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王深远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更多地思考健康问题。可健康的维护和保障,是需要资金和物质支撑的。据报道,我国救治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平均费用达数万元,重症病人的救治费用则高达几十万元。尽管我们国家是政府公共财政“兜底”,但政府的资金也是来自税收,来自老百姓的公共积累。疫情延缓经济发展,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居安思危,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年轻时期就做好养老规划。积极备老,既是从战略上增强应对类似公共卫生事件的个体能力,同时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然而,与眼前急需承担的社会和家庭责任相比,年轻人往往忽略几十年后的个人养老问题,缺乏长远的养老规划。
养老规划,严格意义上应包括物质准备、精神生活、健康保障和居住地选择等多个方面。这里我们主要从物质准备的视角探讨为什么要做好个人养老规划。
《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年轻人(18~34岁)大部分人对退休生活表示乐观和向往,但大多数年轻人还没有开始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准备。不少年轻人仅把政府养老金视为老年期主要经济来源,但却对养老金制度知之甚少。在调查样本中,有超过97%的年轻人对养老金了解很少或者完全不了解。那么,我们享有什么样的养老保障体系?个人养老规划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目前,我国养老金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为“第一支柱”。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类。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五险一金”中的养老保险是由国家强制规定参保,并通过单位及个人共同缴纳;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则是由城乡居民自愿选择参加的基本养老保险。政府倡导并由企业自主发展的企业年金和单位缴纳的职业年金为“第二支柱”。其中,企业年金由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自愿为员工建立,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采用完全积累制模式运作。职业年金是作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并轨后,弥补其基本养老金待遇下降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则为“第三支柱”。包括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其他商业养老保险。个人投资的养老保险完全由个人自愿选择参加,政府给予税收优惠。
这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其中,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全民(参保人员)提供了基础(最基本)的养老生活保障。作为第二支柱的职业养老保险制度,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主要目的是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生活水平。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保险制度也是用于进一步提升参保人员的养老生活品质。
从理财的角度来看,个人养老规划实际上是一种个人财务规划,即个人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和目标,为实现养老生活的财务独立所进行的一系列专业性规划和理财选择,其目的是积累养老资产,从而实现老年期安全。其中,养老理财规划是个人养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个人养老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包括养老储蓄规划、商业养老保险规划以及养老投资规划等三大类型。养老资产则指的是保障老年生活的资产、财产和相关权益的总和,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不动产等。
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财富规划实际上是在时间跨度上实现对个人财富的合理分配,即将个人在工作期间的收入积累起来进行储蓄或者投资活动,在达到退休年龄后从累计的资金或投资增值中获得养老金,保障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完备的养老保险体系大多是政府、企业(雇主)和个人三方责任共担。以美国为例,2018年其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占比10.15%,第二支柱占比58.14%,第三支柱占比31.71%。反观我国同期养老金体系中,第一支柱占比74.6%,第二支柱占比23.1%,第三支柱占比只有0.3%。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呈现出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迟滞,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尚未成形的结构失衡局面。不难看出,由个人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即我们说的第三支柱,无论从购买的人数还是在整个养老金中的占比都极低,势必会影响目前年轻人将来老年期的生活品质。
同时,国内一项针对50050名受访者“关于未来退休收入来源”的调查结果显示,政府兜底的基本养老保险仍是我国普通大众的首要选择。按年龄细分,分别有超过一半的非年轻一代(35岁及以上)和超过三分之一的年轻一代(18~34岁)选择了政府养老金作为未来退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现金储蓄和商业年金险也成为继政府养老金之后大家一致认同的主流退休收入选择。因此,加快构建以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为基础的“第三支柱”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养老成本逐年增加,而我国养老金结构失衡,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能否继续满足社会大众的期许,为养老生活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显示,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势态。到2030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人,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随着老年型人口结构的形成,我国老龄化问题将呈现以下三个突出特征。
1. 老年期超过就业准备期。从年龄结构上划分,一般意义上说,60周岁以上进入老年期。根据联合国提供的数字,中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期(60岁之后的生存时间)平均是19年。随着癌症、细胞衰老等影响寿命因素被攻克,到2050年,我们保守预估老年人余寿是27年,也就是人们平均预期寿命达87岁。如果我们把“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称作就业准备期,大约是22年,那么到2050年时,老年期就超过了就业准备期。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财富支撑老年期的消费。
2. 老龄化速度快,且空间分布不均衡。65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经过45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30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中国只用了27年。中国在较短的时间走过了人口老龄化历程,到2025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上升到18.51%,到2050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7%左右,此后趋缓。在空间上,老龄化水平东部高于西部,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上海与程度较低的西藏、青海差距明显。
3. 未来30年制度赡养率翻倍。老龄社会的突出问题是劳动力越来越少,需要照顾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根据《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的预测,未来30年制度赡养率翻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付压力在不断提升。2019年由两个左右缴费者来赡养一个退休者,而到了2050年则几乎一个缴费者需要赡养一个退休者。
以上这些人口老龄化所呈现的特点,反映了今后养老成本将持续上升。养老已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养老金的储备,尤其是个人物质财富方面的备老需要尽早规划、逐步积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养老成本持续上升,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一支独大”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将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20多年前建立的,当时人口抚养比是5:1,现在已经持续下降到 2.8:1。2006年以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缺口不断扩大,且存在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转、部分地区出现收不抵支等情况。总体来看,以第一支柱为主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压力巨大。
养老金收不抵支给我们警示:养老金已经慢慢背不起更多的老人了。随着目前养老保险基金开始“变穷”,基本养老金带来的安全感也逐步降低,把养老保障单纯寄希望于第一支柱也不符合老龄社会和长寿时代老年期生活的客观规律,必须树立人人积极备老的意识和观念。
此外,企业、职业年金发展缓慢,第二支柱储备不足。人社部早在2004年就颁布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2018年,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印发了《企业年金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6号),但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养老金仍然发展较为缓慢,对于第一支柱的补充作用相当有限。
除了对政府“兜底”养老的存在过于乐观的心态之外,“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也是影响社会大众主动规划个人养老储备的重要因素。《2019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六成受访者一致认为赡养父母和抚养子女是他们当前财务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其中,超过八成的年轻一代(18~43岁)认为赡养父母和抚养子女是现阶段财政的主要目标规划,而优先考虑年轻人、个人退休储蓄的只有一半。
随着我国大量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期,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巨大挑战。
挑战一: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让独生子女不堪重负。1980~2015年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使中国传统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成员结构由原来的“2+N+N”梯字形转变为当前的“4-2-1”倒金字塔形,对处于中间层的中青年人来说,既要抚养未成年的子女,又要赡养四位老人,精力和经济上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必然出现赡养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些独生子女或多或少都将会面临养老困境。倘若独生子女出现不测,失独家庭老人的生活着落更是一个难题。这些特殊家庭,不仅养老问题凸显,总体抗风险能力也明显降低。
挑战二:大迁徙时代造成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在人口流动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已是普遍现象。中国社会在迅速老龄化,与此同时,空巢化、少子化等也给养老增加了难度。由于子女的赡养能力可能不足,会出现有心无力的局面。
当前我国养老金的三大“支柱”发展不均衡,“第一支柱”采取的现收现付模式易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第二支柱”由企业主导,面临企业经营风险、金融市场波动和交易信用风险。“第一支柱”的替代率和“第二支柱”的覆盖范围均有限。相比之下,“第三支柱”可自愿参保、由市场主体运营、账户资金归个人,具有激励性强、透明度高、灵活性好等优点。为缓解养老体系面临的压力,为人民群众的老年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加快构建以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为基础的“第三支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做好个人养老规划,是老龄社会支撑品质养老生活的重要准备。具体讲要从三个方面合理研判:一是合理预设退休年龄。一般情况下,上班族会在60周岁退休,女性可能会稍早一些(尚未考虑延迟退休的问题)。退休后,人们的收入都会与退休前有很大的不同,甚至由于日常收入削减将会降低生活水平和质量。也许你在50岁时就实现了养老的目标,那么你完全可以提前退休;或者你非常热爱你的事业,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你同样可以多干几年。二是合理预设养老余寿。养老期间是指退休开始到身故的时间。如果按60岁退休到目前中国的平均寿命77岁左右来计算,养老期间一般应该为20年左右,但应根据个人的家族遗传史和健康状况适当调整,如果个人的健康状况比较差,可能养老期间会少于20年,但如果个人的状况比一般人好,则养老期间会多于20年,尤其是距离退休较远的年轻人,更应该考虑寿命延长的因素,合理预设养老余寿。三是合理预估养老支出。依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在综合考虑家庭收入和支出的情况下,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进行恰当的评估和合理的安排。一方面要尽量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不降低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追求超标准的生活。
基于对退休年龄、养老余寿以及养老支出等三个方面的合理预期,设定一个切合实际的个人养老理财规划。尤其通过构建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做实“第三支柱”,增强养老财富保障。
老有所养,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命题。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物价上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仅靠基本养老保险远远不足以支撑退休后的个人养老生活,合理的养老规划是实现个人品质养老生活的必要保障。当前,尤其是年轻人更应该树立人人备老的观念,这是新时代每个公民的文明素养、老龄素养、生存素养,更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个体力量的重要举措。