惜?拟改计辟地开天,益寿延年。此亦大事,不亚诗篇。才说红楼,白云悠悠。论归宿处,自有千秋。(《吴宓诗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北京1版)
近事有感呈雨僧诗
杨树勋湖南长沙。
先生爱读雪芹书,文雅风流老杜如。禅谈莽玉心颜喜,爱语痴颦气韵舒。栊翠孤芳身自许,蘅芜深罪笔能诛。云开花雨真情现,亦是诗僧亦是儒。(同上)
吴宓在昆明关于《红楼梦》的活动:创办以研究《红楼梦》为“职志”的民间机构石社;利用现代传媒,用中英文向国内外的听众讲演《红楼梦》;将书斋、学院式的少数人的消遣变为大众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活动,这不能不说是吴宓研究《红楼梦》的创举,开辟了研究《红楼梦》的新途径!这三大创举难道不应该大书特书吗?!这样一位红学专家却被遗忘,岂不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