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婧怡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
从发展论的角度看,以布洛肯夏等1980年主编的《本土知识系统与发展》为标志,本土知识开始较为系统地进入发展领域。发展领域丰富的实践不断证明本土知识的合理性,使人们意识到本土知识在穷人减贫、乡村社区发展上的独特价值,本土知识系统因而发生了从表述行为文化到实践文化的转型,在农业、环境、医疗、教育、技术创新、管理、数学、天文学乃至国家建构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土知识是传统知识,其有效性和经济性被长期的实践所证明,与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管理以及教育和知识创新密切相关;是历史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反映,在发展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土知识”这一概念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发端于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Clifford Geertz)说的Local Knowledge(或译为“地方性知识”)。当前对“本土知识”的定义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本文采纳了石中英(2001)观点:认为本土知识指有本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助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以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视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从概念上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表1 本土知识的基本特征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运用与创新本土知识,是尊重农民,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本土知识能够使农民产生真实的力量感,这种知识的获得与增长,能够切实帮助农民更好地认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降低对外来发展专家或机构的依赖性。运用与创新本土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结合社会环境、生态资源的变化,以适应其需求而做出的转变。发展不是作为一种模式,而是作为一种发展方向将对中国农村发展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参与和民主的决策机制、基层社会能力建设,以及保留并弘扬社区内的互助、互惠庇护关系,从而在基层建立和谐的社会。不能简单地用技术的提高,作为改变传统生活方式的理由,而是应该根据每一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文化风俗的具体情况,从本土观点来认识原有生活方式蕴含的智慧。
自从本土知识这一概念引入学界以来,不少学者都致力于对本土知识的研究。本土知识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农业发展、乡村治理、文化振兴、以及生态保护。大量着重于对生态保护这一视觉探寻本土知识的运用与创新的意义,研究发现本土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与创新,能够探究生态问题频繁发生的原因所在,深入挖掘利用本土知识对生态保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土知识的运用与创新不仅能助推乡村生态保护,在农村发展多个领域中均有积极影响,它作为本土人也就是村民的内生力量,利用与创新本土知识是促进农村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当前对其领域研究甚少。
在农村社会中对本土知识的认同相对薄弱,很多地方村民在外界的不断影响下认为城市的“洋”文化要比农村的乡土文化新潮,对农村乡土文化的价值缺少深层次的认识。另一方面,部分乡镇相关部门存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的问题,相关的本土知识和技术因之而受到扭曲和不公平的待遇,使农村本土知识及乡土文化因思想观念偏差和文化意识薄弱而发展缓慢。
缺少健全的制度支持,使农村教育城市化问题十分突出,教育内容依照城市文化需求设计,而脱离了乡村特色,忽略了本土知识从古至今对乡村发展的价值,而教育的不足使本土知识在农村青少年中的影响力较弱,不利于本土知识的传承及完善。
农村社会里存在大量人文与历史资源的本土知识,但由于农民主体认识有限处于劣势,而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制约了本土知识的运用与创新。在面对本土知识弱化及丧失的情况下,农民缺乏应有的保护意识,开始漠视保护乡土文化环境,未实施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而破坏了现代农村的精神风貌。
本土知识并非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其没有得到相关国家权利的推广与重视。不经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就难发现其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在当代的可利用价值。适当运用与创新本土知识对农村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下文基于各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提出相应建议措施。
只有村民参与农村社会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因此他们自己应当对本土社会的发展问题有优先的发言前,而且要真正的获得和实施这种发言权本土知识就是必不可少的思想资源。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习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村民应建立他们自己本土知识的文化自信,对本土知识的文化认同可以提高他们对接受科学知识的可能性。
政府应正视本土知识的地位和作用,对优秀的本土知识进行宣传和推广,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各具特色的本土资源,以本土知识和乡土文化为基础逐步推进文化建设工作。其次应与本土人民的应密切合作,我们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传统上有关本土人民的知识假设,传统上我们由于过于坚持西方科学支持的标准,习惯于将本土人民看成是无知的,看成是根本缺乏发展能力的。同时,通过资源的整合,利用乡村社会中尚存的本土知识、传统社会规范、民间舆论等乡土文化来发挥其组织优势,促进农民之间的合作。
企业或社会组织作为农村发展的外部力量可以通过投资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学校通过教育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研究所或学者为农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进入乡村,首先要问“我们把乡村当做什么?”“原材料基地”、“劳动力”、“抚慰乡愁”,并非如此,城市和乡村是两种不同形态的家园,我们应把它视为自己的家园。其次,进入一个村庄应保持一种学习的态度去接触和认识,所谓术业有专攻,村民在一定领域上是强于我们的,应抱有相互学习的态度。在合作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可能产生的冲突,如文化差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文化差异最大的表现就是在观念上,对事物理解上的差别。我们在进入农村社区就应了解本土知识,尊重当地文化。最后一点是应以本土人为中心,他们不仅仅是参与人还是发起人。
本土知识与常识一样,各自都能自成体系,任何本土知识一旦置于普通知识的框架内,之间的差异和特点就会淹没在普通性知识的既定框架内,使研究者无从发现,如果换一个思路,从本土知识生成实践过程及其适应范围去展开分析,却能很快发现生活生产生态问题酿成的根源,而且肯定与相关本土知识受损直接关联,应对本土知识进行挖掘、甄别、整理、传承。“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只生面”,以实现地方知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本土知识和传统文化都与我们民族的历史为基础,又都和现实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无论在历史,现实还是未来之中,他们都是中华民族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的生命源泉。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如精准扶贫、精准减贫、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中,人们不应对传统的本土知识和技能形成偏见,不能对现代的科学技术过于迷信,只要打破这种认识的误区,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传统文化基础和主体的本土知识,完全可以和现代文明并肩一起,构成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世界其他各国人民所接受。我们要注重把国家意志输入地方的同时使地方意愿能被纳入到国家中,不能以所谓“现代化”的价值判断代替“他者”的价值判断,不能以城市的发展需求代替农村的发展需求。因此,充分发挥本地村民的主体性,利用和分享本土知识,把本土知识作为农村发展中的一部分,是一条更为有效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