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佟才录
每个丽日晴空的上午,父亲神采奕奕地站在他宽大的书桌前,展平宣纸,饱蘸浓墨,躬身挥毫……不一会儿,一幅笔力道劲的书法作品便展现在了眼前。
父亲今年已经八十岁高龄了,但他精神矍铄、话语清晰,思维也非常敏捷,而这些都与他的书法养生是分不开的。父亲十八岁参军入伍,然后在部队提干,最后干到正营级退伍,转业回到家乡后,分在县人武部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由于工作忙碌,从小便酷爱书法的父亲,一直没有空闲研习书法。1994年,父亲退休赋闲在家后,才重新拾起了青少年时期的书法梦。
一开始,父亲找来书法字帖,自己挥毫研习了一阵子,却总把字写得像“行尸走肉”,毫无生气。一次,父亲的一个老同事来家里作客,看到父亲的书法作品,摇着头说:“你这样毫无章法地瞎练习不行,得有专业的书法老师教才行!”父亲的老同事拉父亲去老年大学报名学习,父亲一开始还不愿意去,说他都快70岁的人了,还学什么,自己在家练练就行了。但父亲的老同事硬拉着父亲去报名,还说他也在那所老年大学学习画画,父亲见拗不过就跟着去了。没想到,父亲这一学还就上了瘾,早出晚归学得不亦乐乎,父亲的书法也突飞猛进。
从老年大学书法班毕业后,父亲把他的书房整理出来作书法室,每天都扎在书法室里研习书法。看父亲痴迷的样子,我们都劝父亲不要整天待在书法室里,也要适当地出去走走,锻炼锻炼身体,养养生啥的。父亲却说,练习书法就是他的养生之法。一开始,我们对父亲的书法养生观点不敢苟同,父亲便滔滔不绝地谈起他的书法养生理论:“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头身要端正,运腕、运笔、运气,意念要集中于笔下,并要排除杂念与外界的干扰。学习书法不仅能陶冶人的心性、让老年生活健康快乐,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同时,在书写的过程中,我还可以自如地调节心绪,使自己的精神融会其中,悠然自得、意趣盎然……”
听了父亲的书法养生理论,我们不禁折服不已。事实上,父亲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做的。每次和母亲拌嘴或在外面和别人生了气,父亲便一头钻进书房,泼墨挥毫书写《不气歌》:“他人气来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下为害太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废。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写着写着,父亲的气就渐渐消了。而且因为与书法结缘,父亲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他们经常举办聚会,谈笑风生地探讨书法。
晚年研习书法,不仅让父亲健康长寿,更让父亲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